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 高原上的美丽乡村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2月,青海省开展了“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全省每年确定300个重点村,以住房建设、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努力建成一批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高原美丽乡村。 并且在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和兴业富民工作中,鼓励支持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特色产業、加大农牧民技能培训、加强农技推广力度、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提高农牧民收入。
其他文献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席慕蓉的一首《乡愁》,平添了几分对故乡的怀恋、愁绪和怅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每个人都对故乡怀有特殊的情感,而那些淳朴静谧的农村更是很多人记忆中的故乡模样。  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原始的乡村面貌已经渐行渐远,随着城市生活中种种弊端的出现,人们开始怀念乡
期刊
甘肃省以产销衔接为基础,以创办窗口为重点,以部门合作为抓手,多措并举,全力推动农产品流通销售。  加大产销衔接,促进大宗农产品流通。组织举办2014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促进马铃薯外销,销售价格逐步上升。构建省外直销点,促进高原夏菜外销,全国80多个城市的100多个蔬菜批发市场都有甘肃高原夏菜直销点,并出口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引导果农顺时销售,促进苹果外销。  积极创办直销窗口,着
期刊
辽宁省以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为依托,积极采取措施,调动各方有利因素,努力营造良好的“美丽乡村”建设环境。以自然村为单元,有步骤、有层次逐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做到分步实施、科学治理,确保建设一处、治理一片、受益一方,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通过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庄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提升,乡村环境更加优美、农民生活更为富美、农村社会更趋和美。  黑龙江对高效种植业、健康
期刊
吉林省将“美丽乡村”创建与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小城镇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紧密结合,从全面、協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本地特点,树立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水平的标杆模式,推动形成农业产业结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与农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模式。通过加强技术支撑和项目推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经过
期刊
江苏省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为目标,打造了乡村旅游带动型、生态农业带动型、工业企业带动型、合作组织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城乡统筹带动型等“美丽乡村”创建方式。  全省统筹兼顾不同資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类型等要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并突出特色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以点带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推动美丽乡村创建
期刊
江西省把建設“美丽乡村”作为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在实现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根据各地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不同,因地制宜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在赣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强村庄环境整治;赣中片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和农业产业发展,加强城乡统筹;赣西、赣南、赣东山区
期刊
河南省的美丽乡村创建以“美丽的田园风光、自然的风土人情、纯朴的乡风民俗”为理想,打造“生態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示范典型,力争达到“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功能多样性发展、农村可持续发展、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的目标。  河南省科学编制《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各年度实施工作方案,并按照生态宜居型、特色产业型、文化传承型、资源环保型、技术
期刊
山东省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与生态农业、农村新能源示范县建设、农村大中型和户用沼气建设、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區(点)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面源污染防控项目等紧密结合起来,创建了一批兼具鲜明区域色彩和浓郁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典型,积极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示范典型,形成了以“渔村”为代表的胶东(半岛)模式,以“民俗村”、“古村”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模
期刊
云南省以展现农村生态魅力为特色,着力建设秀美之村、富裕之村、魅力之村、幸福之村、活力之村。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尤其注重突出乡村和民族特色,体现地域文化风格,充分發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迹遗存,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  据了解,全省有30个乡村被选入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各试点村按照“培育中心村、提升特色村”的要求,走发挥
期刊
湖北省“美丽乡村”创建主要从家园、田园、公共清洁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入手,大力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等环保清洁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 “一村一品”无公害产业,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  2013年,湖北省下发了《湖北省“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角度,构建科学、量化的评价目标体系,通过开展“三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