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颜不素颜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面朝天的女人各年龄层都有。
  不少年轻素颜的女人以此为荣,说自己天生丽质不用过度的矫饰。但估计素颜女天生丽质的人连10%都不到,多数是天生普通。素面其实是习惯,是个人阶段的选择,也是社会时尚的流行。



  我这代女人,很多是素面一辈子的,顶多擦个唇膏,还有时里出外进的,一点不精致。多数人一辈子没有化过妆,是真素颜纯素颜。前不久去主持活动,想稍稍修整一下,可家里竟然一只眉笔都找不到。很久以前曾为做电视节目录像化过妆的用品,早已当垃圾扔掉了。
  要想一辈子都素顏,需要很大的决心。尤其现在,太多可以使妆颜更加美好的物品,女人把钱花在妆容上使自己更美,绝对不是什么坏念头。即使天生丽质,也不敢一辈子素颜,在一些时候,在一些场合,需要给自己点颜色看看。
  女为悦己者容?不,女为悦己而容。起码是首先为悦己而容才是个正常的顺序。
  平日里需要总是妆容整齐,包括了颜面和衣着和配饰的和谐搭配,才能达到颜值高、心情好、自信。大家都知道的,适当有点妆,说起来是有点装,但要妆得好不露声色是有技术有审美力的活儿。
  不是想装就能装好的,妆好了,要很多实践和投入,才能不把自己画丑,不把自己画得吓着别人。现在提倡裸妆,是另一种素颜,含蓄但精致,得益于化妆品细腻和化妆人的真功夫。
  这大概和整个时尚流行有关。有段时间,时兴大家都画得和熊猫一样的大黑眼圈,打红红的唇膏,夸张而炫耀。但渐渐开始淡妆裸妆似有似无妆。配合着现今的休闲潮流,平跟鞋健步如飞的街头流行,很自然自得的健康之美。
  因此,也给很多一直真素颜的人找到了放松的理由:不必为追赶时尚而妆容。
  不同的素颜有不同的理由。
  有个女孩子参加演讲比赛,赛前找我听听她的表达。我说:很不错啊,你上台那天化点淡妆。她说:“不会啊,从来没有化过妆的。”为什么?哪有女孩子不会化妆的?“我真不会,我妈不让化妆,说太妖气。”她爸爸在一边频频颔首。好吧,你家两代人素颜,家风淳朴。
  好些男孩子不喜欢女友化妆,喜欢带着女朋友素颜出现,不知道是何心理。但他们结婚时却几乎都化妆,还会化得非常夸张,几乎不像本人了。看来,男朋友对于素颜的理解不一致,不是要求伴侣所有場合都素颜的。比较传统的男性喜欢素颜,理由可能很简单:素颜=素朴,素朴=可靠,可靠=……其实道理不是这么类推的,素颜不素颜只是个人的选择。
  素颜,也是分几个层级的。有些人不化彩妆,但养颜护肤,嫌浓妆艳抹的妆容会折损皮肤。并且,最昂贵的化妆品正是护肤用品,打好底子才可能有一张用起来得心应手的调色板,不然所有的彩妆都会浮在脸上,两层皮一般。
  素颜的更高的等级,是看不出来的微注射微整形。能感觉出一个人有变化,但看不出是哪里的变化。素颜,也和科技的进步一起行走。别小看素颜,很多素颜是昂贵的精致的不动声色的——美。
  如我等随便洗把脸就出门的,是最真实最低等级的素颜。这样的素颜只是人足够大条,足够混不吝,未必美。
  有时和女儿一起出门,总会问她:需要画皮多久?她很气,说:很久!没你那么自信。我哪里就是自信啊,只是习惯使然。我们这个年龄的人,相比左邻右舍很缺乏精致。韩国和日本的女人都很有装、有妆容的,似乎素面朝天是对人对己不敬。即使面对自己的丈夫,也要一丝不苟,不会素面见人。
  有一年接待了一个韩国民间的女声合唱团,据说都是全职太太。一起演出的是我们这边的老年合唱团。那些韩国的女士,各个妆容精致,为了保持就没有吃晚饭,演出结束回酒店用餐。而我们的阿姨大姐们,带着妆吃盒饭,牙齿上还有菜叶就上台了。
  那次受到的刺激很大,感觉出生活的细致和粗鄙随处可见,也惊诧为什么相邻的亚洲女人会差异如此大。但其实,产生差异的只是几十年的时间。
  翻看老照片,看到老妈年轻时精致的面容,令我们惊叹不已:啊?民国时女人还是蛮讲究的嘛!怎么到了我们这代人就这么粗手大脚了呢?
