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极的自然环境虽然冷酷,与企鹅、海豹和海鸟们的朝夕相处,却让人感到无限温暖。
坐在海湾的小石子上,看它们梳妆、打闹、歇息。看见人站着走过去,它们会觉得非常害怕,用胆怯的眼睛看着,脚立起来身子斜往一边,嘎嘎地叫。
南极,这个星球最南端的冰雪大陆,常年变幻莫测的狂风,令人恐惧的暴风雪,难以忍受的极度寒冷和每年长达几个月的极夜极昼,构成了这里复杂多变的气候。
所以说,南极是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但却是动物们的天堂。作为第25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我在长城站从事气象考察工作。在长城站附近,每年都会迎来阿德利企鹅、金图企鹅、纹颊企鹅前来筑巢,也常年有象海豹、威德尔海豹、南极海狗、食蟹海豹、豹海豹光顾附近海域,四周的海鸟种类更是繁多。不工作的时间,我们就趴在雪地上看刚出生的小海豹玩耍,看企鹅筑巢、海鸟觅食。南极的自然环境虽然冷酷,与企鹅、海豹和海鸟们的朝夕相处,却让人感到无限温暖。
顽皮好战的纹颊企鹅
阿德利岛又叫企鹅岛,位于南极洲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东侧,与中国南极长城站隔海相望。在潮汐的间歇会露出一条与半岛相连的砾石堤,从站上出发仅需十几分钟就可以上岛。
靠近企鹅岛的砾石堤附近,在夏季的几个月里,总会有成群的纹颊企鹅,从十几只到几十只。因为离站非常近,几乎每天我都会漫步前去和它们相伴。坐在海湾的小石子上,看它们梳妆、打闹、歇息。看见人站着走过去,它们会觉得非常害怕,用胆怯的眼睛看着,脚立起来身子斜往一边,嘎嘎地叫;当我远远的坐下,它们就不怕了,只是偶尔看我几眼。我趴在地上,静静地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匍匐前进一点,慢慢地离得近一些,它们也只是偶尔会警觉地走开几步,仿佛我已经变成它们一样的矮矮的企鹅了。如果你长久地躺在海滩上,一动不动,就会有某只好奇心很强的企鹅晃头晃脑地向你走过来。它会用嘴啄啄你的手,再衔衔你的衣袖,或许还会跳上你的身子走上几步,它一定想搞清楚附近这个长久不动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纹颊企鹅们似乎很难和平共处,十分容易发生“战斗”。每只企鹅身边都有小小的领域,其它企鹅太靠近了,它就会发起攻击。企鹅不记仇,它们打斗的对象是没有规律的。有时一只企鹅正在梳理毛发,它背面的企鹅会冷不丁的偷袭一下,然后两只企鹅就开始互啄起来,同时翅膀“扑哧扑哧”地扇打,有时候脚也跟进,随时准备踹上一脚。时间一长,企鹅们要做什么之前都得往周围瞧瞧,害怕被放冷箭。有时两只企鹅张大嘴互掐,旁边一只企鹅向其中一只企鹅啄去,演变成三只互啄,左右开工。可能发展到最后,每只企鹅都同时在和身边的企鹅战斗着,闹声喧天。有的企鹅非常好斗,好像见谁都不顺眼,啄着一只企鹅撵了很远后,转过身,又和另一只卯上了,照例得把这只企鹅撵得躲闪不迭,再之后又盯上另一只企鹅,一口啄去。这只企鹅虽然霸道,但过了几分钟,别的企鹅却把它撵得连滚带爬,追到海里才肯罢休。
繁殖季节,海豹的迥异人生
9月到10月,威德尔海豹、食蟹海豹和豹海豹都会回到这片海域。这时候海上的冰面溶化了一部分,非常适合海豹们下海觅食,而靠近岸边的海冰则非常结实,这是它们上岸歇息和哺育幼海豹的理想场所。
