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lh6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初中生语文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以拓展初中生的认知范围,提升中学生的综合能力。所谓自主阅读,是相对于被动阅读而说指的学生自觉的一种行为阅读方式,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初中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本篇文章立足于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现状,针对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希望本篇文章可以给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一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面狭窄,阅读品味不高
   当前,初中生处于一个成长的关键时期,青春蓬勃,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与叛逆心理。由于初中生的文化基础还不够优厚,理解能力与逻辑能力还在提升过程中,导致他们在在进行自主阅读时,阅读的深度不够,阅读水平较低,中学生往往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书籍进行阅读,漫无目的的阅读对于中学生的阅读品味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种阻碍。相对于文学作品,中学生往往更喜欢选择一些消遣式的阅读刊物,比如小说、漫画等书籍。甚至一些中学生沉迷于对网络小说的追捧,这一些小说内容比较低俗、肤浅,阅读品味较低,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害无利。还有少数中学生因为追捧武侠、言情等网络小说,这类网络小说为了吸引读者,内容低俗,并且将角色塑造的比较夸张,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塑造有着不良的影响。
   (二)阅读时间较短,没有领会阅读的精髓。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我国的中学生也在不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甚至网络游戏等不良嗜好冲斥着一部分中学生的业余生活。他们自主阅读的时间比较少,阅读面也比较狭窄。根据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有百分之七十二的中学生每年阅读的课外图书不足十本,有百分之六的学生一年当中没有阅读过任何课外图书。只有百分之七的学生经常去圖书馆看书,有百分之五十一的学生从来没有进过图书馆,这样的调查数据是让我们非常震惊的。沉重的课业负担以及中考的压力让学生把太多的时间用在了应付应试考试上,他们更希望通过题海战术提升分数,认为自主阅读不能直接提升考试分数,这样的状态不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领会阅读的精髓。
   二、提高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针对中学生不良的阅读观念以及阅读习惯,中学语文教师应该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去着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丰富多彩教学方式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阅读兴趣是开启学生自主阅读之门的钥匙,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喜欢阅读,自主阅读。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次的进行个性化阅读习惯的培养,根据学生的阅读状态,了解学生的阅读目的,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刊物,让学生保持阅读的热情。让学生感知到自主阅读带来的乐趣以及带给他们的受益之处,让自主阅读成为他们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引导学生灵活选择阅读方式,巧妙运用阅读技巧
   当前,初中生正在处于一个繁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的课业时间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生活,如何平衡学生的阅读时间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通过教给学生阅读技巧来让学生在有限的阅讀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益。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时间段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选择阅读方式,比如朗读、默读、快速阅读、精准阅读等。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既要联系教学实践活动,又不能脱离初中教材,立足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最大程度的让学生将自主阅读融入到学习过程中,不仅有效提升学习成绩,还能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善于思考发问
   初中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被动汲取,更是锻炼学生良好思维方式的最佳时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阅读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学生在阅读中的质疑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热情以及阅读的效率,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及时的给学生解答疑问,还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鼓励他们自主去解决问题,运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思考,再与老师及时的交流,促进学生良好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总结
   培养初中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努力为学生提升自主阅读水平而努力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有效的拓展学习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最终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宋彩霞 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及策略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04期.
  [2]蒲晓玫  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促进课程改革实施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10年04期.
  [3]王素华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06期.
  [4]蒲彩军 语文自主阅读:由随意走向自觉 [A]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 (四川卷) [C] 2013年.
其他文献
【摘 要】要想学好高中语文课,听课是关键。课堂上老师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于渔”,学好高中语文课应做好课堂中的听课技巧。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中;听课技巧;课堂效果   一、课堂上的听课技巧,先培养认真听好每一堂课   课堂上,我们接授的不只是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字词、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持点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学会如
期刊
【摘 要】如今,随着新教学模式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模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相对于填鸭式教学来说,语文情感教学模式更具有创新性。本文对小学语文情感教学内涵、特征及重要作用的描述,给予三点实施情感教学的措施,旨在促进我国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学;实施策略  一、情感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一)内涵分析  小学语文是门基础课程,学生通过读认识字,以字为基础组词,由词组句、扩句、造句,最
期刊
【摘 要】学校教学的主要阵地在课堂,课堂上学生的各种行为,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和课堂管理结果的优劣,本文通过对实际课堂的观察和调查,找到小学课堂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对策,为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供帮助。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课堂管理;小学生   一、当前小学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行为   在教育心理学上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课堂教学,以及阻碍课堂管理正常进行的不当行为叫“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推动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拥有学习能力,就成为各个学校、各个学科的基本要求。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使得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养成。为了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我们将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探索加强小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学能力;现存问题;措施   自
期刊
【摘 要】徽州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众多的分支中,楹联可以说是最凝练最深刻的一种。  【关键词】徽州文化;徽州楹联;教育教学   一、引 言   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有一个地方屹立在安徽南部,它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它就是徽州。在中国的五千年文明中,这里的文化源远流长,自兴起未曾衰退,它就是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博大精深,美食、雕刻、建筑、戏剧、商业、服饰等,任一方面
期刊
【摘 要】真正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愿学、善学、乐学,能从学习中体验到一种成长的喜悦和幸福!而学生这种理想的学习状态的出现,则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擅于学习,精通学习方法,才可更好又更有效率的掌握知识。本文从亲其师、信其道;做一名善教的老师和教学中的绿色评价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构建;善学课堂;方法   结合我校最近开展的《名师善学课堂的构建》和在胜利小学从教17年的教育教学经历,我展开思考,
期刊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进行启发与诱导,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努力教给学生寻找真理和发现真理的手段。教学实践证明,积极探索知识的奥秘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   下面谈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   一、新旧联系中探索   数学知识的相互联
期刊
后进生又叫“问题学生”或“差生”,是指班级中在某些方面(如:智力、成绩、思想品德等)落后于全班同学发展水平的学生。后进生虽不多,但能量却不小,对班风、学风甚至校风都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常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班主任为之头疼,往往要花费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来教育他们,有的教师还因为他们而犯错误,背处分。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经实践,本人认为:  
期刊
【摘 要】高中教育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核心和管理权利所在,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留守学生“作为较特殊的学生群体,班主任对其心理健康问题应更加关注,并发挥班主任独有的优势,定位好不同的角色,为”留守“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心理氛围的班级,做学生健全心理的塑造者、情感共鸣的维护者、心灵问题的干预者。  【关键词】留守学生;班主任;角色;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期刊
【摘 要】《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交朋友,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让课程真正发挥其育人作用。  【关键词】品社;朋友;师爱;引导;教育   《品社我们是朋友》是小学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