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的现状分析与教学尝试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Y7896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构建“培养习惯、关注内容、落实方法、注重评价”的阅读体系,构建“阅读共同体”展开论述,呈现整本书阅读中的几点尝试。通过课上、课下的有效指导,落实语文要素,推进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语文要素 阅读共同体
  一、整本书阅读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早在1941年,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提出 “读整本书”。可惜,该理念并未引起重视。后来,读整本书的理念出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遗憾的是此理念仍未在教学中得到共识。但令人欣喜的是,不少语文教师已先行一步,尝试把名著名作推荐给学生阅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回顾古代阅读教育,更感读整本书的重要。据欧阳修统计,《孝经》《论语》等十部书40多万字,一个儿童每天诵读三百字,即使一般的聪明程度,四年半就可以记诵完毕。古代书生诵读的书很多。历史也证明这种方法对培养人才是有效的。
  鉴于此,多数语文教师都不会忽略整本书阅读,会提前布置相应的书目,但由于课程紧、时间少,阅读基本上就靠学生自己了。家长也是买书的热情高,至于孩子读不读、读得怎样,很少过问,缺少后续的跟进,常常抱怨孩子读了不少书,仍旧写不出像样的作文。殊不知那是低效阅读的结果。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一目十行地囫囵吞枣地读下去,至多只能增进一些知识和经验,并不能领会写作技术”。学生呢,一开始兴趣挺高,读着读着就失去了兴趣,好好的阅读变成“烂尾工程”,或疲于应对考查,体验不到阅读的乐趣。
  虽然“快乐读书吧”安排的阅读,主要由学生在课外自主进行,但整本书阅读决不能“散養”和“放任自流”。如何让学生喜欢这本书?如何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运用什么方法能达到最佳阅读效果?如何让阅读和生活相联系?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教师的“导”和“引”很重要。
  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尝试
  (一)精选版本,制订个性化阅读计划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推荐的必读书目是《中国古代寓言》,该书目各种版本琳琅满目,所选的故事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笔者最终选择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曹文轩、陈先云主编的版本。解决了家长版本选择的困惑,也便于统一指导。
  《中国古代寓言》是一本不薄的书,但每篇故事篇幅较短且相对独立。虽说从哪个故事入手都不会对阅读产生影响,但合理制订计划,引领学生有计划地阅读,对阅读习惯的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鼓励制订个性化阅读计划,进行合理指导,但不要求整齐划一。可以每周读五篇,也可以每天读一篇。可以自读加批注,也可以亲子共读……形式多样,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计划以表格形式呈现,包含每周的自我星级评价及家长评价,促使家长持续关注阅读过程。以关注和鼓励作为撬动整本书阅读的杠杆。对方法独特、可行性强的计划在电子书包或语文角展示,起到学习借鉴、监督促进、树立信心的作用。
  (二)激发兴趣,落实语文要素的课堂教学
  1.导读课
  产生阅读兴趣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目标。导读课导的是“阅读兴趣”。导读课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走近作者和书评、细看封面和目录、选看插图、呈现精彩环节、制订阅读计划。通过搜集名家对寓言的看法、相关书评,结合本班学情,笔者做了如下推介:俄国寓言家陀罗雪维支称寓言是“穿着外套的真理”。《中国古代寓言》精选了80篇左右蕴含丰富哲理的古代寓言故事。它们篇幅短小却形象鲜明,能告诉我们许多道理,还兼具趣味性。多数故事用成语做题目,成语本身就揭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后,带着自己的理解、感悟、想象去观看,比较两者的不同。对比中,比较、发散、求证思维等都会得到发展,更有利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2.指导课
  (1)渗透语文要素,落实方法指导
