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性”命题作文构思与立意指导

来源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ssml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命题作文,如按题目的本义来写,不仅可写的内容较狭窄,而且构思立意也不易出彩。其实,如果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些题目不仅指字面上的含义,还有它的比喻义。
   我们所说的比喻义就是通过词的比喻用法产生的引申义,如“我们登上了泰山顶峰”,这里的“顶峰”取的是基本义,也就是用了“顶峰”最常用、最主要的意思,指山的最高处;而“我们要勇于攀登科学顶峰”中的“顶峰”,就是从基本义中引申而来的,比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最高点,这里的“顶峰”就取了比喻义。
   其实带有比喻义的命题作文有很多,比如“你是我心中的一首歌”就是一道运用比喻修辞的命题作文,富有意蕴,要写好此题,就要对题目咬文嚼字,准确把握。审题时应当把握两个关键点:“歌”和“你”。这里的“歌”,显然是比喻义的歌,不能实写,是对生活、生命、岁月中的人物、事物的比喻。“你”,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对自己成长影响很深的某个人,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也可以是社会上让自己感动至深的某个人或某类人。若再把思路打开一些,可以书写一种情感,亲情如歌,友情如歌;也可以是对历史的追溯,写一首悠远苍凉之歌;还可以是一部文学作品,演绎悲欢离合的情感……从这些方面入手,既扩展了本题的写作范围,也很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赞赏。
   要想写好“比喻性”的命题作文,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在审题上下功夫,品读题目中关键词的比喻义。要想作文不跑题,重点是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很多同学写作文之前,往往没想好到底写哪一点,因此行文时就按事情的原委一一写来,于是一篇文章就出现了很多中心,最后连自己也不知所云了。看到一个题目后,首先要分析它的中心词是什么,例如“送你一轮明月”,这个题目的中心词就是“明月”,从题目中可以明白,这里的“明月”应该取其比喻义,而比喻义是什么,我们可以从考题的提示中获取答案,应该指人生在失意、伤痛、迷茫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包容,不仅形象地诠释了“明月”的含义,而且有力地拓展了写作思路,降低了写作难度,便于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一些“比喻性”命题作文的题目都很富有诗意,还很有哲理。如“心中有盏红绿灯”“留在心底的风景”“我们生活中的课堂”等,这些哲理诗意性的文题,有的概念抽象,表意含蓄;有的字眼形象,含义模糊,两者都给人“雾里看花”之感。这类命题一般采用双关或比喻修辞格。审题时,同学们要试着将诗意的字眼直观化,把哲理的字眼通俗化,即要化虚为实,并尽力拓展其引申义或比喻义。如“路”“桥”“春风”等一语双关:“路”既指行走的大道或小径,也可喻为“成长的历程”“人生之路”;“桥”还可以是“心灵之桥”“情感的沟通”;而“春风”不仅仅是“吹面不寒”的季节之风,更多喻为“轻言细语的教诲”“无声的帮助”等。可以说,挖掘出引申义或比喻义,就打开了思维的大门。
   二是作文立意时要想出新出彩,就要注意撇开本义,求新求深。应该说,有些哲理诗意性文题,就其本义立意,文章也能出彩。但同学们一般要撇开本义,将主题直观化、明朗化的同时,努力开掘出它的比喻义或引申义,即所谓“暗题明作”。如“长大的路上,他牵着我的手”中的“牵手”,既可理解为手拉手,又要挖掘出“提醒”“帮助”“关爱”等含义,行文时的重点就要侧重在成长路上,他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关爱。因而,对哲理诗意性文题,一方面要认真理解提示语以及所给材料中的议论性文字或关键词语,另一方面要将哲理诗意性文题具体化、直观化,使得文章有新意、有深度。
