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对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价值

来源 :福建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b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研讨磁共振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7年2-12月期间收治的痴呆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研究,按照其临床诊断分为A组(40例临床诊断AD患者)和B组(40例临床诊断VD患者),并在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中选取40例作对照(C组)。对所有受检者行MRI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对比3组海马结构(HF)总体积、左右两侧HF体积,A组、B组均低于C组(P<0.05),A组低于B组(P<0.05)。对比3组胼胝体(CC)体积指标,A组虽略低于B组,但P>0.05;A组、B组均比C组低,且P<0.05。对比3组外侧裂(SL)、侧脑室(LV)总体积,左右两侧SL、LV体积,A组、B组均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3组白质疏松(LA)体积、LA记分,A组、B组均高于C组(P<0.05),A组低于B组(P<0.05)。用LA、SL、LC、CC、HF等指标建立判别函数分析后,计算总符合率,A组符合率为95%,B组符合率75%,C组为80%,总符合率为83.33%。结论 MRI具有无创性,且可从影像学角度做出活体区分,临床价值大,建议临床将其应用于VD和AD的鉴别诊断。
其他文献
1套播麦田杂草发生情况套播麦田的杂草集中于表土层,当田间墒情适宜时,极有利于杂草发生(尤其是禾本科杂草),形成了有利于杂草为害而不利于防除的特点.
首先统一推广了现有极化定标模型。系统地评估了极化通道幅相不平衡、天线串扰、法拉第旋转、地形坡度导致的极化角度偏转、干扰和系统环境噪声等因素对分布目标全极化散射测
目的通过分析p16分子在宫颈尖锐湿疣(CCA)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探讨p16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CCA不同病变程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病理诊断为正常宫颈或宫颈炎的患者96例;CCA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