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焦虑临床观察

来源 :河北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n_830511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温胆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PCI术后焦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PCI术后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组40例予温胆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4、8周后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降糖解郁汤治疗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盐酸帕罗西汀片口服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降糖解郁汤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
目的 观察清化止泻方治疗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
目的 观察清心活血消瘀方对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炎症标志物、血脂、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136例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轻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疏肝通络方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按摩组41例、疏肝通络组41例、穴位按摩联合疏肝通络组(以下简称联合组)42例。穴位按摩组予穴位按摩治疗,疏肝通络组予疏肝通络方口服治疗,联合组予穴位按摩联合疏肝通络方治疗。治疗5 d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7.62%(41/42),高于
殷岫绮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形成的主要原因为肾虚,与心、脾关系密切,且多有兼症。临床治疗以补肾为主,注重周期,注重兼症,并配合针刺治疗。方药多根据月经周期变化应用归芍地黄汤、自拟紫萸调经方分期论治,临床屡获良效。
目的观察调督解痉针法治疗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调督解痉针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21/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目的 观察越婢加半夏汤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痰热郁肺型AE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观察通腑散穴位贴敷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ST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腑散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首次排便时间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包括粪便性状、排便费力、排便时间及排便频率)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包括身体不适感、心理社会不适感、担忧与焦虑及满意度)评分及结肠传输试验结果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目的观察红元胶囊联合利伐沙班片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将9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术后6 h予利伐沙班片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元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2周,出院后随访至术后1个月。比较2组术后1个月下肢DVT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下肢周径差;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3、7 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下肢DVT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