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下留学生汉语双音节名词的动态分析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duohu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留学生出现词语偏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忽视了语境,造成了语言运用上的失误。本文阐述了语境的含义及语境与动态词义的关系,结合对外汉语教材,通过实例分析了不同语境下词义的各种动态变化,包括减省、增添、转化、跳跃四个方面,并对如何结合语境进行词义教学提出
  一、引言
  在对外汉语词义教学中,要掌握双音节名词的静态词义,可以通过理据分析进行探求,要理解双音节名词的动态词义则离不开语境。留学生出现词语偏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忽视了语境,造成语言运用上的错误。本文通过分析词义在语境中的各种动态变化,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增强其灵活运用词语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对外汉语双音节名词词义教学的效果。
  二、语境下词义的动态变化
  词义在语境中的动态变化涉及很多因素,相当复杂。在语境的作用和影响下,词的动态意义,呈现出来的义素变化,多种多样。
  (一)减省词义
  所谓“减省词义”是指词义在语境中失去部分静态意义,大致可以再细分为两类:精确和脱落。
  “精确”是指在具体的语境里,词义受语境的制约,获得了词义上的单一性和确定性。语境中的动态词义是静态词义的单一化、具体化。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虽然语言里大多数的词都具有多义性,但并不会造成误解,妨碍人们的交际。因为语境会排除词的多义性的干扰,给它一个确切的含义。也就是说,一个词尽管有好多个义项,但当它每一次在语境中出现的时候,使用的只是其中的某一个义项,其余的义项则被语境抑制了。
  (二)增添词义
  词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主观认识的结果,包括理性义、色彩义、语用义等。词的理性义也叫概念义,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概念所包含或表达的某种性质和一组性质,也就是词典中相应的定义。外延指称客观实体,或者说是概念所指的对象的范围。
  在交际过程中,语言所传达的信息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完备的,需要利用认知语境因素加以辅助、补充,读者才能明白。比如单说“来一张”。我们不知道后面的中心名词是什么?可以是“电影票、车票、报纸、大饼”等。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才可确定。
  (三)词义转化
  词义转化是指人们对语境中某些词语的理解,不是字面意义,而是转化了的意义。词义的转化通常有理性意义的转化和色彩意义的转化。
  词语在其具体运用的语言环境中,会产生与理性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义。这种新的意义,不同于词义引申,具有临时性和多变性。要准确理解词义的这种动态变化,是离不开具体的语境的。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广为流传的趣味解词,使词的理性意义也发生了转变。例如:偶像,指令人呕吐的对象;美眉,指网上的女孩,等等。为了实现交际目的,静态词义在语境影响下意义发生了转化,形成了灵活多变的动态词义。词义理性意义的转化,是促进词义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交际中词义转化最大的通常是词的色彩意义,特别是在产生了会话含义的语境中,色彩意义更为活跃:或者褒义变为贬义,或者贬义变为褒义。
  词语这种褒义贬用、贬义褒用的现象,充分体现了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因此,要理解词语的意义必须充分分析使用词语的语言环境。
  (四)词义跳跃
  词义跳跃是指词义利用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由此义联想到彼义。词义跳跃是利用词语本身与具体语境的联系,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手段。
  词语在一定的语境中会出现临时的比喻义。这种比喻义因为是临时的、不常用的,没有成为词语的固定义项,词典里也查不到。这种情况,当然就只有根据语境推断了。例如:“丘壑”词典里解释为“丘:小土山、土堆;壑:山沟、水坑。”此处“丘壑”的词义既不是“丘”又不是“壑”,而是由“土堆、水坑”联想为“对山水的通盘的考虑”。“胸中有丘壑”的意思是指设计园林之前匠师们已经对山水有通盘的考虑了。词义的这种跳跃联想,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双关是有意让一个词语同时关涉两个方面。它的特点就是利用词语的声音与语义等条件,获取语句的双重含义。双关使词义产生了由此及彼的转换,理解双关词语要结合特定的语境。
  三、双音节名词词义的动态变化在教学中的作用
  语境的解释补充功能,使复杂多样的词义在具体语境中经过过滤,得以明确,从而达到了交际目的。因此结合语境理解词义,对留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语境,讲解词义;要善于分析语境,理解词义,增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果。
  许多教学流派,如直接法、视听法、认知法、暗示法及功能法等都把依赖语境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实践证明,语境的阐释功能能够在第二语言的多方词义教学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根据索绪尔的组合理论,把某个特定的词放在词组或句子里讲授它的词义,由此生发联想到某个交际场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
