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体会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c66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已有几十年了的我,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是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我谈谈我对新课改的一些体会。
  一、真诚面对学生,尊重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課堂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要方式。在客观上形成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因此课堂中几乎看不到猜想、实验、观察、推断等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探究活动。我们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已经非常普遍。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可组织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量一量、画一画、拼一拼,然后就利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提出:“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进一步设计问题:(1)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有什么关系?(2)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有什么关系?(3)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4)三角形的面积应怎样算?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导出后,为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又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我还发现了学生问的问题:为什么是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来促使学生去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抓住本质,寻找共同点,促进组内交流,顺利地实现了自我构建和知识创造。
  三、让“创意”引领课堂,让“爱意”充满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营造和谐、自主、创意的课堂氛围,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意”,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会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课堂上有了“爱意”,教师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
  四、学生操作,让学生体味数学的乐趣
  目前,我们农村的数学课堂普遍存在着些问题:一是讲风太盛,教师唯恐讲不够;二是华而不实,没有突出以操作为始头的思维活动。操作是思维的起点,认知的来源,也是认识事物的开端。课堂中鼓励人人动手,人人操作,通过自己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的活动去发现规律。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获得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展开讨论,他们在实践中轻松的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另外,要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如:超市的价格标签,银行的利率,家装材料的购买面积估计以及食堂菜谱的调查统计表等等,都可以成为学习数学的源素材。这样的学习无疑是极大的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五、精心设计教学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如在《时分的认识》教学中,师问:有谁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学生争着回答,接着师又问:上次兔子输了不服气,今天又要比赛,请你们当好裁判,演示结果:兔跑一圈,龟跑一格,怎么样?生答:这次兔子不敢睡觉,赢了!师:数一数,兔跑了几格?龟跑了几格?生:兔子跑了一圈12格,龟只跑了1格。师:仔细观察,这好像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什么东西?生:钟表。师:(出示钟表教具)请你们仔细观察钟表的面,都有些什么呀?生:(个个跃跃欲试)……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思想开拓无拘无束,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间,使课堂成了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
  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对于低年级儿童,颜色、声音、动作有极大的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到了高年级,则要侧重于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的满足,进一步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密切合作,恰当地设计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去,达到寓教于乐,以趣激学的目的。使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让我们的课堂绽放出美的华彩。
其他文献
随着《全国新小学生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出台,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再一次走入大家的视野。而如何实现“减负增效”则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一、教师重视兴趣
以典型的小型动力堆为对象,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堆舱及其中的设备系统进行建模,并进行三维网格划分,接着通过MELCOR程序进行堆舱的放射性惰性气体三维扩散建模计算。结果表
基于直接等离子体注入(Direct Plasma Injection Scheme,DPIS)的方法,设计并建造了一台低能段离子加速装置;目前实验上利用该方法成功地加速了峰值流强为11.28 m A,能量为593
语文课程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文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现结合教学实际,谈淡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结合汉字本身的结构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几乎每堂
期刊
实施创新教育、发展人的潜能,是现时代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学科,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不断地进行尝试,引导他们去发现、梳理知识,以求在各种条件和问题的复杂情景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在尝试中培养创新能力。  一、放手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期刊
随着素质课改不断深入,美育教育逐渐受到教育领域高度重视.音乐作为美育教育领域重点学科载体,其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素质建设.因此,为保证音乐教学活动更加有
【摘 要】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很多,诸如“魔术”识字、情境识字、游戏识字、猜谜识字、儿歌识字、主动识字等等。  【关键词】识字 教学 方法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显得十分重要。《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下面
近年来,体验式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逐步开展起来,受到教育界的极大关注。但是在大学英语的精读教学中应用该模式仅仅是个开始。本文从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
【摘 要】体态语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的一种手段。恰当运用体态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交流师生感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体态语 吸引 鼓励 组织管理  体态语,又叫“动作语言”或“行为语言”,是利用人眼神、表情、手势或身体其他部分的动作来传递信息的无声语言。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的一种手段,是教师所应当具备和合理运用的一套除口头语和
知识改变命运,习惯成就人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讲:“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它的利息。”,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使学生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学习模式,使其终身受益。因此,只要我们锲而不舍,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然会逐步形成。怎样培养他们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