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好奇心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yzhc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时期是认知和思考培养的黄金阶段,在这一阶段,大人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来培养和建立幼儿的好奇心,争取让幼儿变成善于思考的“问题”儿童。本文从善待幼儿提出的奇怪问题、正视幼儿随时随地的破坏行为和营造提问的氛围三个方面出发,对如何培养幼儿好奇心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好奇心;氛围
  人们常说“三岁看老”,由此可以看出幼儿阶段在一个人一生当中产生了何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起幼儿这一宝贵的黄金时期,做到真正尊重幼儿的思考方式和行动行为,从而达到维护和培养幼儿好奇心的目的。
  一、善待幼儿提出的奇怪问题
  幼儿由于刚步入生活的轨道,他们无论是在知识面的积累上还是在生活阅历的经历上都存在很大的局限,这一时期的幼儿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经常会问一些令我们大人看起来极为幼稚的问题,很多大人对孩子这些所谓的幼稚问题置之不理,一旦幼儿一遍又一遍的提出相同的问题,大人就会表现出不耐其烦的情绪,从而大大降低了幼儿提问的积极性。幼儿喜欢问,说明他对自己所问的问题感兴趣,有好奇心,也说明他们正处于思想成熟和进步的时期。这是我们应该感到高兴的事情。所以在幼儿提出了一个问题之后,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的给予相应的表扬,鼓励幼儿提问的行为,不管他们的问题在教师看来是何等的不值一提,教师都要给予正面的激励。其次,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问题,教师不能简单的回答“是这样”或是“那样”,如此的回答很难真正的让幼儿完全理解,教师应该认真的给学生讲解“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此时幼儿便会抬起幼稚的小脸,认真的听讲。再次教师可以采取引导式的反问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比如幼儿在问道“我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时,教师不能简单的回答“你是从妈妈的肚子出来的”,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观察狗狗生幼崽的过程,然后再让幼儿观察大着肚子的孕妇,最后告诉幼儿“就像狗狗生小狗狗一样,你也是妈妈生下来的。”这样幼儿的疑问便会得到真正的解决。另外,对于那些教师也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能采取回避或者是应付的手段,教师应该向幼儿坦诚自己也不知道问题的答案,让幼儿认识到大人也有不会的问题。同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去了解相关的问题,然后将其解释给孩子,让教师和孩子共同进步。
  二、正视幼儿随时随地的破坏行为
  幼儿的好奇心不仅仅表现在对好奇事务的提问上面,也表现在实际的行动上。幼儿不像大人能够很好的控制因为好奇心而产生的破坏行为,幼儿想到什么就会去做什么,他们企图通过行为的实施来解决自己的疑问。但是绝大多数时候,幼儿的破坏性会总是会得到大人的制止,使得破坏行为无法真正的实施。其实家长和教师完全没有必要制止幼儿的破坏行为,他们应该正视幼儿动手操作的行为。比如当幼儿因为好奇而把新买的玩具拆开时,家长不能一味的表现出自己的不满。“你又把新买的玩具给拆坏了,以后再也不给你买玩具了。”家长可以试想自己说这句话的目的何在呢?无非就是为了制止幼儿拆玩具,那么制止幼儿拆玩具又是为了什么呢?无非就是扼杀了幼儿的好奇心,更多的时候,幼儿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具有破坏性,所以作为大人不仅要正视幼儿的破坏行为,还要加入到孩子的破坏中,和孩子一起拆玩具,并和孩子一起观察和探索把玩具重新组装起来。这样不但解决了幼儿的好奇心,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让他们从小养成亲自动手的习惯。
  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对身边的各种事物总是会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但是这种好奇心常常伴随着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一些容易为之接受的策略。一方面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适宜他们成长和学习的问题,引导他们提出更有意义的问题。比如在教师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吃饭呢?”之后,学生就会踊跃提出更多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呢?”、“我们为什么要运动呢?”、“我们为什么要上学校呢?”等等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趣味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目前被广大幼儿教师和幼儿接受的教学方式莫过于游戏教学法了,通过游戏不仅能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快乐,更能激发他们在游戏中的好奇心。比如教师可以经常性的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树叶贴画”的游戏,这样,为了更好的完成“树叶贴画”的任务,幼儿会在上课前去采取各种形状的树叶,那么在采集树叶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好奇“这种树叶叫什么名字呢?”、“为什么每一种树叶的形状都各不相同呢?”、“为什么树叶会有不同的颜色呢?”等等;在贴树叶的过程中幼儿会好奇“为什么胶水会把树叶粘在纸上呢?”;在使用剪刀的时候学生就会好奇“为什么使用剪刀可以剪出自己想要的形状呢?”等等,如此,学生的好奇心自然会被轻易的激发出来。
