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业造林技术及林业保护措施

来源 :中国绿色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为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林业产业的发展备受关注。如何保护大自然中的森林资源,扩大森林的植被覆盖率成了林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本文浅析了林业造林技术的现状和方法,提出了改进和保护措施。
  关键词:造林技术;保护措施;造林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产业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正在一步一步的扩大。如今人们逐渐开始关注造林技术,关心人类共同生活的大家园。造林技术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也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掌握先进的造林技术不仅可以扩大森林面积,还可以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生态环境的建设中,林业发展是重中之重,林业发展不仅承担着改善沙漠的责任,还肩负着绿化城市的责任。
  一、林业造林技术
  (一)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是最原始的造林方式之一,通常采用的播种方式有撒播、穴播、块播、条播等。根据不同种子的类型与特点选择适合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是决定种子能否能够顺利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一般对于颗粒比较小或者中等偏小的种子我们采取散播或者点播的方法,而对于颗粒较大的种子采用点播的方法,将其放置在疏松的土地中[1]。播种造林适合大规模植树,其做法简便快捷,并且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四季皆可播种,但不同的种子在不同的温度湿度下有明显差异。
  (二)植苗造林技术
  植苗造林法是将树种培育成根系完好的小树苗,先后将树苗移栽到适合其生长的土地中。这种方法不仅让树苗具备了基本的生长条件,还大大提高了树苗的成活率。苗圃中培育好的幼苗有较强的抵抗力,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强。对幼苗采用植苗造林法成功的关键就是是否能够保持幼苗体内的水平衡状态,一旦幼苗出现失水过多生理机能就会遭到破坏,很难成活。所以一定要保护好幼苗的根部,不能让其失水或者受到损伤,在种植的时候应掌握好时间,尽量越快种植越好,拖延时间较长时,一定要保证根部的湿度,而且不保护好幼苗的根系,很可能会无法正常吸取必需的营养物质而导致树苗生长发育不良。
  (三)分殖造林技术
  分殖造林中的树木之所以大多都是性状优良的树木,是因为其用母体的枝干、根系等作为原材料来进行培育的。这样可以很好地继承原本树木地优良特性,而且方便可操作性强,方法简单,具有提高造林效率的效果。但分殖造林法对其所在的造林地条件要求一般比较高,很容易因为不适应土地的湿度、营养成分而发育不良或者直接枯死。所以也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由于林木的原材料数量有限,很难大规模种植。
  (四)混交造林
  混交造林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所构成的森林,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类型,合理的搭配树种的位置。合理的搭配不仅可以提高林分的生产率还可以充分的利用阳光和水资源。混交造林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资源,但如果树种配置不当,可能不会出现预期的效果[2]。混交林与单纯林比较,混交林温度低、湿度大、风速小,所以火灾出现的情况也相对较少。在复杂环境条件下,混交林不但调节了相同树种的平衡性,而且还增加了森林树种的稳定性。
  二、林业保护措施
  (一)加强人们对森林系统资源保护的意识
  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正逐渐提高,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意识也越来越强,但要做到深入人心,还需要不懈的努力。要想人民群众有较强的森林系统资源保护的意识,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培训林业工作者对工作的责任感,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监督。在自然保护区中建立相关组织机构,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做好宣传森林系统资源保护思想的工作。
  (二)加强林业资源病虫害的防治和森林防火意识
  加强林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然而森林中病害种类繁多,不及时发现就会造成大面积的树木生长发育迟缓,树木枯死。历史上有许多毁灭性地伤害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所致病害种类繁多。但并不是所有有害的微生物都是那样的让人避而远之,有一种细菌像白衣天使一样,拯救了成千上万快要病死的树木,它叫白僵菌,白僵菌是一种半知菌类的虫生真菌,用其进行生物防治,主要用来防治松毛虫等害虫。生物防治是一种细菌杀虫剂,不仅可以让害虫得以防止,而且无毒无害,对人畜安全。森林火灾不但会对植被和动物造成致命的伤害,而且还会污染环境造成空气污染,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也会随之下降[3]。所以一定要加强森林防火意识,建立健全的森林防火组织机构,提高保护森林意识,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只要发现火星就立马掐灭源头,防止出现大火烧山的情况。
  (三)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林业
  目前我国一直提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林业也是如此,国家要发展,经济要增长,就必须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去发展去开采。但是一味的砍伐树木,只能得到一时的效应,用长远的目光看这是在落后[4]。所以林业方面要想森林的成长速度大于森林资源的消亡速度就必须建立起良性的循環机制,一边输出一边增长,以此有效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一些特殊的保护区能够依然生态稳定,必要时进行封林处理。
  三、结语
  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水平更上一个台阶,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越来越重视的话题。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下,植被不断减少,源源不断的污水废弃物被肆意丢放,空气污染、水土流失给人们带来非常大的伤害。保护森林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将林业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不仅改善了我国的经济情况,而且可以让资源可以循环利用,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方小强.探析林业育苗技术及管理措施[J].福建农业,2015 (8).