   三是“比喻性”命题作文在构思时要虚实相生,灵活转换。要写好“比喻性”命题作文,思绪有时要在现实与回忆中自由穿梭,还要注意把握好线索,有时需要一明一暗两条叙事线索交叉进行,这无疑需要同学们有更娴熟的驾驭技巧,需要对行文中的人、事、物、景做艺术化的处理。哲理诗意性文题,更适合写记人叙事类文章。无论是人物的出场、故事情节的展开,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文章主旨的彰显,都需要特定场景的设定,都需要灵活的艺术加工。如“送你一轮明月”,不少考生巧妙地将故事场景设置在月夜里,借用月夜这个独特的场景,通过景物描写,引出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行文中,灵活巧妙地将天空中的“明月”自然转化为“鼓励”“微笑”“提醒”等虚化的“明月”,从而巧妙自然地实现了虚实转换,实现了现实与想象、与回忆的更替。一学生作文时写“我”在比赛最关键时刻“失手”,与胜利无缘,月夜下的“我”心情绝望,是父亲拨开“我”头上的树枝,让月光洒下清辉,是父亲的谆谆教诲——“其实,你和我一样,都在为明月而奋斗,只不过我能坚持拨开最后一片枝蔓的阻碍,而你没有”——让“我”豁然开朗,文章由此含蓄点题。
  又见枝头吐新芽
  临泉县城中南路学校  胡彩霞
   昨晚看书看得太晚了,今天早上妈妈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时已是快八点了,我来不及吃饭,抓起书包就向外跑,来到街上这才发现,天上正下着豆大的雨滴。路上有不顾一切奔跑的人,有撑起伞满口甜言蜜语的情侣,但我来不及欣赏这雨里的美景,我在雨中没命地奔跑着。突然一辆公共汽车停了下来,司机问我是否要乘车,我想下这么大的雨,即使跑到学校也淋成“落汤鸡”了,于是上了车。里面的人太多了,连个空位置也没有,车里静悄悄的,人们都想着各自的心事,都拥有自己不为人知的故事,头一致地往外看,看雨自上而下地落在干净的柏油路上,溅起朵朵水花……
   “哪儿有花啊?真好闻!哪儿飘来的花香?”一个眼中荡漾着希望的清波、面带微笑的小姑娘惊奇地说道。那一双渴望的目光正四处搜索着,放在地上的那盆花终于被她找到了,那是一盆含笑花。她用手轻轻地摸着含笑花的花瓣,情不自禁地赞美道:“好美的花啊!像笑开的娃娃的脸。”
   我闻着那花香,看着小姑娘沉醉其中的情态,不禁也深深地陶醉了。正当我沉浸在这美好的画面中时,一只手突然搭在我的肩膀上,说:“请买票!”哦!光顾享受,连票也忘了买,真可笑,于是,我连忙解开书包带子,从容地拿出钱包……啊!怎么连一分钱也没有了呢?想起来了,早晨出来得急,忘记带了。可现在怎么办呢?我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车上的乘客,都向我投来诧异、猜疑的目光。
   “连一块钱都没有吗?坐车怎么不带钱呢?”售票员恼了,板着脸问道。我窘极了,太难为情了,只能眼巴巴地向车内扫了一眼,倏地,我捕捉到一抹微笑!就是剛才那个有着小巧的鼻子、赞美含笑花的小女孩。她对我浅笑,这是一个亲切的宽慰的笑,在唇边在眼角都长有那么一抹异样的纯情。小女孩细眉细眼,清清纯纯的。
   我看着这安静又美丽的女孩,好像吃了定心丸一样内心安静了许多。地上的那盆含笑花,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香。果然,她热心地询问我:“姐姐,你坐几站路?”接着,她伸出手来,甜甜地说:“给你。”她欠着身,手心里是一枚亮晶晶的硬币。含笑花的香又幽幽地袭来,沁人心脾的清香。“你拿去呀,姐姐。”她把小身子又向前探一探,偏着小脑袋,脸上闪着亮晶晶的笑容。
   “小妹妹,谢谢你!”我看着她天真的笑容,口中不停地说。这时又有一缕清香飘来,我急忙低头看那株含笑花,却惊喜地发现,它枝头上又长出了几棵新芽。
  【评点】
   文章从生活中取材,写得颇具特色,“抓住一点,深入开掘”是本文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写作时并没有贪多求全,而是抓住了一个动人的、能够反映人精神境界的“亮点”——“散发淡淡清香的含笑花”来精雕细描,表面上是在描写含笑花的美丽,实际是在表扬同花朵一样美好的小女孩,赞美她同花香一样沁人心脾的美好品质。篇末点题,运用枝头上长出的新芽暗指小女孩深入人心的形象,升华了全文的主题。
其他文献
初写议论文时,同学们在运用事实论据的过程中,常常容易进入下列两个误区:一是把记叙文的叙事和议论文的叙例混为一谈;二是一味强调论据的充分,堆砌事例,没有分析说理,以叙代议,导致文章文体不明。接下来,我们从具体的文章内容中总结一下议论文的写作要点。  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周云龙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
期刊
瑟瑟的秋风,像蛇一样掠过一条条街道,每条街道都响彻着恐怖的风声,带走一片片落叶,连深秋里最后一丝温暖似乎也要带走。   走到拐角处转弯后,我离家又近了一段路程,但又正好赶上了下午车辆和人群的高峰期。叫卖声,鸣笛声,不断在人流中炸开,传入我的耳中。无奈,我只得硬着头皮慢慢地在人群中挪动。   茫然之中,一个弱不禁风的背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等到人流稍微稀疏些,才渐渐显出轮廓。   那是一位一头白发的老
