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后苏联空间”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nb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玉军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苏联解体虽然使俄罗斯失去了超级大国地位,但它仍是“后苏联空间”的霸主,对原苏联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地区安全走向拥有决定性的影响。但实际上,在苏联解体近30年后,波罗的海国家已“加盟”“入约”,格鲁吉亚、乌克兰与俄已反目成仇,阿塞拜疆同土耳其的关系更加牢靠,中亚国家也正积极推行“多元化外交”。
  近来,白俄罗斯危机、纳卡战火重燃以及吉尔吉斯斯坦内乱都让俄罗斯左右为难、进退失据。
  俄罗斯对“原苏联国家”国内政治进程已难以置喙。尽管在此次白俄罗斯危机中俄最终选择了支持卢卡申科,但俄希望看到的是卢卡申科淡出政坛。然而,卢卡申科竭尽所能使俄放弃希望白俄罗斯权力更替的想法,并证明自己不可替代。当前,俄在白俄罗斯已缺乏全方位的社会政治影响。尽管俄军方和情报部门与白俄罗斯同行保持密切关系,但俄并未积极广泛地做白俄罗斯精英阶层的工作,联系范围仅局限于卢卡申科及其身边的人。俄与白俄罗斯反对派、活跃的年轻人以及整个白俄罗斯社会缺乏合作。
  處理复杂地缘政治关系的纠结感。俄罗斯在新一轮纳卡冲突中面临的局势是战略伙伴阿塞拜疆攻击自己的盟国亚美尼亚。亚美尼亚是俄在南高加索地区重要的战略支柱,与俄有着密切的传统和现实联系。而俄罗斯与阿塞拜疆关系复杂,既是战略伙伴也是竞争对手。在纳卡冲突中,俄如力挺亚美尼亚,则可能让阿塞拜疆渐行渐远,甚至最终成为新的敌人;但如果不对亚全力支持,则会引发盟友的不满并导致俄主导的安全与经济联盟的整体性松动。在多重压力之下,俄最终不得不选择了平衡立场:为尽快结束流血冲突做出努力,但避免直接介入军事行动。
  作为盟主在承担义务和获取收益之间的落差感。普京执政以来,着力推进“后苏联空间”的重新一体化,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是其最重要的两根支柱。然而,“盟主”不仅意味着权力,也意味着责任。因此,多年来俄一直以提供能源补贴、安全保障等形式换取一体化成员国的“忠诚”。但实际上,集安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任何成员国的全方位外交政策都不可避免地使其与俄罗斯的盟国关系受到侵蚀。莫斯科卡内基中心主任特列宁近来强调“盟国关系应基于自愿和对等原则”。在经济领域,特列宁也认为“俄罗斯的经济一体化伙伴创造不出一个大市场,也不是宝贵资源的来源。与他们的合作是有益的,但不应像帝国时期,尤其是苏联时期那样出资资助,而应是互惠互利的”。
  地区中等强国强势介入“后苏联空间”的危机感。曾几何时,俄罗斯把美国、欧盟等与原苏联国家发展关系的行为视为对其在后苏联空间主导地位的威胁,但纳卡地区战火重燃却表明,土耳其这样与俄罗斯有着复杂历史纠葛和现实利益冲突的国家才是对其的巨大挑战。尽管俄土两国的整体国力对比是俄强土弱,但土耳其对俄而言也具有不少“非对称优势”,历史上曾持续300年的俄土争斗正在以新的面貌重现:在民族宗教问题上,土耳其历来对鞑靼斯坦和克里米亚鞑靼人有着强烈影响。现实上,土耳其倡导的“突厥语国家联盟”在南高加索和中亚有不少拥趸;在地缘政治问题上,正是在土耳其的全面支持下,阿塞拜疆才有决心迫使亚美尼亚接受阿方的和平条件。由于这场战争,土耳其在南高加索地区的存在已具有全新的性质;在能源安全问题上,由于供应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东地中海和黑海巨型天然气田的发现,土耳其今年已基本停止从俄的天然气进口,未来不仅有可能实现“能源独立”,甚至有可能对俄向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形成挑战。也正是由于对俄土冲突升级的担忧,俄罗斯才没有选择在纳卡问题上与土耳其公开对立,反而是以“柔软身段”邀请土加入调解纳卡冲突的欧安组织“明斯克小组”。
  未来,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面临的问题,不仅将对其欧亚一体化政策产生诸多掣肘,也将影响到其整体对外政策。
其他文献
2020年3月10日,第二批滞留湖北的台胞搭乘台湾中华航空、东方航空临时航班,从武汉返回台湾。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美国与台湾以防疫为名,关系持续走近,而中美、两岸间的良性合作却呼之不出。在非传统安全威胁下,台海地区既有的矛盾、风险不但没有缓解,反而由于意识形态、政治偏见作祟,中国与美国、大陆与台湾的隔阂进一步加深。疫情之外,美国签署《台北法案》,就台湾拓展国际参与问题大做文章;中美两军在台海周
7月30日, 东盟负责经济共同体事务的副秘书长里洛接受笔者专访时表示,要力争年内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因为这不仅有助于本地区国家携手应对新冠疫情冲击,也有利于保持贸易和投资尤其是供应链的开放,更对中国与东盟通过增进“一带一路”建设协同性来促进地区增长、强化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是RCEP坚实基础  聚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RCEP由东盟十国发起并主导,邀请中国
