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比做题更重要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xf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毕业班教学中,我发现进入毕业班以后,学生们大都往往每天沉心于“题海”,脑中记的、眼前看的、手中写的只有“选择题”,身陷其中不能自拔,而作为自身学习及至整个人生都必不可少的本来已经弱化得不能再弱化的阅读,尤其是文本阅读早已被主动或被动地甩到“爪洼国”去了。痛哉!惜哉!当然,我绝不是否认做题,做题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总复习阶段。可我想,我们总不能连阅读的一丝意识都被挤没吧?我们能不能在现有的环境下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读书或者挤时间读书?
  我手头有这样一份材料: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的四川文科高考状元,在高三这一年为自己制订了一份读书计划,每天就寝之前用20分钟的时间读书,雷打不动,一年下来,他读完了《福尔摩斯探案集》、《史记》等多部“砖头”书,并阅读了《资治通鉴》的部分,这一年的读书为他取得辉煌的高考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显然,我们是没有时间阅读吗?
  我们且不论古代学子熟背《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27万字,在乡间操笔,应付自如的事实,毕竟私塾时代只有一门课程;我们且不论巴金老先生“我不知道作文究竟怎么写,我脑里装着的200多篇文章至少让我明白了作文是怎么一回事”的箴言。随便翻翻我们身边的书,错别字、病句要找就有;看看青年歌手大奖赛,歌手连常见的诗词都不知道;有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写论文竟文面不通。究竟,在试题面前,我们失去了什么?语文程度的普遍下降,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影响的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民族精神。
  认真研究一下考题,并非无规律可循,只要我们备考对路,总会有较好的成绩;而阅读呢?过了阅读的黄金年龄,我们会收获多少?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鲁迅先生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密事。文学的审美就这样点点滴滴地丰富着我们的人格,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这是伴随我们一辈子的,做题能替代得了吗?
  读书有益于人生,读书有益于考试,“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书与备考并不矛盾。在语文教学中,不要忘了读书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从小麦抗旱育种的理论基础、抗旱育种技术以及生物技术在抗旱育种方面的应用简要论述了小麦抗旱育种的研究进展,并对小麦抗旱育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学生作文的快速提高,对提高语文和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将来工作的效益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快速作文教学的探讨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在这一探讨中,我们按“优秀作者+丰富佳作+快速作文”的思路,构建了以学生思维敏捷性为红线的“三多六训四加强”之不快而快的快速作文教学套路。  “不快而快”,首先是说我们的做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花很大的工夫;其次是说在这些“不快
目的探讨颅内单发囊性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风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2-01—2016-01诊断为颅内单发囊性动脉瘤的53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动脉瘤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和未破裂
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得更快,因为它是理解文本主旨和写作特色的基本途径。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所在,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着
学界存在三种环境物权理研究进路,即用益物权模式、准物权模式、财产权模式,均面临一定程度上的理论瓶颈和立法阻力。物权法体系的稳定性与体系化集中表现在物权客体与物权意
设计意图:《淮阴侯列传》是《史记》中比较重要的一篇,文言现象比较典型,同时,对韩信的生平事迹广大中学生也比较感兴趣。笔者在教读的过程中注意到很有必要对长文进行取舍。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