  [2]张才泽,黄群珍,钟志兴.浅谈广西国有林场育苗技术及改进措施[J].福建农业,2015 (8).
  [3]徐英华.黑龙江省落叶松播种育苗技术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 (3).
  [4]杨文忠,杨斌,王卫斌.林木育苗产业化关键技术[J].世界林业研究,2009 (1).
其他文献
2013年11月6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节能专业委员会(CBEEC,以下简称节能专委会) “送书进高校”大型公益系列活动走进同济大学,为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近百位师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必然存在因经营管理不善而被迫退出市场的情形。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对商业银行市场退出进行规制的法律在发达国家是非常完善的,而我国商业银行不仅很少出现退市现象,也没有系统的处理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原因在于我国长期对银行的过度保护,银行基于其垄断地位,基本不存在退市的风险。但是这并非说明我国的银行业是非常安全的,恰洽相反,长期保护造成了我国银行业
本文报告胎肝单细胞悬液输注,并联合用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共26例。其中10例占37%得到治愈,7例占29%好转,总有效率达64%。在治愈的10例中胎肝输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作者
本文对引进的薄壳苦荞高代品系主要的农艺性状与荞麦产量间进行了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薄壳高代品系1503-62,产量表现最高,生育期表现中晚熟型,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建议可作
患者男性,38岁,3年前健康检查时发现心跳缓慢,活动后胸闷、气促。近半年来症状加重,一反复发作头晕和晕厥。于1979年5月3日入院。体检:BP120/70,心率42次入院当天记录的心电
摘要:在现代农业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现就我县近年来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提高;管理水平  一、森林资源概况  近年来,我县以加快现代林业发展、建设美丽中宁为目标,抢抓国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通过狠抓项目建设、强化产业增效、加强资源管理,全力推进造林绿
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武汉市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建筑电气设计技术协作及情报交流网(本文简称“两会一网”)2013年年会,于11月8日在武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拐枣在育苗、栽植、种植管理和采收等种植过程的丰产栽培技术,为拐枣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拐枣;丰产栽培技术  一、引言  拐枣别名万寿果,属于一种果树和用材树。果柄含多量葡萄糖和苹果酸钾,霜打后较甜,可直接生食或用于酿酒;成树的木材硬度适中,纹理优美,可用以制造建筑、家具、美术工艺品等;果实熟透可生吃,果肉也可以做汤,汤味独特醇香。拐枣可做用材林,属于速生树种,也可
摘要:本文围绕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的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出现的问题,论述了解决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问题的有效对策,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天然林;森林管护;问题;解决对策  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本文结合自身经验以贵州省为例谈一下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的一些看法,旨在不断提升我国天然林森林管护工作水平,推动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目
在一线员工眼里机关人员都是“领导”.为打破这种虚有的身份隔阂,避免机关中层“宠”出病来,中石化广西桂林石油推出“机关服务基层,干部服务群众”活动,把教育实践活动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