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的夏天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ftyf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戴河在中国政治语境中的地位,鲜有“避暑胜地”能及。新中国的许多重大决策,比如大炼钢铁、炮轰金门、严打,都在此出台。除了文革期间的中断,北戴河的“夏都”地位保持了前后近30年。曾经北戴河的夏天,领导人们一边办公,一边避暑,留下很多红色回忆。几乎每次党代会之前的酝酿会议都是在北戴河舉行,中外媒体对此都十分关注。
  北戴河本来默默无闻,它的成名得益于清末北京的那些热爱旅游的西方使节们。1898年,清政府正式将北戴河辟为旅游避暑区,“准中外人士杂居”。此后,中外人士在此兴别墅、修浴场,渐渐地,北戴河便驰名中外。
  北戴河成为中直机关疗养院的日子,比它成为“夏都”的时间更早。1949年4月,中组部在此接收和购买了100多栋别墅,组建了疗养院。1952年,疗养院改名为中直机关疗养院,中直机关的干部每年都有一周假期来此休养。中共中央自1954年建立的北戴河暑期办公制度,一直持续到1965年夏天。1965年以后,毛泽东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不再到北戴河办公。文革期间,只有很少的领导人到北戴河避暑。1984年夏天,中央恢复北戴河暑期办公制度。当年暑期,邓小平、李先念、彭真等大批中央领导人进驻北戴河。事实上,前一年的夏天,邓小平就到北戴河休养,并在此提出了“严打”的主张。
其他文献
20世纪韩国围棋史中,“围棋皇帝”曹薰铉的在位时间最长,从1974年获得第一个头衔最高位到90年代初,曹薰铉君临韩国棋坛整整20多年。虽然说不会有永远的胜者,但谁都认为曹薰铉的帝国会延续到21世纪。可是,曹薰铉的天下瞬间被他的弟子所颠覆。  1984年,他收李昌镐为内弟子时,有人开玩笑说:“谁知道是不是收养了虎崽?”果然不幸言中,1992年2月,李昌镐首先从曹薰铉的第一个头衔最高位开始,翌年接连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