群居的食蟹海豹总是几十只地聚在一起,与它们相伴的还有十几只凶猛的豹海豹。在冰面上,豹海豹的速度并不能超过食蟹海豹,它们相安无事地在岸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群体觅食的食蟹海豹更容易摆脱豹海豹的追击,当它们开始下海觅食时,豹海豹们也会伺机行动。每次食蟹海豹进食归来,爬行过的冰面上常常会被鲜血染红。几乎每一只食蟹海豹身上都有几道殷红的伤口,还有已经愈合的一道道伤疤。更悲惨的是,有的海豹尾鳍被咬掉了一块,但相比于那些下海后再未归来的食蟹海豹,它们无疑是幸运的。
一次,几百只花斑鹱和黑背鸥纠缠在一起,喧闹异常,在海面上来回地飞,一群飞过去之后又飞到附近的浮冰上歇息,片刻又飞了回去。观察了许久,才发现海鸟最密集的一处海面上,时而露出几十头食蟹海豹。食蟹海豹的名称使得人们误以为它们爱吃螃蟹,但它们的真正食物是磷虾。这些海鸟也以磷虾为生,每当气旋经过,狂风翻卷出海洋深处的磷虾时,鸟儿们就像过节一样兴奋。食蟹海豹可以潜入海里追逐磷虾群,于是它们尾随着食蟹海豹,一起分享着磷虾大餐。
每年8月底到11月初,超过60只的雌威德尔海豹会陆续爬上长城站附近的冰面,产下幼海豹,并哺育它们,直到孩子们能独立生存。这段时期,我和队友每天的必修课就是去看刚出生的小海豹。最开始海冰上只有才出生的3只海豹,我们就开玩笑地各分配一只小海豹,当上了干爹。有时在雪地上一趴就是几个小时,看它们玩闹,学它们叫。我们刚开始距离还比较远,小海豹的妈妈也对我们视而不见。后来,得到它们的信任后,就可以近点了。有一次我就躺在小威德尔海豹旁边,海豹妈妈就在小海豹旁边。我就这么躺着看它们,海豹妈妈也不紧张,只是偶尔用眼睛瞟着我,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小海豹,一个挨着海豹妈妈的孩子。
10月的一天,一只幼海豹在岸上嗷嗷哭叫。退潮后,岸边露出的高耸冰壁阻止了它妈妈上岸。时间过去了很久,海豹妈妈的一次次尝试总是无呆而返,体力也慢慢消耗,它开始大声呼号,并带着绝望的眼神看着我们。我们试着在冰壁上挖个斜坡,雌海豹懂得我们的好意,我们挖时它在水里等着,我们歇息时它就游过来往上爬。但是潮水退得很快,我们挖冰的速度赶不上退潮的速度,冰层也十分坚硬,一个半小时的进度十分缓慢。冰层下面有一个大的空洞,它巨大的下半身没有支撑,每次都只能探上小半身来。但是它不甘心失败,开始疯狂地咬着坚冰,想咬出上岸的通道,冰上沾满了血迹。几个小时后,它们母子团聚了。
这时,一只贼鸥从后面俯冲过来,大概是企鹅走路晃头晃脑,贼鸥那长长的翅膀尖被它瞄见了,猛一转身的瞬间,贼鸥已经冲到眼皮之上。
霸主贼鸥
贼鸥恐怕是南极半岛最凶猛的空中杀手,它们经常直接捕食海燕等小型鸟类,或在企鹅群附近的石山潜伏,伺机捕食幼鸟或卵。它们把站区前的小水塘作为根据地,常常在站区寻觅,偷食站区的食品,或直接从人手中抢食。
贼鸥是企鹅的天敌。不管是企鹅卵还是幼企鹅甚至成年企鹅,都容易成为它们的美食。一天,潮水退去,岸边还残留着大小不一的冰。一只金图企鹅正在品尝冰凉的颗粒状美味冰块,这边啄啄,那边衔衔,每块冰块都要尝遍,还上窜下跳地尝试着不同部位冰块的味道。这时,一只贼鸥从后面俯冲过来。大概是企鹅走路晃头晃脑,贼鸥那长长的翅膀尖被它瞄见了,猛一转身的瞬间,贼鸥已经冲到眼皮之上。企鹅张开翅膀,伸长胳膊和贼鸥互啄起来。贼鸥偷袭不成,准备落地再战。它们面对面站了许久,贼鸥走一步试探企鹅,企鹅猛一扎头就冲上去,一个箭步就冲到贼鸥跟前。贼鸥佯装逃离,翅膀一扇,脚不偏不倚地落在低头往前冲的企鹅头上,只听见企鹅“嘎”的一声。当企鹅站起身来,贼鸥也在几米远外落地了。金图企鹅生气了,向贼鸥追过去,不过这次没有过分地低头冲击,这样贼鸥只好闪着翅膀逃跑了。
