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贷款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tong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委托贷款作为一种新型企业融资方式越来越受市场的欢迎,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可以快速地募集到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但在具体的业务运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得银行委托贷款业务越来越规范化,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委托贷款 法律风险 法律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委托贷款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越来越受企业的欢迎,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不仅为企业募集到了资金,而且使投资者手中闲散的资金得到了更好地应用,作为中介的银行也可以获得一定利润,可谓“一箭三雕”。但是由于委托贷款业务涉及至少三方当事人的利益,法律关系较为复杂,现实中围绕这方面的纠纷也比较多,因此理顺这些关系至关重要。
  一、 委托贷款的定义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的规定,委托贷款是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金融机构(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发放的贷款。受托金融机构只负责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从中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贷款风险。从该定义可以看出,银行在委托贷款中仅仅是一中介,借款人以及各种限制条件都由委托人事先与借款人商定好了,银行只是协助委托人完成任务。
  这也决定了委托贷款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委托人及借款人必須是合法成立的企事业单位、其他经济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自然人;受托人必须是商业银行或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金融机构;
  (2)委托人必须对委托的资金具有合法支配的权利;
  (3)委托人与借款人商定的利率及其他相关条件不能违反相关国家规定;
  (4)委托人要独立承担委托贷款带来的风险;
  (5)符合银行的其他相关规定。
  二、委托贷款业务的法律关系
  委托贷款业务有以下三个基础法律关系:
  (1)根据委托贷款合同在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成立委托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受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的调整;
  (2)根据委托贷款合同在受托人与借款人之间成立借贷关系;
  (3)在大多数情况下,委托人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还会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这样在贷款人与担保人之间又建立起了担保关系。
  理清以上合同各方的法律关系对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贷款纠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说明委托贷款与银行利用自有资金、自担风险的自营贷款完全不同:委托贷款中借款人由委托人事先选定,而自营贷款中借款人是银行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己确定的;委托贷款中银行只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利息归委托人所有,而自营贷款中收取利息是银行追求的终极目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委托贷款中委托人承担风险,而自营贷款中银行要承担法律后果,即自主经营、自担风险。
  三、委托贷款业务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一)委托贷款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商业银行单纯认为自己不承担贷款风险,因而造成了一些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在办理具体业务时疏于监督,不认真审查借款人的资格条件,在往后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也不及时向委托人反映问题,没有尽到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
  第二,委托贷款业务由于涉及多方当事人,法律关系较为复杂,有可能造成合同中权利义务的规定不够规范,这对以后发生纠纷时解决问题埋下了隐患;
  第三,有关委托贷款的监督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存在漏洞,使得违规办理委托贷款有机可乘,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相应对策。
  第一,尽快完善银行内部有关委托贷款的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规范贷款操作流程,对于贷款的使用情况督促相关人员严格监督,及时报告,否则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此外,国家银行的尽管部门也要严格执法,确保责任追究制度的密切落实,对于违反规定的商业银行严厉查处。
  第二,进一步健全个人和企业的诚信系统。通过完善征信系统,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决策失误,不仅对委托人,对作为中介的银行也能尽快地掌握作为借款人的企业的最新动向,有助于银行更好地开展业务,有效监督借款人。
  最后,切实加强委托贷款合同的管理。由于委托贷款业务的复杂性,各方当事人要签订一定数量的合同,银行作为中介,有必要在委托人的指示变更时,建议委托人以书面形式作出并保留这一书面形式。还有在签订委托贷款合同时要明确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委托贷款作为银行一种新的中间业务,以后的发展可能还会有问题,但我们应该看到委托贷款业务的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辽宁大学法学院 2009级法律硕士)
  
  参考文献:
  [1]魏仕光.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及风险防范.金融安全实务,2009(5).
  [2]陈巧玲.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法治在线.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通过对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推动公民参与的发展,早日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关键词 公共决策 公民参与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D693 文献标识码:A  一、促进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重要功能  (一)公民参与为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信息来源。  政策制定过程实际上就是把社会各种利益要求输入政策制定系统中,并将其转化为政策输出。公共部门要将社会各种利益融合并
期刊
摘要 执行难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这一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也会影响到法律的尊严和司法部门的威信。本文以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执行实例揭示了民事纠纷案件执行难存在的症结,并提出几个应对策略。  关键词 执行 执行难 法律白条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执行是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是在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义务情况下,人民法院根据
期刊
摘 要 动产浮动抵押在我国还是一种新制度,《物权法》对该制度的规定亦很概括而简略,加之我国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者数量众多,且其质量参差不齐,因而浮动抵押制度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从浮动抵押设定主体的范围入手,对此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者若想有效利用动产浮动抵押制度获取融资方面的便利,还必须依赖于整个社会信用度的提升与信用机制
期刊
摘 要 近年,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加快,权利冲突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 其中隐私权与知情权就是一对相互冲突的权利。隐私权是一种消极的民事权利,知情权是一种积极的兼具公权与私权双重性质的权利,如此相对消极被动的隐私权便有可能受到积极主动的知情权的入侵,这样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两者冲突的立法迫在眉睫,如何解决两者的冲突就成为本文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隐私权 知情
期刊
摘要 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在为我国企业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也诱发了大量的潜在风险,尤其是作为企业风险最基本表现形式的企业法律风险,日渐成为遏制我国企业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瓶颈。在两个市场直接竞争及国际化战略背景下,对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势在必行。  关键词 企业 法律风险 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一、 我国企业法律风险的表现  企业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因其本身的或与其相关联
期刊
摘要 我国当前面临着严峻的反腐形势,而检察机关在贪污腐败案件的侦查中由于其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像公安机关一样广泛使用各种技术侦查手段,这对我国打击腐败犯罪是非常不利的。本文提出提高检察机关在贪污腐败案件中技术侦查措施的使用率,借此提高贪污腐败犯罪的侦查力度。  关键词 腐败犯罪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权限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反腐败面临新形势的关头,对腐败犯罪采用技术侦查手
期刊
摘要 现如今发生在医疗服务领域的民事纠纷不断增多,但却因医疗技术过于专业,患者及其亲属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无所适从。医疗纠纷诉到法院以后,要明确医疗过程中的是非责任,唯有鉴定才能使之明了、权威。因此,医疗纠纷案件中的鉴定成为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成为医疗纠纷案件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医疗纠纷 鉴定 侵权损害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在医疗服务领域的民事纠纷
期刊
摘要 福柯的规训社会建立在流动性、普遍性、生产性、无中心性的权力关系之中,这种权利的特征与知识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知识促进权力范围的扩大和技术的精密,权力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知识与权力的结合对人肉体直接的控制导致了现代社会中的各种规训机构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讲,整个社会本身都是一个巨大的规训机构。  关键词 规训 权力 知识 全景敞视主义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作为
期刊
摘要 土地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核心,是农村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基础。本文通过对中部某乡镇土地承包经营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分析了产生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主要原因,并结合作者本身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提出了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工作 土地承包经营 纠纷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松滋市涴市镇地处鄂西南、紧邻长江,国土面积1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031亩,
期刊
摘要 政府寻租是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双重体制并存,为权力寻租提供了生存的土壤,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对政府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治理等问题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寻租 权力寻租 治理  中图分类号:D917.1 文献标识码:A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官员的腐败丑闻不断见诸报端,尽管我国政府每年都开展反腐败的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