期刊
我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  ——孙燕姿《遇见》   她,我的同班同学,颜值与智商齐飞,智商与情商共长天一色。   我,无论是在老师的眼中,还是在家长的心中,都是一样的优秀。   班级的成绩榜上,出现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双雄争霸局面,但是私下里,我始终觉得自己不是她的对手,于是我暗下决心:生活中是朋友,考场上是对手!   日历越翻越薄,转眼又是期末,一年来,我采取“马拉松式”的紧跟策略,始终没有
期刊
叶梦得早年跟随宋高宗南渡,抗击金兵,深得高宗亲重。绍圣初年,任江东安抚大使,曾两度出任建康知府,阻截金兵向江南进攻。后来宋高宗听信奸相秦桧,向金屈膝求和,主战派受到迫害,叶梦得也被调福建,远离长江前线。1144年,他被迫上疏告老,隐退湖州弁山,啸咏自娱。可是,他始终不能忘却抗金战事,始终牵挂着国家安危,因写此词,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慨和对时局的忧虑。  水调歌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期刊
这是一道限定开头的想象作文题。写作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具有了特异功能——我能飞。”这个开头已经表明“我能飞”了,就没有必要再花笔墨去解释“我”为什么能飞。“我能飞”既然是一种“特异功能”,就不必“变形”为鸟类。有的同学写“我”双臂长满羽毛,有的写“我”长出了巨大的翅膀,还有的写“我”变形为一只鸟,如变形为大雁随雁群迁徙,变形为海燕在大海上飞翔……这些都不完全符合题意
期刊
艾姆斯房间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德尔伯特·艾姆斯进行的知觉演示。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两个身高相同的人,一个站在房間延伸出去的最远处,另一个站在缩进来的一端。两个人瞬间在视觉上有了极大的身高差,如果没有进行实际的身高测量,可能谁也不会相信这两个人是一样高的。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这是由于在我们的认知中,房间一定是上下、左右各自平行的,所以,当我们把一个不平行的房间当作平行的参照物时,在视觉上我们
期刊
我是一只丹顶鹤。   我热爱飞翔,因为我是跃动的、不安分的精灵。   可是飞翔已成为往日的情景,蓝天在我眼前飞速旋转,白云在我羽毛上痛苦地翻卷,我无力地扑打着双翅,发出悲恸的哀鸣。   人类射出的子弹从我的胸前穿过,鲜血正汩汩地流出,染红了大片羽毛。   我是多么不愿意下坠,风在我耳边低鸣,云为我拭去汗水。但是我分明,分明在下墜,我痛苦地闭上双眼,挤出一滴绝望的泪。让我停下吧,停在平静的小湖边,停
期刊
遇见,不负遇见,等待再见。  ——题 记   要是在往年的今天,妈妈早就忙开了,可是今天家里出奇的静。   终于挨到了下午,妈妈发话了:“汛汛,脑子里想什么呢?”   我没好气地说:“我亲爱的妈妈大人,我还能想什么呀?还不是想妈妈今天会给我什么样的生日礼物,又会用何种方式为我庆生啊!”   “走吧!上车,跟我走!”   妈妈没有多说什么就带我走,我心里虽然略显不快,但是一听说她要带我去南京,我倒是
期刊
近日台风肆虐,气温骤然降了许多。   我从公交车上下来,裹紧了衣服,径直朝自己家的那幢楼走去,准备上楼。   一同准备上楼的,还有一对母女。看样子,那小女孩也就两三岁,看得出,她并没有因为台风的到来而影响心情,仍在欣忭蹦跳。   电梯终于在底楼停了下来,我本想让她们母女俩先进去,没想到小女孩先开口了:“姐姐好!”小女孩往后退让几步接着说:“姐姐,你先进。”我打量着小女孩,她那忽闪忽闪的眼睛显得那么
期刊
据当地媒体报道,前不久,6名自驾游客在湖北宜昌一峡谷的溪流中“野泳”时遇险被困。为切实强化警示教育,救援人员将这6人救出后,按照相关规定追偿救援费用。   这次的“有偿救援”并没有引发太多争议,也几乎未听见“救援到底该不该收费”的质疑。网友的普遍态度是这费用追偿得好,游客就该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代价。   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无视禁令冒险的行为被曝光,“有偿救援”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建立了在更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