贼鸥并不敢靠近巨鹱及其幼鸟,因为它们是一种大型鸟类,成年巨鹱的翅展可达2-3米,而且喙硬爪利:而幼巨鹱在敌人靠近时会从嘴里射出一种黏稠的液体,射程可达1米。但在巨鹱产卵的时候,贼鸥就有机可乘了。
在远离考察站的纳尔逊岛附近,有着数量众多的巨鹱。11月,巨鹱开始产卵,附近的山石上便时刻停着几只虎视眈眈的贼鸥。积雪还很厚,巨鹱以前的巢穴还未完全露出来,一些巨鹱就在雪地上融化出一个浅窝,卵就产在这只露出少量石块的窝里。一只巨鹱的窝里积满雪水,差不多都将蛋淹没了,应该是没有机会孵出来了;还有一个巨鹱窝里有烂掉的蛋壳,里面少量的蛋液还很新鲜,有可能就是贼鸥们干的。
贼鸥虽然是这片严寒地带的霸主,但有时候也会受到来自人类的伤害。一天,贼鸥们十分聒噪,一只贼鸥像是叼着一个袋子不停盘旋,过了一会儿又飞到离岸不远的海里扑腾,所有贼鸥随即跟上在它头顶盘旋。仔细观察了很久,才发现贼鸥翅膀上挂着编织袋(这是站里工地用来装水泥的)。贼鸥在水里不停地挣扎,袋子也似乎变得更沉了,它尝试了各种方法,但无论它怎么扑腾也无济于事。其它的贼鸥一直哀叫不绝,这时候雨越下越大,我不知道这只贼鸥最终是否逃离厄运。
TIPS
·中国南极长城站建于1985年,位于南极洲南极半岛附近的乔治王岛上。该岛交通便利,具有南极洲海洋性气候特点,夏季裸岩多,植被丰富,动物众多,也是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最为密集之地,分布着9个国家的考察站。与长城站相邻的有智利、俄罗斯、乌拉圭和韩国的科学考察站。
·到南极半岛旅行一般是参加旅行团,基本上有两条路线:一是在阿根廷乌斯怀亚或者智利彭塔阿雷纳斯塔搭乘旅行船穿越德雷克海峡到达南极半岛,提前预订游船会有较好的折扣;另外一条在智利彭塔阿雷纳斯坐飞机直接到达南极。乔治王岛马尔什空军基地建有简易机场,不定期起降智利空军大力神C-130,但机票昂贵,且供不应求。还有其他国家的小型旅游包机。
·机场附近有旅馆、邮局、商店、医院和银行。
坐在海湾的小石子上,看它们梳妆、打闹、歇息。看见人站着走过去,它们会觉得非常害怕,用胆怯的眼睛看着,脚立起来身子斜往一边,嘎嘎地叫。
南极,这个星球最南端的冰雪大陆,常年变幻莫测的狂风,令人恐惧的暴风雪,难以忍受的极度寒冷和每年长达几个月的极夜极昼,构成了这里复杂多变的气候。
所以说,南极是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但却是动物们的天堂。作为第25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我在长城站从事气象考察工作。在长城站附近,每年都会迎来阿德利企鹅、金图企鹅、纹颊企鹅前来筑巢,也常年有象海豹、威德尔海豹、南极海狗、食蟹海豹、豹海豹光顾附近海域,四周的海鸟种类更是繁多。不工作的时间,我们就趴在雪地上看刚出生的小海豹玩耍,看企鹅筑巢、海鸟觅食。南极的自然环境虽然冷酷,与企鹅、海豹和海鸟们的朝夕相处,却让人感到无限温暖。
顽皮好战的纹颊企鹅
阿德利岛又叫企鹅岛,位于南极洲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东侧,与中国南极长城站隔海相望。在潮汐的间歇会露出一条与半岛相连的砾石堤,从站上出发仅需十几分钟就可以上岛。
