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亿拿地 调控为何难阻房企“抢粮”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x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楼市调控背景下,房企拿地热情依旧不减。今年截至目前,拿地最多的25家房企合计拿地金额达到4942.56亿元,比去年同期上涨94%。从拿地结构来看,品牌房企一线城市拿地占比达两成,二线城市拿地占比50%。业内认为,2016年热点城市楼市量价齐升,房企取得良好的去化效果,资金较为充裕。尽管2017年楼市调控政策不断加码,但仍不能减弱房企拿地热情。今年房企积极补仓的原因一方面是自身库存不足,需补充土地储备维持规模,另一方面,中型企业拿地扩张试图弯道超车。
  拿地热情不减
  在这一轮楼市调控中,包括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等都成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措施之一。同样,土地市场作为房地产市场链条中重要的一环,相关政策也不断升级,包括限制溢价、增加持有面积、限制地块建成房屋价格等。但是,尽管在如此严苛的调控政策之下,开发商拿地积极性依然较高。
  4月27日,福州出让5宗位于晋安区的普通商品住宅用地,融信、世茂18.3亿元分食桂湖4宗土地,最后出让的鹤林片区地块仅在第三次举牌便达到最高限价20.28亿元,进入竞配建环节后,又在第三次被举牌至最高限度的配建面积38250平方米,最终该地块被宣布终止拍卖。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热点城市,4月25日,北京多宗自住房地块出现楼面价接近限价的市场表现;同天,中骏置业以10.3亿元、332轮报价、溢价率763%曲线进入青岛。
  不仅如此,从今年房企拿地数据来看,年内已经有17家企业拿地金额超过了100亿元,其中有10家企业拿地超过200亿元。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显示,今年截至目前,拿地最多的25家企业合计拿地达到了4942.56亿元,相比2016年同期拿地最多的25家房企合计拿地2549亿元上涨了94%。其中,碧桂园拿地金额达到527.22亿元,排名房企拿地金额第一位;保利地产与中海地产分别以454.8亿元、413.38亿元紧随其后。
  据了解,在日前举办的2017中国(上海)城市土地展上,来自南京、合肥、无锡、扬州等近30多个国内热点城市的千宗拟上市地块集中参展。据主办方提供的数据显示,此次土地展共吸引了350余家品牌房企报名,中国房地产前200强开发商基本上全部出动。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上述展会主要针对2017年准备入市的地块进行集中展示,众多房企前来观展,意味着房企今年补仓意愿较为强烈,尤其是对热点二线城市的地块。
  房企规模竞争
  “尽管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下半场,利润率的下滑成为残酷的现实,但是房企的规模化赛道不会关闭,竞争仍在持续,且行业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一位行业观察员表示,在规模化竞争中,土地储备规模与结构对房企的影响越来越大。
  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对于房企而言,土地是发展的前提,充足的土地储备是企业扩张的保证,“多拿地、拿好地”成为房企规模化竞争的关键所在。
  从龙头房企拿地情况来看,2016年末手握2.29亿平方米土地储备的恒大,依然积极在南昌、杭州等热点二三线城市补充项目;碧桂园在去年全年新增土地储备面积同比大幅增长129%的情况下,今年1-3月累计新增土地储备面积为2035万平方米,同比略有下降,但投资金额达670亿元,同比大幅上升64.5%。
  不仅是龙头房企,十强房企中,为维持规模也在积极补仓。以中海为例,虽然中海经过并购整合获得不少土地项目资源,但是过去两年中海新增土地相对较少,因此中海补充土地储备的需求仍较大。据了解,2017年中海计划斥资1000亿元新增约1600万平方米的土地,据不完全统计,1-4月新增土地储备金额已经达368亿元,同比增长710%。
  此外就是中型房企,这个“阶层”的房企有多数都希望“再进一步”,在白银时代的今天,依靠土地储备实现弯道超车并非不可能的事情。其中,闽系房企阳光城、旭辉等土地扩充较为积极;包括新城、金茂等企业今年一季度的新增土地总价均超过各自同期销售金额的半数或以上,其中金茂拿地总价更是其销售额的两倍以上。同样,中国金茂2016年也在积极补仓,2016年的新增土地总建筑面积可达426.5万平方米,是该公司去年全年合同销售面积的4倍之多。
  有房企投资部人士表示,去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升温,尤其是一二线热点城市楼市进入快车道,房企去化效果明显,回笼现金流充裕。因此,今年补足土地储备的需求强烈。
  多元化拿地
