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关键问题 全面改善肺癌患者预后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w275245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是全球病死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也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严重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5年,我国每年新增肺癌病死例数将超过100万,患者数量将居世界之首.更为严重的是,确诊时2/3患者已经失去手术机会,而有手术机会者术后也常出现复发和转移.晚期肺癌患者如不进行治疗,中位生存时间仅4~6个月;如果能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肺癌转移及复发,则会使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超过88%.为此,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和防治复发转移是全面改善肺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 30只SHR分为5组:SHR对照组;法舒地尔小剂量组(SHRL)、中剂量组(SHRM)、大剂量组(SHRH)和硝苯地平组(XBDP),每组6只;6只Wistar-Kyoto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给药共8周,分别测量治疗前后尾动脉收缩压(SBP)、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心肌细胞横径(TDM).RT-PCR和W
结核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全球约20亿人受结核杆菌感染,现有结核患者约2000万,每年新发患者约900万例,死亡人数达300万[1].耐多药肺结核病(MDR-PTB)是指结核病患者排出的结核分枝杆菌(MTB)至少包括对利福平和异烟肼两种药物耐药;而广泛耐药肺结核病(XDR-PTB)是在MDR-PTB的基础上,还对氟喹诺酮药物中的1种以及至少对以下3种注射药物:卷曲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中的一种
期刊
目的 检测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蛋白在pN0食管鳞癌患者手术清扫淋巴结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用于评估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心外科手术切除且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组织及其术中相应清扫的淋巴结组织共241例.术后病理证实全部为鳞癌;剔除淋巴结转移病例,pN0患者为8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食管鳞癌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MTA1蛋白
感染性休克是危重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导致这种高病死率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微循环障碍所致的器官灌注不足.在其复杂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内皮细胞的活化和功能障碍是导致微循环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最近有研究发现,在血管内皮细胞管腔侧广泛存在的多糖包被(glycocalyx)可作为内皮细胞损伤的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并可用于评价感染性休克的严重程度和指导液体复苏,同时,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肝素酶等对于多糖包被的破
期刊
目的 探讨肝功能异常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发病率及对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湖北地区8地市12家三级甲等医院2000至2010年心衰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电话随访.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以单因素和多因素Cox生存分析确认肝功能异常与心衰患者预后关系;双变量相关分析肝功能指标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16 681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任一肝功能指标异常的发生率为71.9
肾动脉狭窄合并心力衰竭(renal artery stenosis in heart failure,RASHEF)的英文缩写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意指“瘟神”.虽然文字巧合并无特殊含义,但研究显示罹患肾动脉狭窄将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可能使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更差,是心力衰竭患者的“瘟神”。
期刊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在多聚物-1( Cop-1)对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分别结扎3根巩膜上静脉,建立高眼压模型96只,完全随机法分入Cop-1免疫组48只,磷酸盐缓冲液(PBS)免疫组48只,另10只正常大鼠作对照.于免疫后3、7、10、17、24、31 d,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视网膜切片中Th1、Th2数量变化,并通过免疫蛋白印迹法检
肺癌的致死率在恶性肿瘤中高居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大部分NSCLC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近年来,人们以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切入点研发靶向药物,以期在分子水平上对肺癌进行治疗.但由于基因组的个体差异和肿瘤的异质性,不同人群对同一药物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期刊
目的 调查社区年龄≥50岁男性人群中下尿路症状(LUTS)和勃起功能障碍(ED)的患病情况,研究LUTS和E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不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北京社区1644名≥50岁男性作为调查对象.记录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国际勃起功能问卷( IIEF-5)评分.应用x2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对IPSS评分、梗阻症状评分以及刺激症状评分与勃起功能之间的相关性进行
既往研究表明嗜酸粒细胞介导的炎症是气道重塑的标志性因素,而最近Grainge等的研究评价了反复吸入过敏原致气道收缩对哮喘患者气道结构改变的影响(N Engl J Med,2011,364:2006-2015),显示支气管收缩时产生的强大机械动力也可能成为独立于炎症以外诱发气道重塑的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