靠近企鹅岛的砾石堤附近,在夏季的几个月里,总会有成群的纹颊企鹅,从十几只到几十只。因为离站非常近,几乎每天我都会漫步前去和它们相伴。坐在海湾的小石子上,看它们梳妆、打闹、歇息。看见人站着走过去,它们会觉得非常害怕,用胆怯的眼睛看着,脚立起来身子斜往一边,嘎嘎地叫;当我远远的坐下,它们就不怕了,只是偶尔看我几眼。我趴在地上,静静地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匍匐前进一点,慢慢地离得近一些,它们也只是偶尔会警觉地走开几步,仿佛我已经变成它们一样的矮矮的企鹅了。如果你长久地躺在海滩上,一动不动,就会有某只好奇心很强的企鹅晃头晃脑地向你走过来。它会用嘴啄啄你的手,再衔衔你的衣袖,或许还会跳上你的身子走上几步,它一定想搞清楚附近这个长久不动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纹颊企鹅们似乎很难和平共处,十分容易发生“战斗”。每只企鹅身边都有小小的领域,其它企鹅太靠近了,它就会发起攻击。企鹅不记仇,它们打斗的对象是没有规律的。有时一只企鹅正在梳理毛发,它背面的企鹅会冷不丁的偷袭一下,然后两只企鹅就开始互啄起来,同时翅膀“扑哧扑哧”地扇打,有时候脚也跟进,随时准备踹上一脚。时间一长,企鹅们要做什么之前都得往周围瞧瞧,害怕被放冷箭。有时两只企鹅张大嘴互掐,旁边一只企鹅向其中一只企鹅啄去,演变成三只互啄,左右开工。可能发展到最后,每只企鹅都同时在和身边的企鹅战斗着,闹声喧天。有的企鹅非常好斗,好像见谁都不顺眼,啄着一只企鹅撵了很远后,转过身,又和另一只卯上了,照例得把这只企鹅撵得躲闪不迭,再之后又盯上另一只企鹅,一口啄去。这只企鹅虽然霸道,但过了几分钟,别的企鹅却把它撵得连滚带爬,追到海里才肯罢休。
繁殖季节,海豹的迥异人生
9月到10月,威德尔海豹、食蟹海豹和豹海豹都会回到这片海域。这时候海上的冰面溶化了一部分,非常适合海豹们下海觅食,而靠近岸边的海冰则非常结实,这是它们上岸歇息和哺育幼海豹的理想场所。
群居的食蟹海豹总是几十只地聚在一起,与它们相伴的还有十几只凶猛的豹海豹。在冰面上,豹海豹的速度并不能超过食蟹海豹,它们相安无事地在岸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群体觅食的食蟹海豹更容易摆脱豹海豹的追击,当它们开始下海觅食时,豹海豹们也会伺机行动。每次食蟹海豹进食归来,爬行过的冰面上常常会被鲜血染红。几乎每一只食蟹海豹身上都有几道殷红的伤口,还有已经愈合的一道道伤疤。更悲惨的是,有的海豹尾鳍被咬掉了一块,但相比于那些下海后再未归来的食蟹海豹,它们无疑是幸运的。
一次,几百只花斑鹱和黑背鸥纠缠在一起,喧闹异常,在海面上来回地飞,一群飞过去之后又飞到附近的浮冰上歇息,片刻又飞了回去。观察了许久,才发现海鸟最密集的一处海面上,时而露出几十头食蟹海豹。食蟹海豹的名称使得人们误以为它们爱吃螃蟹,但它们的真正食物是磷虾。这些海鸟也以磷虾为生,每当气旋经过,狂风翻卷出海洋深处的磷虾时,鸟儿们就像过节一样兴奋。食蟹海豹可以潜入海里追逐磷虾群,于是它们尾随着食蟹海豹,一起分享着磷虾大餐。
每年8月底到11月初,超过60只的雌威德尔海豹会陆续爬上长城站附近的冰面,产下幼海豹,并哺育它们,直到孩子们能独立生存。这段时期,我和队友每天的必修课就是去看刚出生的小海豹。最开始海冰上只有才出生的3只海豹,我们就开玩笑地各分配一只小海豹,当上了干爹。有时在雪地上一趴就是几个小时,看它们玩闹,学它们叫。我们刚开始距离还比较远,小海豹的妈妈也对我们视而不见。后来,得到它们的信任后,就可以近点了。有一次我就躺在小威德尔海豹旁边,海豹妈妈就在小海豹旁边。我就这么躺着看它们,海豹妈妈也不紧张,只是偶尔用眼睛瞟着我,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小海豹,一个挨着海豹妈妈的孩子。
