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奥秘进行了研究,每一项研究都构成了人生智力拼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今天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一些体验,对于婴幼儿时期的我们来说,曾经是那么的复杂和不可思议。
婴幼儿记忆很早就开始了吗?
美国鲁特格斯大学的一位教授和她的同事在上世纪60年代做的一个实验,为我们展示了婴幼儿记忆始于何时。
在这个实验中,一些9~12周大的婴儿舒适地躺在婴儿床里,看着眼睛上方移动的彩色木头小人,婴儿脚上有绳索与移动物系在一起,婴儿踢腿,小人就移动,用力踢,木头小人就互相碰撞发出好听的声音,婴儿踢得越欢,小人动得越活跃,这与巴甫洛夫所做的流口水的狗的实验很相像,通过条件反射来看婴儿是不是能将踢脚动作与小人移动联系起来,
实验发现,8周大的婴儿也能学会了解踢腿与小人移动之间的联系,学习效果在45~55分钟之后仍然有效,研究人员用一些不同的移动物进行实验,观察婴儿能否了解其差别,以测试他们是否真的拥有记忆。
一次实验中,研究员训练一个8周大的婴儿看移动物。连续3天,每天9分钟。24小时后测试发现,只有当原来的移动物出现在上方时,婴儿的踢腿频率才会加快,这说明他们记得训练时的移动物。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这个实验推翻了先前认为8~9个月大的婴幼儿才有长期记忆的假设(心理学家设定的长期记忆时段为24小时)。
镜子里的人是我吗?
迄今为止“镜子实验”仍然是检验婴幼儿自我意识的最佳实验。1972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比拉,阿姆斯特丹发表了“在鼻子上抹口红”实验的研究成果,实验过程很简单,悄悄地在6~24个月大的婴幼儿鼻子上抹上一点口红,让他们站在镜子前,让他们的母亲指着镜子里的影像问孩子:“那是谁?”
88个婴幼儿中,只从16个婴幼儿那儿获得了可靠的数据。孩子毕竟还小,许多孩子不能配合来玩这个游戏。根据16个孩子的不同反应,阿姆斯特丹将他们分为三种类型:
6~12个月大的孩子认为那是另外一个孩子,有的想与镜子里的孩子玩,表现出想亲近的动作,比如微笑或者发出一些声音等。
13~24个月大的孩子会表现退缩,这些婴幼儿看到镜子里自己的样子不是很开心,有的现出警惕表情,有的偶尔笑笑或者发出一些声音,对这些行为有的解释为拥有了自我意识,有的认为是看到其他孩子时的反应,
20~24个月大的孩子会明确表示,那就是我!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他们看着镜子里的影像,用手指着自己鼻子上的红点,清楚地表示,他们明白镜子里的人就是自己,镜子里的那个红点就在他们自己的鼻子上。
儿童如何认识地球是圆的?
1991年,两位美国教授对一些6~11岁的儿童进行测试,对每个孩子提了48个问题,一开始问的是“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再以地球形状为题提出更多问题,以此来揭示儿童理解世界的心理过程。
大多数儿童都回答地球是圆的,但接下来的回答却显示出了孩子们理解世界的各种不同心智模式。当问及如果一直走下去会怎么样时,令人惊讶的是,许多孩子回答会掉下去,尽管他们认为地球是球形的,有的说会掉到另一个星球上去,还有的孩子说虽然地球是圆的,但我们住在地球内部平坦的地面上。
这些回答体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完全不同于感官感知时,孩子们的心理活动过程。日常体验告诉我们地球是平坦的,否则我们就会掉出去,这是我们对“地球”这个概念最初的“心智模型”,后来老师告诉我们说,地球近似于一个球体,于是我们更新了最初对于地球的理解,这个时期的儿童对地球的理解处于一个迷惑而彷徨的阶段,比如,有的孩子认为有两个地球,我们站立的地球是平坦的,而天空中的那个地球是球形的。有的孩子认为我们住在地球内部平坦的地面上。
儿童在思考这些问题时的心理过程显示,他们是如何尝试将一些新的概念合理化的,中空的地球和两个地球的说法是孩子们进行这种尝试的两个例子,他们努力想将日常体验所理解的平坦的地球和老师教导的球形的地球统一起来。
孩子们理解地球是圆的阻力来自日常的体验,他们由感官感知假设地球是平坦的,但老师告诉他们地球是球形的,他们无法完全接受这个新的观念,于是他们试图自己创造出一个折衷的说法。个人的经验是强大而难以舍弃的,有时真正的理解在于放弃旧的,而不是学习新的。
婴幼儿记忆很早就开始了吗?
