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uang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取常规西药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88.3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58.14%,其中P<0.05,治疗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 临床治疗
  本院自2010年5月-2011年12月以来,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43例,临床效果良好,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共86例,均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其中,慢性支气管炎69例,浸润性肺结核12例,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2.5岁;治疗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平均年龄63±4.6岁。两组患者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取西药抗感染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引入重要治疗,配方如下:30g银花、鱼腥草、黄芪;15g连翘、丹参、党参、益母草;10g葶苈子、桑白皮、红花、核桃、川贝草、黄芪;5g生大黄。每日1剂,以水煎服方法,7日为1疗程[1]。
  1.3疗效评定①显效:患者咳嗽和咳痰现象明显缓解,水肿、呼吸困难等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达到1级以上;②有效:以上症状均有所减轻,心功能改善为1级;③无效:以上症状无明显改善,心功能没有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2 结果
  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电图、X线、血尿常规等检查,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具體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在中医理论,肺心病属肺胀、水肿、咳喘等范畴内。在急性发作期,患者肺气不宣、痰热壅肺,引发气喘、咳嗽及咳痰等症状,甚至出现口唇紫绀、心慌气短、下肢浮肿、心肺气虚等问题,严重者可虚脱、神志不清。虽然肺心病的病因较为复杂,但是中医角度为出发点,其关键在于热、淤、痰等病理变化。在西医理论,引发呼吸衰竭或者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为呼吸道感染,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感染。
  在中药配方中,选用了银花、黄芪、连翘等,以通腑泄热、清热解毒;据临床资料来看,通过应用清热解毒类药物,可以避免患者的肺部感染并修复损害组织,发挥平喘化痰、抗炎症的作用,并可促进体内肠源性病毒顺利排出体外,改善肠胃功能;益母草、红花、丹参、桃仁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粘稠度,促进冠脉血管的流量增加,改善微循环性能,提高心肺功能;鱼腥草、葶苈子等具有平喘化痰、清肺邪热作用,可改善支气管痉挛现象、保持体内呼吸畅通;适当配伍党参、黄芪等,可以做到益气血、补心肺,提高患者的抗病毒能力与免疫力,尤其在急性发作期或者病情危重情况下,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经本研究结果表明,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对肺心病急性发作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才晓茹,王庆凯,田国勇,等.中医药为主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9):794-796
其他文献
目的 明确儿童腹泻的病原,了解各种病原在地区、季节和年龄上的分布,以及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方法 对襄阳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09年1月~12月就诊的1 022例门诊和住院腹泻患
目的研究140名陕西地区汉族男性个体Y染色体6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为法医学实践和群体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应用Y-PLEXTM6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PCR扩增后用ABI 310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