  渗透语文要素和阅读要求,是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初衷。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课后题是编者意图的集中体现,课前导学、交流平台是单元要素的重要提示,能让我们明确训练的“落脚点”。该书目的阅读方法是:读懂故事,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故事中的道理。指导课上,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复述练习。抓关键词、时间线、地点变化,填填表,排排序都是不错的形式。笔者有意将这些线索按文本顺序排列,帮助学生厘清脉络。有了这些提示,学生就不会跳过某些环节讲故事了,叙述的完整性得以保障,也解决了心里明白嘴上说不出的难题。例如,在复述《画蛇添足》时,笔者给出了赏酒、赢酒、拿酒、添足、抢酒这些关键词。有了这些关键词,90%的学生能完整复述故事,不再只用“一个人画蛇,添了几只脚”这一句话来讲这个故事了。我们还可以通过找事情六要素、画思维导图等方式复述故事。较长的故事,可小组合作,每人叙述一部分,共同完成。当然方法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训练。鼓励学生把复述的故事写下来,圈出关键词,请家长评价故事的完整性,吸引家长持续跟进。
  (2)发掘情感因素,实现知情并进
  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三维目标”的重要因素。心理学表明:没有情感的支持,人的感知、思维活动都是软弱的。从不同角度诱发阅读的愿望和动机,是高质量阅读的前提。故事本身就是情感信息的载体,指导课上少不了精彩内容的呈现,可采用媒体展示、激情朗读、情景再现、比较阅读、链接背景等方法,以情导情,引导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通过讲解,唤醒意识、引发共鸣,感知理性的情感信息。如指导《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时,笔者先出示了完整的课文插图:露水、蝉、螳螂、黄雀、少年,再让学生说说蝉、螳螂、黄雀眼前的利益和背后的祸患。又引入故事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战事不断,有许多诸侯王独断专行,出现了像少年那样的有谋之士的巧言进谏,阻止了战争。讲解中,少年为百姓冒死巧谏引起了学生的敬佩之情,给故事注入了情感,加深了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3)问题驱动与预测想象,拓展阅读空间
  指导课上,要精心设计让学生有话可说的问题,拓展想象空间。可利用题目,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利用开放性的文本,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迅速调动已有的背景知识、有用的细节、生活及同类文本的经验,顺着情节展開预测想象,引导更深层次的阅读。
  3.展示课
  感受阅读快乐,乐于分享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展示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是故事分享、写着寓意的精美书签;可以是手抄报、思维导图、原创的故事插图;可以是合作表演、学生推荐的影视片段;也可以是资料搜集,如《韩非子》《战国策》等;还可以是背景链接,如《诸子百家寓言作品多的原因》……展示课上,一位学生关于《寓言角色与现实中的我们》的拓展作业中,有角色插图,有从报刊上剪贴下来的人物图片,还有自己独到的点评,妙趣横生,让大家爱不释手。
  这些活动,是开学时笔者以作业的形式推送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自由选择。鼓励相互合作、取长补短。通过展示活动,学生看到了同学有不同的长处。欣赏着精彩的演出、同学分享的书签……不仅加深了对寓言的理解,还感受到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感受了阅读的快乐。展示后,评选出“小博士”“故事大王”“最美插图”等,这些来自同学和老师的认可,让学生有满满的成就感。
  (三)拓宽空间,构建阅读共同体
  整本书阅读不可能只靠课内完成,也不可能以“每周6小时”的要求和“作业”的形式实施。要靠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弹性时间。本学期,我们坚持午饭后听音乐,每天半小时自由阅读,收效明显。拓宽阅读空间,构建“师生对话、生生分享、家长参与”的阅读共同体。可以是自我阅读、课堂师生共读以及家长和学生、生生自由组合的读书会等,可以是任何一个适合阅读的场所。即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中心,向外辐射。以学生周边的人和环境,促进个体的阅读。鼓励家长静静聆听、亲子阅读、录制视频、参与评价。再优秀的书,如果没有与学生的体验相结合、相碰撞,就不可能让学生主动且带着思考阅读。本学期班级开展了组队阅读,家委会组织了小型阅读沙龙等活动。家长反馈:“某某同学太优秀了,懂得真多,我家孩子铆足干劲看书,说一定要赶上他。”这些来自同学的榜样力量、相互间的交流和启发会让阅读更加深入。
  总之,整个阅读过程,教师的职责更像导游——关键处讲解,其他地方自看、自悟。用持续的关注、适时的讲解,又不过多的干涉,引领学生运用方法与作者对话,感受文字之美。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S514.0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5)04-0071-02  1 谬误1:所有高粱都含单宁  事实:单宁仅存在于有色种皮的高粱品种中(图1)。种皮是否存在受B1_B2_基因控制。当B1_B2_为显性时,种皮就会有颜色。种皮没有颜色的高粱不含单宁,但是在分析检测的过程,一些非单宁物质也会吸收光波,并被误认为是单宁。  2 谬误2:单宁高粱是有毒的  事实