  值得注意的是,房企不仅要多拿地,还要拿好地,这就决定了今年房企拿地策略上相对谨慎,面对激烈的招拍挂市场,房企获地模式也更加多元化,收购并购、合作开发、联合拿地都成为房企获得土地及项目的途径之一。以万科为例,该公司今年首季增加的项目中,有六成以上的项目均是通过合作方式获取。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土地供给“存量为王”的时代也在倒逼大型房企或通过联合,或并购中小型房企间接“拿地”补库存。去年,中海、万达、万科、恒大领衔的四大房企的收并购金额占20大房企收并购总额的50%以上。
  此外,进入2017年,较高的土地价格以及潜在的市场风险,导致房企不得不审视曾经“你争我抢”的拿地方式,为分摊风险、降低成本,联合拿地开始成为房企新的拿地策略。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的北京土地市场,由保利+龙湖+首创+首开组成的联合体,凭借22.09万平方米的总土地规模,成为拿地大赢家。保利+京投+龙湖+首开+远洋组成的联合体,以18.09万平方米位居第二。
  “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背景下,尤其是北京等一线城市,联合拿地可以增加土储、降低资金风险,同时也是企业进驻一线城市的有利方式,达到合作共赢。”严跃进表示,在楼市调控加紧和融资渠道收窄的影响下,房企联合拿地逐漸增加,尤其是一二线热点中心城市,联合拿地成为众多房企的重要选择。
  此外,现阶段行业整合加剧,拥有优质土地资源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品牌房企凭借规模优势不断补充土地资源,扩大布局。中小房企则应该加快转型步伐,聚焦区域市场,抓住特色细分领域寻求发展。(文章摘自北京商报)
其他文献
大凡问从泰国回来的中国游客:泰国什么东西最好吃?回答一般都是:水果.rn到泰国的第一天,一入住宾馆,就会惊奇地发现,宾馆大堂内会有免费的果汁,通常是芒果汁、葡萄汁、柑桔汁
期刊
由于钢筋的特性,会经常在工程建设中发生锈蚀的现象,比如在路桥工程中,存在大规模的钢筋结构,检测人员就要开展针对这一现象的检测和分析其成因,混凝土与钢筋组成的结构经常
2000年以来,股市泡沫的破灭、地缘政治形势的恶化,以及美国公司财务丑闻等事件相继曝光,使全球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经历了严峻考验.
一、强化责任意识。各级党委办公室工作质量高低,对党委整个工作影响很大。做好了,会帮助党委提高决策水平,促进工作落实;做不好,就会贻误工作,造成损失。当前,我们的党正在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全新尝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将进入总结阶段。日前获悉,经过两年时间,多个试点地区就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形成股份组织的运行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设计等进行了深入探索。今年6月份,全部试点相关工作将要完成,各地将围绕这项全新的农地制度改革提交总结报告并提出对策建议。  所谓土地经营权入股,是指农民将土地的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入股或组成
期刊
期刊
五一小长假之前,上海市发布了《关于加强本市经营性用地出让管理的若干规定》,要求办公用地不得建设公寓式办公,商业用地未经约定不得建设酒店式公寓等“类住宅”;土地出让合同要明确商办持有比例和年限,持有期内不得转让;经营性物业要明确长期持有的比例;社区或住宅配套商业要长期持有。  这并不是一个孤例。此前在3月份,北京和广州就曾发布打击“类住宅”的一揽子政策,从销售对象(仅限企业)、设计报建(限制最小分割
期刊
加拿大地广人稀,国土面积99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俄罗斯,但人口却只有3600万.在这个越来越拥挤的地球上的确令人羡慕.rn晚上在儿子居住的小区散步,每座别墅的车库前
期刊
居民生活服务业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满足居民基本生理需求和家庭用品服务需求、非公共保障的服务行业总称。由于点多面广、层次多样,居民生活服务业既有刚性需求又有弹性需求,既是服务业又是内贸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性动力又是促进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居民生活服务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在稳增长、促消费、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国居民生活服务
近年来,为适应党委工作的需要,许多省、市委办公厅(室),按照领导的分工,在其内部设立了专业处(科)。从总体来看,经过几年的运转,专业处的工作逐步步入正轨,大大拓宽了党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