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意义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tombo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广博,内涵丰富,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及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既能够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又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礼仪观、诚信观、社会责任感,还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终身发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1.058
  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不仅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还包括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教师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个人品质的塑造起着极大的作用。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能表现出基本的文明礼仪。还有很多经典书籍,都在讲述做人的道理。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经典文化诵读活动,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例如,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诵读《弟子规》,学生会在朗诵的过程中体会书中包含的尊重师长、爱众亲仁、孝敬父母以及与人为善等思想。“亲有疾,药先尝,……”就体现了孝文化,告诉学生要如何侍奉父母,还有“父母教,须敬听”等内容,更是在引导学生要认真聆听父母长辈的教诲。
  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诵读《论语》,了解“仁”与“和”的思想。比如《论语》中的“以约失之者鲜矣”,就在告诉我们要经常自我反思。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自我反思,那么就会不断汲取成长的力量,就能遇见更加美好的自己。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展开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部分经典名著中的内容较多,且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小学生诵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不妨从中选择若干经典语录,引导学生围绕经典语句进行深入阅读,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经典语句所表达的含义。比如《中庸》中的“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每一个学生都要理解其中的含义,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诚实待人的重要性。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所以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有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文化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经典名著的阅读理解,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比如《道德经》,其中的思想比较深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诵读一边进行初步的理解探索,必要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解释重点语句的含义。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教师就要对其中的“德、上德、下德”等进行解释说明。当学生初步理解老子对德的论述之后,他们就会敬佩古人的智慧,并注重自身的礼仪修养。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周围的博物馆,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国学书籍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我国的文化传统,而博物馆中陈列的物品则以真实的形态诉说着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并了解博物馆陈列品的历史,帮助学生增强文化归属感。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
  国学经典中的很多思想都不是站在个人角度论述的,而是综合表述了仁、义、礼、法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且很多国学经典的创作者都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有着远大的人生理想。因此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
  首先是培养学生胸怀天下的理想信念。如果一个人的理想信念是要为人民服务,那么他就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并持续不断地输出正能量。比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他创作史书的过程中因李陵案而触怒汉武帝,遭受了残酷的刑法,一度想要自杀。但他忍辱负重,克服了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最终写出了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的作品。还有陈涉的鸿鹄之志,鲁迅的唤民救国之志等,都能够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帮助他们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
  其次是培养学生的格局。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他的格局就有多大,格局越大,其为人处事就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他虽然遭受贬谪,但仍具有顽强的意志,心怀天下苍生的胸怀。
  当学生具备了远大的理想信念之后,他们的心胸就会更加宽广,目标就会更加明确,整个人也会变得更加诚实、阳光、积极、友善,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自己的终身发展。
  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所以每一个人才都要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并要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小学阶段正是学习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只要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并能够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学生认识到了勤奋与努力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改正懶惰的不良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经典名著来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他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在今天依然值得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论语》中“学知、求实、慎思、明辨”“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等思想,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通过对《论语》的学习,学生们会发现,原来古人和现代人一样,都要好学、勤思,都要不断提升自己,然后他们就会逐步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并以其中的教育思想来严格要求自己。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古代著名人物的成长事例来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比如“孙权劝学”就是非常著名的例子,吕蒙的亲身经历说明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主观上想学习,其他的困难都可以想办法克服。
  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文明的言谈举止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且一个人的思想内涵会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深处认同“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敬畏礼仪与规则,那么他就会主动规范自身的行为。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思想都是对实践行为的高度概括,因此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传统文化方面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实践活动会强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学生将良好的思想意识通过具体的实践表示出来。比如,教师可以结合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展开相关实践活动。在父亲节或者母亲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表达他们对父母的爱;在清明节前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给烈士扫墓,让学生缅怀先烈等。
  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督促。例如在学习《三字经》中的孔融让梨的典故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分别扮演孔融及其父母、兄长等,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学会谦让。还有《三字经》中孟母搬家的故事,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展开角色扮演。学生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道具,将环境对人的影响表现出来,从而让学生自觉避开不良的成长环境。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的根本,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因此,教师要促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要通过经典诵读、名人典故以及趣味活动等方式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 李丽平《浅谈小学语文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内江科技》2019年第7期。
  [2] 高艺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初探》,《新课程(上)》2019年第11期。
  [3] 魏七虎《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山西教育(教学)》2019年第12期。
其他文献
  为准确了解2011年植棉效益、分析预测2012年植棉趋势,科学合理引导棉花生产,保护棉农利益,文章主要对2011年12月下旬在全市6县4区对2011年棉花生产销售情况、植棉效益及2012
为了评价基层化工企业的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对某县九家化工企业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并以此调查来评价基层企业的危害情况,为化工厂提供保健措施。 1 调查方
  为经济有效控制烟粉虱的危害,文章主要对烟粉虱种群生物型、寄主植物种类、田间扩散迁飞规律、田间防治效果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随着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会计行业的变革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不断发展的社会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时刻发生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培养人才,企业招收人才,因此
  改进栽培方法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使用三茎棉栽培方法,在棉苗后期人工摘除主茎生长点,诱发主茎基部长出营养枝,保留上位3个营养枝代替主茎,改变了棉花
  当前多种因素造成了我国棉花种植困境,从提高棉花单产、品质的目标出发,利用棉花远源杂交的方法,综合海岛棉与陆地棉两大栽培种的优势,提高棉花的生产效率,简化棉花栽培管理,为
  本文主要探讨了适于黄淮区域的棉花高效简化栽培的有关技术。并且认为,实行棉花高效简化栽培,必须改革现行的棉花种植模式。
为对于汽车的尾气排放带来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解决,因此新能源汽车出现了,具有着众多的优势与功能,并逐渐获得消费市场对其认可.为进一步保证发展的稳定性,一定关注检测工艺的
  鉴于抗虫杂交棉铜杂411F1有着结铃性强、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等优点,因此本文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做了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其栽培技术的各要点做了详细论述。
  本文在对棉花新品种禾盛棉329F1的选育过程、产品特征、产量以及纤维品质等做了介绍的基础上,着重针对轻简化栽培技术的应用做了较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