东北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与审美取向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0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育理念下,校园景观,作为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我国东北高校的校园景观建设,因其特殊的地域性气候环境条件,寒地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关键词:寒地;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审美
  高校作为高等学府,文化与知识高度集中的区域,应保持自身独特的校园景观文化,彰显一所大学的独到审美与品位。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涉及到生态、建筑、美学等诸多领域,综合性比较强。
  寒地高校的校园景观设计,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相对来说规划管理较为困难。因此,改善寒地高校景观环境,提高寒地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实用性能,是现代东北地区寒地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趋向。本文针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及审美取向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东北寒地高校环境的特点,阐述了寒地高校景观设计的开发措施。
  一、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内涵与特征
  景观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开发过程中,对周围自然或人工环境要素的整体规划与合理布局,以便于建筑主体与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和谐互应的关系,为人们生活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空间,提高整体艺术性能的景物规划活动行为。校园景观是现代校园环境建设及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是现代办学理念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地域性、功能性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是高校整体布局全面规划的环境设计,来自于对校园自然环境条件、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因素的综合性发掘。校园景观设计是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的各项功能需求,具有促进师生学识交流、激发灵感智慧、陶冶情操修养的功能。
  2、生态性、人文性
  校园景观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开发的局域性景观生态系统。它是针对教师和学生等校园活动主体,把握其群体性活动的行为规律,满足师生共通的环境心理需求,而进行的自然或人工环境的规划建设。校园景观设计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3、文化性、多元性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以突出校园文化特色为原则,充分挖掘校园环境与文化内涵,运用雕塑、植物等环境点缀,强化校园的文化气息。校园景观设计的多样化特点,包括功能、形式及配置的多样化。如不同草坪、假山,水体景观的造型、尺度、色彩、材质、构图等多种变化。
  二、影响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决定性因素
  1、自然气候环境条件
  自然气候环境包括光照、温度、湿度、风力等自然因素,这些生态因素影响着校园景观的设计规划,对与校园景观空间的配置、绿化植被的选择、景观绿化的养护等等环节优质极其重要的制约作用。
  2、绿化植被的生活性能
  校园景观设计,离不开绿化植被的配置。所有绿化植物都具一定的生活习性,受气候、环境、地理位置的变化影响,高校景观设计的绿化植被选择,要根据不同的生活性能进行优化合理设置。
  3、人文环境的适宜性
  高校景观设计,要在充分体现周围环境的综合因素基础上,结合特定的历史人文环境,适应校园整体性环境规划原则,体现高校校园环境的建设宗旨及人文功能。
  4、 校园空间的布局规划
  校园景观的设计不是抽象的,是受校园所处地理位置的布局、空间、面积及周围环境制约的。是“点、线、面”绿地景观的有机结合,通过设计,构建结点、道路及各功能分区绿地景观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布局合理、结构科学、生态功能健全的绿地网络系统,实现校园环境的艺术美感,是校园景观设计的重心。
  三、东北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现状
  寒地高校因其特殊的地域性气候特征,造成了冬季景观植被的结构单调、景色萧条,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寒地校园景观综合功能弱化。通过对哈尔滨、长春、大庆、沈阳、吉林等北方寒地高校的校园景观设计实际调研,寒地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存在着相关问题:
  1、自然化因素不科学
  受气候、土壤等因素制约,适于寒地生长的植被相对较少,很多北方寒地高校景观设计未能充分考虑遵循地域气候和季节变化规律,很多景观的设置,在春夏季节景色开发效果相当好,一到漫长冬季来临,很多景观便失去实际作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2、人文性因素不合理
  高校景观设计要本着地域性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体现活动主体的人本化设计理念,具化到寒地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要适合高校当地的特色文化氛围,很多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植被、雕塑、景点的设置比较泛化,不具备代表性意义。