  四、营造提问的氛围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教师总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控制着孩子的思维,一节课下来教师一直在重复“应该是这样”、“应该是那样”的语句,好动的幼儿根本听不进去这些所谓的言传身教,也许他们的心思早已经飞到教室外面的滑滑梯上面了。教师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可以把幼儿的玩具搬到教室里。比如教师可以让孩子进行“跳跳马”的比赛,在比赛中让孩子总结如何才能跳得更快。那么带着疑问他们便会在比赛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在跳跳马的真实情境中,学生便会产生更多的好奇心,比如“为什么保持在同一直线上跳便会更快的到达终点呢?”、“为什么将跳跳马跳的越高便会越快到达终点呢?”等等,由此教师为幼儿创设提问的环境之后,将会大大激发出幼儿更多的好奇心。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关注起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让幼儿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快乐的成长和学习,也让他们在一个充满好奇心的氛围中,让他们更好的感受和认知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 韩善芹.让自然环境成为幼儿成长的乐园[N].江苏教育报
  [2] 王玉英.幼儿创造力的开发与培养[J].学周刊
其他文献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急诊内科昏迷的病因构成,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自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来本院接受治疗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常规CT、心电图、电解质、肝肾
记得有一次,一位家长跟我交流:“最近孩子不爱上幼儿园了,他说举手老师不请他回答问题。”家长不经意的话,让我陷入反思。教学活动中,我是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的,是要激起他们乐意参与活动的热情的。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会设计一些问题让幼儿回答,要求幼儿积极举手发言。但由于集体活动时间有限,不能让幼儿一一作答。所以会随机提问几个幼儿,以致于一些举手或没举手的幼儿在活动中没有说话的机会。要是这样下去的话,幼儿的语
良好的情感素质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幼儿期的培养则是启蒙教育,是实施教育的最基础工程,对人的一生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可见,培养丰富积极的情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为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夯实基础。  一、培养情感智慧是走向成功的起步  积极健康的情感必须有智慧作导引,智慧是构成健康情感的重要因素。情感作为相对独立的心理过
摘 要: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语言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和交往工具,始终伴随着幼儿的生活、游戏和认知过程。传统的语言领域的教学,只是用几张图片来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而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传统的语言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教育的需求。《纲要》中指出:“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在语言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唤起幼儿的真挚情感,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营造
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压力,使得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会常常会制定一个较高的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孩子们则先要经历优胜劣汰的残酷考验,孩子最善良本真的东西也就丢失了许多。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家长的不断关注,特别是情感成长过程,更需要家长的全面、及时地予以疏导,指望一个单方看病的教育观念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更是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懂得感恩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孩子去体味人世间最美好的
目的 观察黄芩外用治疗急性湿疹探究其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湿疹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患者均为53例,对
目的 探究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病症的临床试验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纳入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人数80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
当孩子长到3岁时,到了进入幼儿园的最佳年龄,开始了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从此以后幼儿就要进入了新的成长阶段,怎样让幼儿能开心的度过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家长在幼儿入园前的准备是一定要的,给幼儿奠定下良好的基础,以后的生活也难不倒他了。幼儿入园前的准备,不只是简单的幼儿自身的衣物、用具等方面的准备,更多的是父母和幼儿园及教师围绕幼儿入园所作的各方面的准备,为了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