  把词语放到句子中理解、记忆,实质就是借用语境展示词义,使学生能较为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拿教学来说,就是在讲解词语时,巧妙地设置生动具体的语境,使学生在交际情境中理解内容,达到熟练运用。
  语境是由众多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包括了主观的、客观的;语言内部的、外部的因素。因此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分析词义在哪些语境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归纳出语境对词义影响的共同规律,引导学生把握动态词义。
  四、结语
  语境是维系语言交际的纽带,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语言才能发挥其独特的魅力,也只有通过语境才能找到全面、准确理解词义的途径。对现代汉语名词词义在语境下的变化现象进行的探索,有助于提高留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不同的语境词义具有不同的意义,实际运用过程中应结合不同的语境进行词汇教学,将词语放到不同的语境中进行理解,结合实例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只有具备必要的语境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把这种观念应用到适当的教学方法中,才能进一步提高对外汉语词语教授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留学生理解语境、掌握动态词义的实践能力,使留学生学得轻松,词汇教学方才可以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赵金铭.汉语与对外汉语研究文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李宝贵.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本体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黄锦章,刘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周明强.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孙新爱.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云南师范大学学报[J].2004,(2):14-18.
  [6]郭胜春.汉语语素义在留学生词义获得中的作用.语言教学与研究[J].2004,(6):27-36.
  [7]徐彩华,李镗.语义透明度影响儿童词汇学习的实验研究.语言文字应用[J].2001,(1):53-59.
  [8]曹萌.对外汉语教学与语境问题[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2.
  [9]崔新丹.语境与第二语言教学[J].语言与翻译,1999,4:54-57.
  [10]吕艳.语境在话语理解中的补充作用[J].湖南大学学报,1999,13(2):111-114.
其他文献
1甲醇的危害与限量1.1甲醇的危害甲醇,俗称"木精",是一种无色易燃的液体,可以无限溶于酒精和水中.酒中的甲醇,是原料中含有果胶质经水解及发酵而成的.用果胶质较多的原料酿酒
中国加入WTO在国内掀起了一场英语学习热,也为我国外派留学生进行联合办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从外派留学生与统招生的英语学习差别出发,分析了外派留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特殊需
电力企业非常关注农村电网的可靠性建设,便于满足农村生活、生产的用电需求。目前,农村用电规模逐渐扩大,但是农村电网缺乏可靠性保障,无法达到规定的运行标准。电力企业致力
雁荡山以峰奇水秀著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主任艾德尔博士曾为雁荡山题词:“雁荡山是岩石、水、生命的交响曲。”雁荡山不高,独立云霄如春笋成片,峭拔险要,奇绝动人。然而,最吸
高校美术院系教学档案对院系改革、建设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高校美术院系教学档案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院系教学档案建设和管理的实践,提出对档案进行
国家审计署日前出台《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将重点对森林资源保护和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及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保护情况开展审计。
应用型高校注重为社会培育具有创新、实践和不断自我完善的高素质人才。为了更好地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从当前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怎样的途径进行有效的改革等方面进
用荧光法、离子变换色谱、凝胶电泳和傅里叶变换红外线光谱法(兀’_IR)对15种不同啤酒样品中的氨基酸和蛋白质进行了测定和性质研究。用硫酸铵沉淀法所得到的蛋白质在电泳中显
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麇鹿可以相安无事,甚至相得益彰,因为麇鹿很喜欢吃互花米草。这是江苏大丰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的最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