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NGO更大的参与空间

来源 :社会与公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建设,NGO更大的参与空间
  NGO与社会建设的促进发展,一是得等待较长时间的积累,NGO自身能力不断增强,这是一个历史过程。另一方面要看政府对本土NGO的角色定位和管制政策。现阶段政府的治理方式需要转型,包括现在都在提倡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也开始强调社会建设。但是不管现在政府如何强调社会建设,其根本逻辑还是一以贯之的政治逻辑,多年以来如此。那么为什么政府要谈社会建设问题呢?单位制和计划经济解体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自主性空间的增大,社会治理的复杂程度愈发加深,各种社会失序现象都对政府产生了压力。我自己的感觉,政府现在的治理措施和政策目的,更多还是在从管制角度进行思考。比如说前几年很热的社区治理(选举)和业主维权,在一些小区维权活动中,很多时候地方政府并不是不作为和缺席的,有时候地方政府卷入这个过程中的角色是非常深的。而且地方政府也会拿出钱、甚至提供场所便利给它们举行一些活动。但是底线很明确,一旦相关活动超过一定的边界,政府就会出来干涉。这种矛盾还体现在政府对劳工活动的管制,一方面想扩大工会在劳工和企业之间的参与作用,工会要参与工人维权,但另一方面一元化的工会管理体制却丝毫没有松动迹象。其实在中国的现实层面,政府、市场和NGO相互交叉的网络状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不过即使在政府管制之下,NGO也还是有很大的活动空间,中国现在做得最好的NGO是什么?肯定是环保NGO。但恰好环保NGO最有利的政策诉求和活动方式,就是游说政府改变某些决策、跟政府环保部门合作互通声气造成社会舆论影响。在很多方面,政府可能把NGO的活动视为拆台,说得再严重一点叫抗争维权,但很多时候我觉得其实NGO对政府政策起到了补充作用,这一点从西方国家的NGO身上就可以看得出来。现在在一些国际议题上,像中国海外投资议题,NGO具有政府所没有的软实力。有时候中国政府和企业做的事情,包括在国内也好,国外也好,很可能受到来自一些国内外媒体或民间的质疑,但是如果让NGO参与到政策建议或者倡导宣传中去,我觉得可以加强中国政府、中国企业与社会的公信力,发挥很大的作用。
  政府对NGO的管制,比如现在登记注册管理上控制很严,很多NGO只能以公司名义来注册。甚至包括一些国际机构在国内也只能如此。这些控制措施对那些国际大机构可能影响不大。但是对中国的本土NGO而言,本来财力、人员就极为有限,按公司名义注册就要纳税,如果不照章纳税就涉及到法律风险,一旦严格纳税又容易财力不济。绝大部分本土NGO项目运作的资金来自国外的支持,国外基金会在中国做项目,除了大型的基金会,一般在項目合作中没有考虑到中国NGO还要纳税这一项,这实际就摊薄了NGO的项目能力。我觉得在注册登记上管理还应该进一步放松,降低门槛。
  至于后阶段的扶持与互动,我觉得在气候变化、水污染等环保议题上,环保部门与NGO的合作比较明显,特别是披露与治理一些大型电力企业和大型公司的污染上。未来NGO和政府关系的发展是否整体趋于合作,我个人还觉得不太明显。这个转变不仅仅取决于政府对NGO的管理与引导政策,而是取决于中国整个社会的转型了,包括政府理念与基本机制建设。我觉得这个比较复杂,已经超出了NGO建设范畴之外。对中国NGO而言,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有些问题上确实要有本土的理念。即使不能完全做到,但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与认识上也需要完成本土化的过程。我觉得在环保领域,包括在水电开发和水坝建设问题上,很多“原教旨”环保主义者的影响十分大。其实像很多水电项目的开发应该与否,哪些流域可以开发,哪些流域应当保护,这些都值得进行更为科学的广泛讨论。但往往是,来自水电集团的声音坚持认为应该开发,来自环保主义者的观点认为原生态环境和文化必须保持,完全不能开发,两个声音都略显极端。所以在公共讨论上,NGO其实还是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需要更努力地参与进去。
  
  对NGO研究的一点反思
  我自己参与过各种不同类型的NGO项目和活动,对NGO的相关话题有一定了解。我现在也试图做一些反思性的思考。我感觉,这些年以来中国实际在做NGO的人、以及具体研究NGO与公民社会的学人,他们的主流理论范式还是国家和公民社会二元对立论,认为NGO的成长和发展站在国家和政府的另一边,更多是一种监督和“对立”的局面。但是在现实中,一些项目和活动,必须得跟政府进行合作,本质上大家都觉得这是和NGO与公民社会理念相抵触的,正确方向还是强调民间社会的主体性,或者单纯寄望于未来政治制度的改变将会带来的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