  看来,文明不是一些能说出来的指标,而是渗透到人细微之处点点滴滴流露的细节,包括素颜还是不素颜的选择,包括怎样使自己更美。
  女人还是要美,会恰到好处的美。
  如果素颜,独树一帜如出水芙蓉;打点妆颜,则浑然天成不留痕迹。适合自己的,使自己增色的装扮,永远都是需要的。
  像我们这些已经无颜的老太太,其实更要好好打理妆容和护肤,经常要给自己点颜色看看。不过需要更加高超的手法,不能浓浓的粉雕玉琢,人老了脸上挂不住粉了。
  素面朝天,素中有颜。
其他文献
一位儿时好友生了儿子,打电话来约我喝酒,说要好好庆贺。酷暑之夜,就在一个小酒馆,酒过三巡之后,这位大块头儿的爷们儿却苦水满杯。让他烦恼的自然不是大胖儿子,相反,却是“儿子他娘”——他那曾经娇美可爱的媳妇,如今“怎么看怎么没了女人味儿”。  他幾乎是用“可怕”二字形容自己一度引以为荣的“爱妻”。从怀孕开始,这女人就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爱玩了,不爱闹了,非常神经质,特别在乎钱,突然间一个柔情
期刊
Q:  本人护理小硕一枚,明年毕业,和男朋友异地两年多,有结婚打算,原本打算毕业了去他的城市工作,可今天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不知道何去何从。  平安夜的时候央视报了一则新闻,是关于医生拿药品回扣的,今天一大早起来就看到男友把这个视频转发给我了,还说“我就说嘛,医院好黑,杀医生是有道理的”,当时我就震惊了,他竟然说这样的话。  我相信每个行业都有好和不好的,也许医护这个职业在别人眼里真的就很差,但选择了
期刊
本人1989年到聊城师范学院读书,刚入校时,谈恋爱还是个比较地下的事物。有段时间校方明文规定,谈恋爱者不能当班干部。后来发现,都是这些班干部在谈恋爱。这有力说明,校方的规定还是比较有针对性的。中文系书记特工一样,说起哪几个学生在谈恋爱,如数家珍。听一些老师说,上世纪80年代学生分配时,不会照顾那些谈恋爱的,有时甚至故意把他们分开,院系甚至辅导员都能够掌握、左右学生的命运,我们1993年毕业时就好多
期刊
这两天空气还算尚好,带着小安在院子里闲玩。  偶然听见几个老人凑在一起,义愤填膺地聊些什么。  话题依旧还是很老套,又是一腔血泪地控诉自家的儿子媳妇/女儿女婿,有多么多么懒惰,多么多么糟糕,云云。  最大声的要数乐乐姥爷,据他自己讲——就在刚刚的这个清晨,他望着小两口房门紧闭的卧室,满肚子的委屈被愤怒瞬间点燃,腾起一脚踢开卧室的房门,破口大骂:“你们平时不带孩子也就算了啊,周末放个假也不知道让我们
期刊
那天看到几张非常美丽的照片,拍摄者是我的朋友静怡,真的非常美。布料和老木头,错落有致的光线,棉布的素朴和丝绸的质感,构成了极具故事意味的画面,仿佛可以从中窥见时光与故人纵横交错的纹理。便想起在成都的日子,和同住的女孩散步时途经的布店,当然比这个普通太多,却令我们欢呼起来,恨不能当即扑倒在那个堆满布料的柜台上。那时候常看榛生写武汉胭脂路买布做手工,心中十分喜爱,没想到自己家附近就有一间布店。选了几种
期刊
苏婷在西安一家公司上班,90后的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微信控,只要一有空,就把手机拿出来,刷微信朋友圈。  有一天晚上,苏婷正坐在客厅里看电视,忽然觉得鼻子有些痒,她用手指轻輕地剜了两下,发现手指上竟然有一抹鲜红,原来是流了鼻血。苏婷连忙躺在沙发上,简单地进行了处理。等鼻血止住后,苏婷仔细查看周身,发现手臂上有血迹,地上也有。按理说她应该赶紧清洗掉,可是一个“有趣”的念头冒了出来。  她拿起身边的手机,
期刊
下午狂风暴雨,我家餐馆打烊休息。因为加拿大所有商家不允许室内吸烟,所以曹总在寒风瑟瑟的门口抽烟休息。  一根烟还没抽完,他带着两位客人进门了,一位黑人小伙子,一位黑人老太太,曹总说他们要点吃的。我立刻招呼他们坐下,问他们是在这里吃还是要带走?小伙子笑着说,他愿意付钱给这位女士买份餐,我瞬间明白这位女士是无家可归者……之前店里也常有这样的好心人帮助流浪人士。  我把菜单拿给她,她果然点了我们最贵的餐
期刊
配偶又踏上了每年两次、每次一月的教书之旅。临走前一周,他会例行发作筑巢焦虑,大举囤积大米、酒、猫粮、猫沙,甚至一些拖了很久还没买的家具。这一次是忽然想起清理阁楼,并把去年装修剩下的地板和瓷砖收藏到阁楼上去。伴随的症状还有想起一出是一出地嘱咐我什么东西在哪里,哪天不要忘了哪件事。最后配偶的责任感总会焦虑地归结到“我不在家你行不行啊”那样泛泛的无垠的广大,被我冷冷地用热针一扎“你这点当家的本事哪样不是
期刊
离我家小区不远的地方,有一个规模不算大的菜市场。下班之后或周末休息,无论是否要做饭,我都会特意去逛一逛。  对于我来说,逛菜市场就像看艺术展,一摞摞五彩缤纷的蔬菜水果,却比任何画作都好看。而不同于艺术展的沉闷,菜市场往往生机盎然。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爱逛菜市场,甚至比逛服装店还爱。这里充斥着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商量晚上吃什么的讨论声,那种乱哄哄吵嚷嚷的市井气息,只有生活家才能体会其中的美妙。 
期刊
有一次在淘宝上买衣服,打开评价,看到有人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大段,大意是说裙子的长度比介绍里写的短了几厘米,客服说烫烫就好了,可是她又没有熨斗,只好“放楼顶上用石头压着”;客服又说也可以退回去,不过她不舍得退,因为太喜欢这件衣服,虽然短了一点达不到十全十美的效果,但是“我可以穿平底鞋,还可以弯着腰,很有必要的时候我还可以稍微蹲一些”。  忍俊不禁。为了一件衣服说出这样卑微又可爱的傻话,简直是“低到尘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