种蛋污染是威胁种蛋孵化率和雏鸡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分析从种蛋产出到进入孵化室过程中的主要污染途径,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帮助预防种蛋污染,从而提高孵化效率和雏鸡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S814.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5)08-0057-03  收到污染种蛋是孵化场的最大问题之一,这将最终引起1日龄雏鸡受到感染,以致影响肉鸡或种鸡的生产性能。  孵化场可
摘 要:虽然人们已经在猪饲料中添加蛋氨酸以促进猪的生长,但生产者并不总能意识到喂养特定来源的额外好处。研究表明,以超过总含硫氨基酸生长需求的水平添加液态羟基蛋氨酸形式的蛋氨酸,可以改善肉质参数。  关键词:蛋氨酸;来源;肉质性状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9)10-0056-03  猪肉的感官和质量与肌肉能量储存和氧化过程的改变有关。  它们都可以
西方国家培育的猪种可能并不完全适合亚洲的生产条件——不同的病原体和不同的市场需求。泰国的一个育种组织旨在选择有抗病力和高瘦肉率的遗传品系。  中图分类号:S813.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9-0020-03  在常规的育种系统中,核心群是无疾病的。来自高健康状况繁育核心群的品系随后将被转入生产群。在育种金字塔方案下端的种猪总是会力图使它们的生产群无疾病,核心群
中图分类号:S8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5)02-0040-02  正如任何行业的生产过程一样,家禽生产以常规工作为基础,通过精心管理来提高结果的可预测性。在家禽行业,1日龄雏鸡取得高度的一致性对获得预期的生产结果至关重要。  雏鸡个体大小上的差异源自与可造成胚胎发育差异的相关因素,而胚胎发育取决于孵化过程的质量。  1 种蛋大小  然而,即便采用最好的孵化器也不
摘 要:欧洲、俄罗斯联邦、中国和最近暴发非洲猪瘟的蒙古及越南已经更加意识到非洲猪瘟对全球养猪业和食品安全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我们将在本综述中阐述一下什么是非洲猪瘟?它会导致什么情况?非洲猪瘟如何传播?以及非洲猪瘟当前全球流行情况;同时,我们还讨论防控非洲猪瘟在家猪和野猪中传播的方法以及疫苗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疫苗;传播  中图分类号:S855.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
在丹麦,对抗生素使用持续地施压已导致产生了新的、更快捷的猪肠道疾病诊断方法。鞋套采样法最终可能会在批次生产水平上形成抗生素的定向治疗方法。  在丹麦,过去的20年中减少养猪生产中抗生素的使用已经成为一项政治目的。1999年,全面禁止生长促进剂的使用导致了兽医只能使用处方抗生素治疗疾病的临床病例。由于抗生素使用总量的增加,2008年政府颁布了黄牌系统,规定抗生素使用超过一定标准的农户会受到政府当局的
在全球的动物饲料中,很大一部分饲料采用某种类型的热处理加工。对猪饲料的研究清楚地表明,制粒可以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  中图分类号:S816.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10-0061-02  制粒、膨化和挤压通常会用到热处理工艺。传统上,热处理是在制粒之前进行,但是也有新的热处理和冷却技术可以对粉状饲料进行热处理。然而,大多数饲料厂还在使用热处理技术,以减少饲料中病
【摘要】结合学校“学在雨花台”的校本课程,笔者开设了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1千米有多长”。从备课到磨课,再到正式开课,这个过程让笔者对数学实践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数学实践活动是一种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促进学生由“经历”形成“经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在进行数学实践活动时,需要依据现状,选择恰当的数学问题;联系生活,
摘 要:霉菌毒素是作物收获前后霉菌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产物,在环境中无处不在。霉菌毒素在种鸡饲料中的全球存在可能对种鸡及其后代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有害影响。  关键词:霉菌毒素;种鸡;有害影响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9)11-0052-02  在考虑饲料安全性时,人们讨论的主要霉菌毒素是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伏马菌素、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