  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来看待公民社会和NGO发展,中国的情况和西方早年历史确实有很大差异。像西方NGO从事环保、扶贫、动物保护和人权议题等,这些公共参与都是为了弥补公共服务领域政府治理机制的缺失—即“政府失灵”和经济领域的“市场失灵”,NGO是非政府组织但不是“反政府的政治组织”,从事的是公益事业。而在中国,一方面本土NGO所参与的议题也不脱离西方NGO的议题范畴,属于公益事业而不是政治事业。但另一方面,在国家集权能力过于强大的历史传统下,本土公民社会确实也面临着面对国家如何保持自主性的问题。理念和现实层面的这种张力,使得在各个领域的政策倡导层面,中国NGO做了这么多年,仍然远远没有成熟到或者发达到形成一个独立自主的格局,另一方面也没有很强的游说能力去影响政府。
  我经常看到一些学者平时在做的公民社会研究,或者NGO研究等。在理论范式和研究方向上都很有些千篇一律的感觉,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经济后果”。因为找国外的基金会合作也好,和国外的大学以及研究机构合作、申请经费也好,多年以来如促进中国NGO、公民社会发展、强调公民社会自主性的议题,毫无疑问是国外项目资助的重点。但是做出来的很多成果,能读的东西不多。首先这些实证研究的理论范式我就觉得有偏颇,缺乏反思性的思考。对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解读,要不就是说中国公民社会自主性越来越大,以后发展肯定是一片坦途;要不就是说因为国家政府的强力控制,中国公民社会举步维艰——这两种思路占据了该领域研究的主流。
  
  突破人才瓶颈,完善内部治理
  现在对本土NGO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欠缺的批评有一定道理。一方面是宏观教育体制本身的缺陷,学校教育的不足。另一方面就是从业者自身的问题。环境领域的NGO可能还好一点,像其他领域就相对更差。而工作经验方面的欠缺就更严重,现在NGO里年轻人不少,很多都是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有理想主义情怀,但随着社会、生活等压力,往往做两三年就转行。对很多NGO的年轻人来说,社会阅历存在较大缺失。单凭理念与情怀去做事情,对中国社会的整体认知往往比较单一、盲目,或者就比较“原教旨主义”的偏激。本土NGO要从宣传倡导转向政策建议,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必不可少,就教育程度而言,文凭需要更高一点,NGO里需要有更多经受过博士训练的人才。
  至于很多本土NGO犹如孵化器般,内部不断分裂形成多个不同组织。据我所知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NGO内部的治理和运作机制不是很完善,本土NGO的个人化色彩在我看来非常浓重,包括发展状况相对良好的环保NGO。在环保领域,中国第一代做NGO的人知名度相当高,甚至可以称为“环保明星”,比如梁从诫先生等,很长时间都被视作“自然之友”的标志。“自然之友”也是经过多年发展才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机构制度,但是还是有相当多的NGO其实就是一言堂。这样的背景下,年轻人在一个机构干久了,当他慢慢形成自己熟悉的项目运作方式与社会交际网络以后,一方面年轻人的理念认知和上一代人可能不一样,加上NGO内部一般都没有严格的“雇佣关系”,那他就很有可能自己创业。实际上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导致NGO分裂的情况还是很多的。另一方面呢,即使在内部已经形成良性制度以后,本土NGO更新换代的造血功能往往也还不够,始终还是第一代元老在发挥主导作用,机构成员流动性太大,不利于年轻人成长。我觉得,本土NGO去个人化势在必行,必须要一个良性的治理机制来弥补空缺。现在我们要求政府提高透明度,NGO同样需要如此。要做到公开透明,才能给年轻人好的成长空间,这样才能成功实现NGO的转型和进一步发展。(本文有删节,来源: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戴军
其他文献
人物小传  李晓康,西总布社区党委书记。2000年参加社区工作,先后担任盛芳社区治保主任、干面社区副主任、干面社区党委书记、金宝街北社区党委副书记、西总布社区副主任、西总布社区党委书记等职。17年来,他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潜心钻研社区党建工作,先后主导开展了“暖夕阳助老福利社”“星潭课堂”“来京创业者俱乐部”等品牌活动,带领社区广大党员、居民群众以党建为龙头建立和谐社区。  除了亲和,记者在李晓康
期刊
〔摘要〕 新世纪以来,在关于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各种讨论中,“从革命党到执政党”和“从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是两个富有启发性且影响广泛的命题。本文通过对这两个命题的意义与局限的批判性回顾,分析了与之相关的“革命”、“统治”和“执政”等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试图揭示列宁主义式政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行为特征与演变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使用一个三分架构对于观察和概括政党转型之间的理由与意义。  〔关键词〕 革命党