美国鲁特格斯大学的一位教授和她的同事在上世纪60年代做的一个实验,为我们展示了婴幼儿记忆始于何时。
在这个实验中,一些9~12周大的婴儿舒适地躺在婴儿床里,看着眼睛上方移动的彩色木头小人,婴儿脚上有绳索与移动物系在一起,婴儿踢腿,小人就移动,用力踢,木头小人就互相碰撞发出好听的声音,婴儿踢得越欢,小人动得越活跃,这与巴甫洛夫所做的流口水的狗的实验很相像,通过条件反射来看婴儿是不是能将踢脚动作与小人移动联系起来,
实验发现,8周大的婴儿也能学会了解踢腿与小人移动之间的联系,学习效果在45~55分钟之后仍然有效,研究人员用一些不同的移动物进行实验,观察婴儿能否了解其差别,以测试他们是否真的拥有记忆。
一次实验中,研究员训练一个8周大的婴儿看移动物。连续3天,每天9分钟。24小时后测试发现,只有当原来的移动物出现在上方时,婴儿的踢腿频率才会加快,这说明他们记得训练时的移动物。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这个实验推翻了先前认为8~9个月大的婴幼儿才有长期记忆的假设(心理学家设定的长期记忆时段为24小时)。
镜子里的人是我吗?
迄今为止“镜子实验”仍然是检验婴幼儿自我意识的最佳实验。1972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比拉,阿姆斯特丹发表了“在鼻子上抹口红”实验的研究成果,实验过程很简单,悄悄地在6~24个月大的婴幼儿鼻子上抹上一点口红,让他们站在镜子前,让他们的母亲指着镜子里的影像问孩子:“那是谁?”
88个婴幼儿中,只从16个婴幼儿那儿获得了可靠的数据。孩子毕竟还小,许多孩子不能配合来玩这个游戏。根据16个孩子的不同反应,阿姆斯特丹将他们分为三种类型:
6~12个月大的孩子认为那是另外一个孩子,有的想与镜子里的孩子玩,表现出想亲近的动作,比如微笑或者发出一些声音等。
13~24个月大的孩子会表现退缩,这些婴幼儿看到镜子里自己的样子不是很开心,有的现出警惕表情,有的偶尔笑笑或者发出一些声音,对这些行为有的解释为拥有了自我意识,有的认为是看到其他孩子时的反应,
20~24个月大的孩子会明确表示,那就是我!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他们看着镜子里的影像,用手指着自己鼻子上的红点,清楚地表示,他们明白镜子里的人就是自己,镜子里的那个红点就在他们自己的鼻子上。
儿童如何认识地球是圆的?
1991年,两位美国教授对一些6~11岁的儿童进行测试,对每个孩子提了48个问题,一开始问的是“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再以地球形状为题提出更多问题,以此来揭示儿童理解世界的心理过程。
大多数儿童都回答地球是圆的,但接下来的回答却显示出了孩子们理解世界的各种不同心智模式。当问及如果一直走下去会怎么样时,令人惊讶的是,许多孩子回答会掉下去,尽管他们认为地球是球形的,有的说会掉到另一个星球上去,还有的孩子说虽然地球是圆的,但我们住在地球内部平坦的地面上。
这些回答体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完全不同于感官感知时,孩子们的心理活动过程。日常体验告诉我们地球是平坦的,否则我们就会掉出去,这是我们对“地球”这个概念最初的“心智模型”,后来老师告诉我们说,地球近似于一个球体,于是我们更新了最初对于地球的理解,这个时期的儿童对地球的理解处于一个迷惑而彷徨的阶段,比如,有的孩子认为有两个地球,我们站立的地球是平坦的,而天空中的那个地球是球形的。有的孩子认为我们住在地球内部平坦的地面上。
儿童在思考这些问题时的心理过程显示,他们是如何尝试将一些新的概念合理化的,中空的地球和两个地球的说法是孩子们进行这种尝试的两个例子,他们努力想将日常体验所理解的平坦的地球和老师教导的球形的地球统一起来。
孩子们理解地球是圆的阻力来自日常的体验,他们由感官感知假设地球是平坦的,但老师告诉他们地球是球形的,他们无法完全接受这个新的观念,于是他们试图自己创造出一个折衷的说法。个人的经验是强大而难以舍弃的,有时真正的理解在于放弃旧的,而不是学习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