10月的一天,一只幼海豹在岸上嗷嗷哭叫。退潮后,岸边露出的高耸冰壁阻止了它妈妈上岸。时间过去了很久,海豹妈妈的一次次尝试总是无呆而返,体力也慢慢消耗,它开始大声呼号,并带着绝望的眼神看着我们。我们试着在冰壁上挖个斜坡,雌海豹懂得我们的好意,我们挖时它在水里等着,我们歇息时它就游过来往上爬。但是潮水退得很快,我们挖冰的速度赶不上退潮的速度,冰层也十分坚硬,一个半小时的进度十分缓慢。冰层下面有一个大的空洞,它巨大的下半身没有支撑,每次都只能探上小半身来。但是它不甘心失败,开始疯狂地咬着坚冰,想咬出上岸的通道,冰上沾满了血迹。几个小时后,它们母子团聚了。
这时,一只贼鸥从后面俯冲过来,大概是企鹅走路晃头晃脑,贼鸥那长长的翅膀尖被它瞄见了,猛一转身的瞬间,贼鸥已经冲到眼皮之上。
霸主贼鸥
贼鸥恐怕是南极半岛最凶猛的空中杀手,它们经常直接捕食海燕等小型鸟类,或在企鹅群附近的石山潜伏,伺机捕食幼鸟或卵。它们把站区前的小水塘作为根据地,常常在站区寻觅,偷食站区的食品,或直接从人手中抢食。
贼鸥是企鹅的天敌。不管是企鹅卵还是幼企鹅甚至成年企鹅,都容易成为它们的美食。一天,潮水退去,岸边还残留着大小不一的冰。一只金图企鹅正在品尝冰凉的颗粒状美味冰块,这边啄啄,那边衔衔,每块冰块都要尝遍,还上窜下跳地尝试着不同部位冰块的味道。这时,一只贼鸥从后面俯冲过来。大概是企鹅走路晃头晃脑,贼鸥那长长的翅膀尖被它瞄见了,猛一转身的瞬间,贼鸥已经冲到眼皮之上。企鹅张开翅膀,伸长胳膊和贼鸥互啄起来。贼鸥偷袭不成,准备落地再战。它们面对面站了许久,贼鸥走一步试探企鹅,企鹅猛一扎头就冲上去,一个箭步就冲到贼鸥跟前。贼鸥佯装逃离,翅膀一扇,脚不偏不倚地落在低头往前冲的企鹅头上,只听见企鹅“嘎”的一声。当企鹅站起身来,贼鸥也在几米远外落地了。金图企鹅生气了,向贼鸥追过去,不过这次没有过分地低头冲击,这样贼鸥只好闪着翅膀逃跑了。
贼鸥并不敢靠近巨鹱及其幼鸟,因为它们是一种大型鸟类,成年巨鹱的翅展可达2-3米,而且喙硬爪利:而幼巨鹱在敌人靠近时会从嘴里射出一种黏稠的液体,射程可达1米。但在巨鹱产卵的时候,贼鸥就有机可乘了。
在远离考察站的纳尔逊岛附近,有着数量众多的巨鹱。11月,巨鹱开始产卵,附近的山石上便时刻停着几只虎视眈眈的贼鸥。积雪还很厚,巨鹱以前的巢穴还未完全露出来,一些巨鹱就在雪地上融化出一个浅窝,卵就产在这只露出少量石块的窝里。一只巨鹱的窝里积满雪水,差不多都将蛋淹没了,应该是没有机会孵出来了;还有一个巨鹱窝里有烂掉的蛋壳,里面少量的蛋液还很新鲜,有可能就是贼鸥们干的。
贼鸥虽然是这片严寒地带的霸主,但有时候也会受到来自人类的伤害。一天,贼鸥们十分聒噪,一只贼鸥像是叼着一个袋子不停盘旋,过了一会儿又飞到离岸不远的海里扑腾,所有贼鸥随即跟上在它头顶盘旋。仔细观察了很久,才发现贼鸥翅膀上挂着编织袋(这是站里工地用来装水泥的)。贼鸥在水里不停地挣扎,袋子也似乎变得更沉了,它尝试了各种方法,但无论它怎么扑腾也无济于事。其它的贼鸥一直哀叫不绝,这时候雨越下越大,我不知道这只贼鸥最终是否逃离厄运。
TIPS
·中国南极长城站建于1985年,位于南极洲南极半岛附近的乔治王岛上。该岛交通便利,具有南极洲海洋性气候特点,夏季裸岩多,植被丰富,动物众多,也是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最为密集之地,分布着9个国家的考察站。与长城站相邻的有智利、俄罗斯、乌拉圭和韩国的科学考察站。
·到南极半岛旅行一般是参加旅行团,基本上有两条路线:一是在阿根廷乌斯怀亚或者智利彭塔阿雷纳斯塔搭乘旅行船穿越德雷克海峡到达南极半岛,提前预订游船会有较好的折扣;另外一条在智利彭塔阿雷纳斯坐飞机直接到达南极。乔治王岛马尔什空军基地建有简易机场,不定期起降智利空军大力神C-130,但机票昂贵,且供不应求。还有其他国家的小型旅游包机。
·机场附近有旅馆、邮局、商店、医院和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