吴建明各执己见:矛盾的源头和焦点  2021年5月,一枚“民兵-3”导弹在试验前的倒计时阶段出现故障,发射任务被迫中止。这是“民兵-3”导弹在四年内的第二次失败。对此,美国军方表示,“民兵-3”导弹设计过时,部件老化,技术性能大幅落后,没有继续延寿的必要,因此要加大经费投入,尽快用“陆基战略威慑”(GBSD)取而代之。反对者则认为,陆基洲际导弹发射井位置相对固定,容易成为对手首轮核打击的目标,是不
2020年3月3日,中国香港中环街头,居民戴口罩出行。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后遭遇的一场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疫情,“全球大流行病”已经生成。这场灾难除了给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巨大挑战之外,也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运行和世界政治的演变,对国际关系的冲击是全方位且深远的。本期“封面话题”特邀
近20年,中拉关系适逢“战略机遇期”。在此期间,中国实现了惊人的“后来者赶超”,成为拉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中拉合作的维度、效率均取得了“跨越式”突破。目前,中拉合作正处在“提质升级”的时间节点,在延续上一阶段合作效率的基础上,如何做更多的加法,成为下阶段中拉关系的主要目标。然而,在全球百年大变局的背景下,拉美地区在多个层面已形成了联动效应,加之拉美又属于全球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地区,因此,在
美国《科学》杂志近日公布其评选的2016年十大科学突破,有“时空涟漪”之称的引力波被发现当选年度头号突破。  2016年2月,参与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项目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利用LIGO的两个探测器于2015年9月14日探测到来自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这填补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2016年以来,引力波的发现获得多个国际重要奖项,包括一年一
沈健  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与我国有长达2100多公里的边境线,是我们十分亲近的邻居。缅甸在梵文里是勇敢、坚韧的意思。受印度文化影响,85%的缅甸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西方媒体称之为“亚洲的隐士”。  来到这个美丽而神秘的国度,仿佛走进时光隧道。缅甸的民风淳朴,自然风光保持着原始之美,热带季风带来的的炎热使缅甸人不怎么喜欢户外活动,看电影是寻常百姓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之一。  缅甸全国人口有6000
对于近期网络上关于中国人口负增长、人口红利消失的言论,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1月21日召開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2018年中国人口保持正增长,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其中相当比例是二孩,这个数字是很可观的。  宁吉喆表示, 2018年中国人口增长率、出生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人口数据要长期观察,历史上有过人口高峰,现在人口的结构变化也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人口结构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变化的。中国
朝鲜是最早采取严格防控措施的国家之一,迄今未有明确的官方报告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朝鲜于1月22日开始暂停游客入境,随后封锁边界并暂停国际航班和客运。1月30日,朝鲜宣布卫生防疫体系转入国家紧急防疫体系。进入2月,朝鲜中央和各道、市、郡组织紧急防疫指挥部,采取了包括在边境口岸设立防疫站、增强卫生防疫宣传等措施。此后,朝鲜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2月12日,宣布延长疫情防控隔离期至30天。  几个月
2020年1月22日,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与纳斯达克集团在纽约纳斯达克证交所联合举办庆祝中国农历新年敲钟仪式。  2020年1月16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为两国间持续近两年的激烈经贸摩擦划上“休止符”,对下一阶段中美总体关系的发展也将产生重要积极影响。但这个协议是阶段性和局部意義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两国经济不平衡的问题,恐怕也难扭转当前中美战略竞争态度持续演化的态势。那么,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