  3、综合性因素不到位
  东北高校的校园景观设计,原则上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需求,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导向,要综合寒地高效校园景观设计的环境,功能,发展等具体因素进行设计,但很多北方高效在设计校园景观时,随意盲目性较大,综合考虑不够全面。
  四、北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开发措施
  1、遵循地域气候变化规律,体现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
  受到气候的影响,在冬季,东北地区的植物进入休眠状态、水景干枯、冰雪覆盖,绿地景观给人以单调、枯燥、萧条的感觉。同时,严寒也限制了师生的户外活动,绿地空间缺乏吸引力,使用率下降,甚至处于闲置状态,变得消极、冷寂而缺乏活力。因此,在东北校园.绿地景观设计中必需注重冬季景观的营造,改变被动适应的局面,主动利用冬季造景元素和独特的冰雪资源创造特色景观,切实设置有利于高校校园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元素。同时,创新景观建设技术研究,提升寒地高校环境质量。
  2、遵循人性化的活动主体,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东北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要面对广大师生,立足实际、融合特色设计理念,建设环境资源优化高效的生态校园。校园景观设计要确保安全健康为前提,综合考虑设计材料是否坚固、美观、有无毒害或污染环境,校园整体景观是否更好地发挥综合教育功能等等。
  3、化东北寒地特色资源开发,体现多元个性化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东北独特的自然资源,运用冰、雪、雾淞等自然景观元素的造景功能,将冰雪艺术、冰雪文化引入到校园空间设计中,使冰雪园林景观成为寒地校园环境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设计中要为冰雪布景留有一定的创作空间,利用灯光形成品莹透剔、五彩缤纷的校园景观。增加冬季户外环境对学生的吸引力,尽可能创造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如提供学生动手制作冰雕、雪雕的场地。在冬季,积极开展冰雪运动,增添校园活力,形成独特的东北校园人文景观。如利用结冰的水面形成溜冰场,开展一些冰上运动,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校园中的坡地也可形成滑雪场。大学可以将城市的冰雪旅游运动同大学生活动相结合,鼓励师生在校园开展冰雕、雪雕的作品创造,形成冬季校园独特美景。   4、建生态型校园景观,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寒地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本着校园景观的综合性教育功能,开放校园环境,尽量利用可再生资源,营造立体的、多层次的生态校园景观体系,体现出高校优美的自然景观、鲜明的区域特征、优雅的人文内涵和人性的校园空间设施。
  5、重人工设施色彩设计,增强校园景观设计审美理念
  色彩设计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创造环境的可持续性手段,尤其对于冬季寒冷漫长、空间环在色彩上平淡、灰暗、缺乏生气的寒地城市校园,其色彩设计尤显重要。优秀的色彩设计转化不利的气候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人们对冬季寒冷的“恐惧”,增加学生的户外活,增强人们的心理认同感。校园绿地色彩设计主要体现在色彩的层次、节奏、韵律等产生美感上,在具体设计手法上要注重点、线、面的合理搭配。点是指示牌、邮箱、电话亭、塑和小品等:线是指道路、线形的人工水体,成行的路灯等;面是指大块的草坪、成片的花卉、树木、大面积的广场、水面等。这三者构成绿地景观色彩的平面和纵深层次。
  校园绿地中散落着丰富的点状色彩,如以点的形式出现的小品、雕塑等,色相可以丰富,可采用高饱和度的色彩,但面积不宜过大,应以背景色的补色调出现,起到画龙点睛、活气氛、丰富画面的作用。布置时宜自由错落,主次分明的与其他景观结合,注意设计的教育性与可识别性。线的色彩与点的要求不同,在一般情况下,车行道色彩以灰暗为主,这是路材料决定的,同时也构成了建筑及环境色彩的陪衬。步行路面的硬质铺地应图案、形式、彩多样、富于变化。由于冬季空气中灰尘较大,明度、饱和度低的颜色容易显脏,而明度、饱和度高些的暖色在雪后能更加突出,给校园增加活力。在图形的选配上宜用大色块,这样具视觉冲击力,色彩图形过于细碎,色彩感不强,效果不理想。在仅供人行的林间小路上,色彩、材质应富于变化。灯杆的色彩宜隐退,不作为视觉关注中心,黑白即可。作为面状色出现的多为绿地内部的小广场,其铺装的图案,色彩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同时考虑使用性质,如一些体现庄重氛围,具有纪念意义的广场,其地面铺装不宜采用多变而鲜艳色彩,而用于师生集会活动的小广场,色彩可以明快一些,富于变化,以利于提高广场吸引力。
  总之,校园景观设计是现代高校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受其特殊的地域性气候变化条件制约,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生态优化、审美提升的原则,实现东北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协调性与个性化开发。
  参考文献:
  [1]《影响校园景观设计的因素》冯玉婷 科技网 2010
  [2]《校园景观设计》邓珍琴 学术前沿 2010
其他文献
面对现今动画制作业的飞速发展,各电视台、广告公司、动画制作公司、电脑网络公司、教育媒体、游戏软件制作公司等,都急需动画专业制作人才。动画人才的奇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动画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长期以来,我国动画人才很少受过系统专业训练,无论数量或是水平都是极为有限的。因此,发展动画教育,培养和建立动画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是当务之急。我校动画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的提高和发展,和所有学科一样,需要通过正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的改善以及人们所拥有的闲暇时间的增多,城市休闲逐渐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娱乐休闲能够使人们解脱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物质充裕的同时,更多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在结合人的心理以及分析现代装修风格的利弊基础上决定采用欧式装修风格,更显典雅、富丽,呈现空间的气派与复古韵味。空间的种色彩渲染,不再是机械的陈列,而是充满着趣味以及一种生命力。  (一)休闲项目的存在意义  娱乐是
