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课堂想说爱你不容易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long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就如何在戏曲进课堂中,一线教师从学生年龄特点入手,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和关注,使学生对中国戏曲文化由陌生到熟悉,再到喜爱的过程总结出几点经验与体会。
  【关键词】戏曲;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97-01
  戏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是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央教育部在2016年就提出“将大力推进高雅艺术、传统戏曲进校园”的倡导。在这样的趋势之下,“戏曲进校园”这一活动就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开展起来。可当今的孩子面对的新事物新选择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很少有人去关注戏曲、了解戏曲,认为那些只是老头老太太们喜欢的东西。他们除了音乐课堂,更多关注流行音乐,虽然听老师说传统艺术需传承,有价值,但由于音乐老师对戏曲理解不够,不能很好的传播引导等因素,导致学生对传统的戏曲不关注,没有兴趣。为了让学生喜欢戏曲,学校纷纷请来了民间戏曲大师教学,仍然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戏曲这朵艺术奇葩很难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戏曲艺术想要成为校园一支靓丽的主旋律,要先激起学生的学习热趣,让学生变主动学习。教师除了提升自己的戏曲水平,在教学手段上还得下工夫研究,怎样激起戏曲学习热情,我来谈谈自己的几个小把戏。
  一、以脸谱入手,唤醒“戏趣”
  戏曲脸谱是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记得小时候看戏最好奇的是演员的“面具”,搞不清楚为什么大人一看到来者就知道是善是恶。所以抓住脸谱知识唤醒“戏趣”是首要。从《唱脸谱》这歌曲入手,学会演唱后,老师可提出诸如“为什么脸谱有不同颜色?”激发他们的兴趣。在调动起他们的好奇心之后让学生课外找出各种脸谱颜色的意义,并列出各种脸谱的代表人物,说说他们的小故事。接着研究脸谱的图案,这些图案也有一定的寓意和说明功能。比如包拯脸谱上常以月牙表示“日断阳,夜断阴”,象征他铁面无私的性格特点。再而动手画画脸谱并戴上脸谱感受角色带来的乐趣。
  学生通过观赏、研究,学生不断的在寻找过程中发现脸谱的象征寓意,以及美的造型。感受它的艺术能力,体验民族艺术的精髓。这样教学的具体化、游戏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成果。
  二、以戏曲虚拟性入手,唤醒“戏趣”
  在戏曲演出中,有些舞台动作并不能被大多学生观众所理解,那就是戏曲的艺术特征之一虚拟性。“道具”的虚拟,“空间”的虚拟;“时间”的虚拟,如京剧《白蛇传·游湖》中“以桨代船”的身段,演员是怎样表现行船的颠簸,他们怎么相互配合,让观众觉得满台无水却满台是水;京剧《三岔口》,明明台上灯火通明,两位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却让我们是在黑暗中一般,生动逼真。这种出色传神表演,突破了舞台对时空的限制,正是戏曲艺术的高明之处。教师组织让学生模仿、鼓励创编。让学生由衷地感叹戏曲的博大精深,戏曲欣赏不是一夕一朝就能明白清楚,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观看,去理解,去揣摩,才会慢慢的喜欢上看戲,也能够看懂戏。
  三、以鉴赏情节入手,唤醒“戏趣”
  戏曲本身来讲,她是一门综合艺术。她高度综合,众美皆备,她不像歌剧那样基本上是只歌不舞,又不像芭蕾那样只舞不歌,也不像话剧那样只说不唱,中国的戏曲是载歌载舞,有情节有故事,以歌舞演故事,溶歌、舞、说、表、音、美于一体的名副其实的综合艺术。但学生对戏曲普遍表示听不懂,看不懂的样子,严重缺乏兴趣点。学生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爱听故事,教师可从经典的戏曲故事入手。如京剧《红娘》、《锁麟囊》,越剧《五女拜寿》、《梁祝》等优秀的戏曲作品引入。教师通过欣赏戏曲故事,通过议论学习,把戏曲情感和表演相碰撞。接着让学生也编编故事当编剧,从而让学生自发兴趣感。
  四、以流行传统结合入手,唤醒“戏趣”
  学生普遍不喜欢戏曲的唱腔,感觉没有时代感,啰里啰嗦。如何解决这难题了?我想到了现代许多流行歌曲,近些年不少歌手完美的将戏曲剧唱腔和流行曲调结合起来,既让人们欣赏流行音乐,同时也不忘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精华。于是我投学生所好在空闲之余收集了大量融入戏曲(京剧、湘剧、黄梅戏、豫剧、昆曲等)元素的现代流行歌曲,零点乐队的《粉墨人生》……并让他们讨论歌曲是以何种表现形式融入戏曲元素,总结出有的直接在歌曲中作改变,有的在歌曲中穿插戏曲旋律;有的在歌曲旋律中融入戏曲音乐;有的是在伴奏中用戏曲的伴奏乐器,还有的把引子和过门用戏曲来表现。在议论这些音乐时我发现学生非常专注,表现出兴趣十足的样子,这时趁机把原作品让学生欣赏。学生领略音乐同时顺理成章也渗透了戏曲知识,这样不仅唤醒了学生对戏曲的兴趣,而且从观念上改变了学生的一些看法——原来戏曲并不是那么枯燥难懂的,慢慢欣赏也有优美的一面的,这也打开学生心灵上接受戏曲的重要一步!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在推动学习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线的艺术教师,我们有责任引领学生了解戏曲,担起让孩子传承之责。我们必须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唤醒学生的戏曲兴趣,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儿童需要一颗点燃的火种,只要找到了点燃火种的契机,孩子就能以自己的方式放射出思维中的光与热。在孩子心间种下一粒戏曲的种子,总有花开绽放的一瞬间。引领孩子走入戏曲花园里,让戏曲奇葩精彩绽放!
  参考文献
  [1]杨世祥著.中国戏曲简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2]中小学音乐教师手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4.
  [3]苏国荣著.戏曲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5.
  [4]常静之著.中国近代戏曲音乐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2.
其他文献
【正】苏政发[2012]32号2012年3月18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以下简
【摘 要】分层教学法是现阶段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诞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师生双方的共同进步。本文阐述了分层教学的意义,并针对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241-02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事业当中不断的推行,各个学科无论是在知识的讲授上还是在之后的复习当中,质量和效率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那么本文就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地理知识的变式运用的设计策略进行详细的阐述,同时笔者将会在文中分享一些平时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给读者以启迪。  【关键词】高三;地理;复习教学;变式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目的:对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症状引导下思维导图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于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校学习《内科护理学》的护理专业学生12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常规组(n=60)。常规组学生护理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学生护理教学中应用症状引导下思维导图,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案例分析成绩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
本文详细论述了连续式光电自动定位系统的设计原理,并总结出了色标重合调节方法,彻底解决了长期制约包装机速度的光电自动定位问题。
【摘 要】现阶段,我国现代经济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我国普通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已成为主流模式。在各大转型高校,产教融合的深化和实施势在必行。产教融合不断地推动我国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它也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落脚点,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就业难、发展同质化、偏离经济发展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途径。构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产教融合保障机制能够为我国地方应用型本
本文介绍了半固态发酵白酒蒸馏热能回收利用设备的主要结构、技术性能指标,以及如何有效、合理地回收利用蒸馏过程中的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