期刊
人物小传  马红兵,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大雅宝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服务站长。从2003年起,先后担任北极阁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西总布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西总布社区党委书记、大雅宝社区党委书记等职,并先后荣获“建国六十周年国庆治保标兵”、北京市“信得过的社区居委会主任”等多项荣誉称号。  社区工作虽然繁琐忙碌,老马却干得津津有味。  现在谈起社区工作,马红兵总是热情高涨、滔滔不绝,但在刚
期刊
对于该基金的设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井顿泉充满期待:“基金会携手本田公司,共同设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本田梦想基金,希望为贫困学子搭建平台,培养他们敢于筑梦、勇于追梦的品质,激发他们追求自我发展、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与动力,促进青年学子以‘梦想’为原动力,全面成長成才。”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执行董事兼中国本部长水野泰秀表示:“让年轻人敢于梦想,勇于为实现梦想而挑战是Honda启动‘梦想基金’的初
期刊
便捷的外卖、快递  如今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坐在房间里叫一份外卖已成为饱腹的便捷选择。随着外卖市场快速飙升,各式各样的外卖产品、外卖品牌在各地风起云涌,“外卖”已经成为餐饮服务环节的新型业态。“外卖”“网络订餐”以其快捷、实惠、新潮等特点得到年轻人的喜爱,市场潜力巨大,方兴未艾,中国也成为全球餐饮外卖量最大的国家。方便我们生活的外卖,经过选材,制作,打包,派送之后来到你的手上,吃完等到想起来收拾
期刊
〔摘要〕 兴起于美国中国学界的柯文式“中国中心观”,近三十多年来学术影响始终不衰。对此种取向在研究实践中的基本理路及其累积起来的认知效果,学界以往基本没有加以系统的检视。实际上,“中国中心观”所达致的实践后果,业已形成三种严重缺陷,即追寻内在连续性的迷途、作茧自缚的地方史路径和反东方学的东方学措辞。由此可知,所谓“范式危机”问题的本质,更多凸显了“中国中心观”式认识误区所造成的思维混乱。  〔关键
期刊
商业与公益的如何区分又如何融合,这类问题,这几年,一直在困扰我或者说纠缠我。因为所到之处,都有人在将这两个孩子进行对比。很自然地,社会的躁动投射为个人的意识,于是,就以为很原创地,要表达起来。于是,大概从2010年开始,陆续写了好多刻意将商业和公益进行对比的文章。  大概是2014年的秋天,仿佛也是八九月份的样子,我先写了一篇《商业人为什么做不了公益》,然后又赶紧追加了一篇,《公益人为什么做不了商
期刊
9月22日,在北京团市委和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大力指导下,朝阳团区委、北青社区传媒、链家集团强强联合,在京正式举行链家志愿服务队成立仪式暨“便民服务计划”发布会,链家集团正式加入“志愿北京”大家庭。  团市委相关领导、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项目发展部部长肖树生、朝阳团区委相关领导、链家副总裁贾生平、链家首席市场官宋琦、北青社区传媒董事长田科武等共同出席儀式。  志愿服务队成立当天,也是链家首个“便民
期刊
两岸四地11寺:  同鸣新年钟 联手共祈福  2012年1月1日零时,“盛世钟鸣 祈福五洲”大型新年鸣钟仪式在广东省深圳弘法寺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与社会各界人士一同放飞祈福灯、敲响新年钟声,衷心祈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迎接新年,祈福五洲。2011年12月31日,离2012年元旦钟声的敲响还有十几个小时,深圳仙湖植物园里已经聚集了很多等待敲钟的市民,弘法寺一
期刊
〔摘要〕 刑罚轻缓化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人道主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以及重刑结构论无法作为证明其成立的根据。刑罚轻缓化理论蕴藏三大风险:把刑罚体系性缺陷不当化约为刑罚过重,不利于刑罚体系的整体完善,轻缓化居于理论高位,造成刑罚改革理论供给不足,轻缓化思维将刑罚改革核心放在刑罚量的控制上,导致刑罚改革出现方向性偏差。刑罚变动并非出于轻缓的目的,而是取决于国家对犯罪现象控制力的强弱、社会感刑力的大小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