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实施三项工程助推民富村美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以来,敦化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走出了一条具有敦化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2016年是敦化市“十三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以创建美丽乡村为载体,突出强化重点村建设、美化绿化和农村环境清洁三项工程,着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和品位。
  一是突出重点村建设,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敦化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工作思路,在推进样板村建设的同时,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市范围内选择20个基础条件相对落后,收入较低的贫困村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集中力量重点突破,逐步缩小村屯之间差距,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在重点村建设中,争取省级专项资金496万元,申请建设项目16个,对重点村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围墙10026延长米,安装大门439个,硬化边沟8200米,改建村部239平米;各项公益设施进一步完善,建设休闲文化广场8300平米,安装健身器材51套。
  二是突出美化绿化工程,提升新农村建设品位。开展美化绿化示范县建设,大力推进整县市、整片区、整村美化绿化工程,扮靓乡村美景。投入资金580万元,在雁鸣湖镇小山村等村庄打造花海景观点,在201国道、302国道、敦青线、高铁两侧播种花籽,形成花卉带。在城乡结合部、镇区及村屯周边、公共场所、农户庭院统一植树、栽花、种草,打造绿色生态家园。种植绿化树20万棵,栽花1000万株;种植草坪4万平方米,建设花海3.2万平方米,形成美化绿化线路800公里,美化绿化景观带3条,建设公路沿线花池5000个,构建出新时代农村的秀美画卷。
  三是突出环境治理工程,打造清洁美丽新农村。农村垃圾整治一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敦化市坚持以卫生整治为重点,提升农村整体环境。召开全市春季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动员大会,投入资金300万元,清扫各类垃圾1.4万吨,清理边沟312公里,维修围栏1250米。持续开展废棄木耳段治理工作,通过统一收集、统一处理的方式,对废弃木耳段进行无害化处理,治理废弃木耳段2.5亿段。突出治理脏乱差的农户庭院,组织妇女开展庭院和室内卫生清洁工作,树立家家爱清洁,人人讲卫生的新风尚。
其他文献
从天津市百货商业协会了解到,在天津的十几家大型百货店里。多数单位都趁着滨海新区被国务院批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级的发展势头,纷纷提升各自商场的经营定位,将原本是商
本文概述了各种屏障的组织结构及生理作用。重点阐明了胃粘膜及胃粘液-HCO_3~-屏障和血脑及血脑脊液屏障的机制和生理意义。
北(东)羌塘地块的二叠纪构造演化久存争议。笔者等在沱沱河地区发现了一套晚二叠世石英正长斑岩,其大地构造属性对北羌塘地块及青藏高原北缘古特提斯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该
产业扶贫是增加农民收入、脱贫奔小康的需要,是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提高扶贫工作效果的需要。长春市着力探索以技术为引领、以项目为带动的一种产业扶贫新模式,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一、强龙头、抓企业,增强脱贫动力  实践证明,有信誉好、经济实力及市场开拓能力强的扶贫龙头企业带动的地方,扶贫产业往往能平稳较快发展。长春市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龙头企业作为
亚洲博闻集团在广州的全资子公司博裕闻(广州)咨询服务有限公司3月8日宣布,正式将公司的中文名称更改为博闻(广州)展览有限公司,以配合公司进一步完善职能,为亚洲博闻在内地继续拓展
<正> 人工饲养大熊猫,有文字记载最早是距今2000年前,将大熊猫等40多种珍禽异兽圈养在今陕西西安市以西的一个汉代皇家猎场,即上林苑中。在唐代曾记载武则天将一对活体大熊猫
鸟类栖息行为是鸟类重要的生活习性,与鸟类后肢骨骼的形态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适应演化关系,而中生代鸟类栖息行为的分析推断也是古鸟类学研究的热点。文中通过对大量现生鸟类
<正> 生命科学的研究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以神奇般的速度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当代前沿科学。其中生物工程技术已成为新技术和高技术,近十年来,在农业、医学和轻工业等领域被转
摘要:水利工程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民众财产安全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都有重大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数量逐步增多。本文主要在分析北疆水利工程的特点,影响北疆水利工程因素的基础上,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策略进行阐述,以为北疆水利工程现场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利工程;施工現场;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51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
摘要:本文利用吉林省辽源市地面气象观测站1976年~2016年逐日最低气温数据,研究辽源市近40年寒潮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76年~2016年辽源市共出现411次寒潮天气,平均10.0次/年。前20年寒潮频次变化趋势平稳,后20年有减少趋势,且变化幅度增大。冬季寒潮次数最多,春、秋两季接近。寒潮最多的月份是1月和12月,其次是2月和11月,但从逐年变化来看,寒潮次数1月有明显下降趋势,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