期刊
摘 要:文章从建筑美学与住宅设计的关系分析入手,结合吉林省地区的地域特点,农宅发展与现状,从村落规划设计、建筑单体设计、建筑综合技术利用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建筑美学在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宅设计中的如何应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全国各地的展开,乡村规划正向着城市化发展,城乡差别逐渐缩小,但农村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农民在解决温饱之后,对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也提出新的更高的
期刊
摘 要:所谓数字电影,是高科技的产物,数字电影是指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并存储,并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字信号还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影像与声音,从制作工艺与制作方式到发行方式均属数字化。这样便可视为一部完整的数字电影。如今看来,电影的数字化已是电影产业更好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调色之前,校色员也应该深谙整个片子的剧情和导演的主旨。了解之后参照前期拍摄过后的影像对这个片子进
期刊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假设  (一)关键词界定  教学资源是指服务于教学活动的各种物力和人力,不仅包括非生命的实物和信息,还包括具有能动性的有生命的人力资源。  美术课程中的教育资源是指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应用和实践中,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物力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研究背景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课程改革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当中国教育高
期刊
摘 要:别墅是特殊的居住空间,而复式别墅又是其中的经典。复式别墅的设计必须要满足主人的个性化生活趣向,个人的社会地位及意识形态的表达也要通过居住环境的装饰呈现出来。现代主义的艺术主张,强调功能的重要性和空间的兼容性。  关键词:复式别墅;空间类型 ;思考  别墅是特殊的居住空间,而复式别墅又是其中的经典。复式别墅的设计必须要满足主人的个性化生活趣向,个人的社会地位及意识形态的表达也要通过居住环境
期刊
摘 要:研究寒地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意义,从而建立科学可行的寒地城市色彩设计方案。良好的寒地城市色彩规划设计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关键词:寒地城市色彩;原则;意义  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是指因冬季漫长、气候严酷而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城市。  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城市地下设施及地面建筑内部装修与城市色彩无关
期刊
摘 要: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大大的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节省了投资。随着计算机的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中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从虚拟现实技术特点出发,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建筑设计  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任何时代,建筑都以其感人的形象展现出它的风貌,反映它所包容的各种信息和内涵。一个建筑师
期刊
摘 要: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决定着城市绿地有机体的功能发挥和系统的形态。面对科学发展观及美学设计的要求,长春市做出了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的战略部署,力争把长春建成 “生态大都市”。本文通过对长春市绿地发展历程及绿地系统布局的研究,分析绿地系统布局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及美学设计对策。  关键词:绿地系统布局;绿地建设;长春市;美学设计  1、前言  现代城市充斥着各种问题,如大气污染、
期刊
摘 要:巴洛克是在文艺复兴发展到颠峰之后,艺术家们在探索今后的出路时,逐渐形成的一种风格。这种装饰风格带来了一种雍容华贵,又有些戏剧性、有些矛盾性的效果。  关键词:巴洛克;装饰艺术;风格  一、巴洛克风格产生的历史背景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指“有瑕疵的珍珠”,带有贬义。巴洛克是在文艺复兴发展到颠峰之后,艺术家们在探索今后的出路时,逐渐形成的一种风格。米开朗基罗及文艺复兴晚期的维尼奥拉、帕拉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