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接受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z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实施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43例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43例患者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21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实施体腔内局部灌注化疗药物的治疗,针对治疗组22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实施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的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实施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能在最大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基础上减少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出现,促进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恶性胸(腹)腔积液;体腔热灌注化疗;有效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9-0044-02
  恶性胸(腹)腔积液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后的并发症现象,主要是由于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导致的[1],是癌症晚期的表现,针对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应及时实施有效的治疗。若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及干预将会导致患者生存期的缩短,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患者的病死现象[2]。以往临床中一般针对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实施胸腔内化疗、注射胸膜粘连药物等等治疗,虽然能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但极易导致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实践表明,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暗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的疗效,我院针对收治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43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针对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43例作为本次观察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21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82岁,年龄均值为(59.96±4.26)岁,其中胸腔积液患者10例、腹腔积液患者11例;治疗组22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40~85岁,年龄均值为(59.99±4.33)岁,其中胸腔积液患者10例、腹腔积液患者12例。
  对两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小且可比性高。本次观察收治的43例患者经临床诊断、CT检查及超声检查后均确诊为恶性胸(腹)腔积液,且证实存在中度及重度的胸腹腔积液现象[3]。本次观察43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观察的结果、内容、目的和形式等展开了全面的了解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协议;本次观察均在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下通过。本次观察均已排除合并较为严重的意识障碍、心肺肾功能不足或器质性损伤、不同意参与本次观察的患者。
  1.2方法 针对参照组21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实施体腔内局部灌注化疗药物的治疗,在掌握患者积液实际情况和穿刺位置的基础上实施B超定位的处理,给予60 mg顺铂(国药准字H20046375,名称注射用顺铂,由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于2015-06- 23。为注射剂(冻干粉针剂)化学药品, 规格为10 mg。)+生理盐水+10 mg地塞米松(国药准字H51020723,名称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由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于2015-12-30。为注射剂(注射液)化学药品, 规格为1 mL: 5 mg。)+0.2 g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20063986,名称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由山东圣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于2011-08-02。为注射剂化学药品, 规格为10 mL: 0.173 g(以利多卡因计)。)在短时间内沿着体腔留置引流管注入患者胸腔或腹腔内,叮嘱患者在5次或以上的这一操作中每10分钟更换一次体位,为了减少消化道反应和肾毒性应给予水化利尿的处理,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托焕司琼的处理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
  针对治疗组22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实施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在明确胸腹腔积液的位置和量之后实施B超定位处理,确定好穿刺点后给予50 mg顺铂+0.9 %的2~3 L无菌氯化钠溶液,加入三分之二的化疗药物后在配置完成药物溶解之后将其注入人体腔热灌注化疗专用治疗袋内,选择盐酸利多卡因及地塞米松(如上),必须将袋内的空气抽尽后备用。在无菌操作的原则下实施B超定位下的中心静脉导管体腔穿刺及置管操作,在灌注之前引流胸腹腔积液,连接好相应的热灌注化疗机,将配置好的热灌注化疗专用袋内的药液进行相应的加热处理,将温度设置为45℃(最高),将抽液流量定为150~200 mL/ min,其中胸腔热灌注流量为50 mL,腹腔热灌注流量为100~150 mL之间,待药液加热完成后实施循环灌注处理,位置药液温度42摄氏度以上,一次1000 mL左右,均匀的让药液在胸腹腔内分布,并启动温控系统,指导患者在灌注完成后改变体位,方便医护人员最大程度上抽出积液,重复灌注治疗4次(步骤如上),最后将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化疗药物在一次灌注之后加上0.9 %的100 mL氯化钠溶液注入患者胸腹腔即可。
  1.3观察指标 ①对参照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与治疗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②治疗优良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例数*100.00%;其中完全缓解:治疗后患者胸腹腔积液完全吸收,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不适显著消失,无显著肾损伤;部分缓解:治疗后患者胸腹腔液减少一半以上,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不存在显著肾损伤;无变化:治疗后患者胸腹腔减少一半一下,且不良反应较为严重[4]。③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发生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肾损伤等等。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改良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3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康复情况。结果:腕关节评分对比,观察组的优良率远高于对照组(93.33%>53.33%),二者差异显著(P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龚致平老师四物消风散加减方治疗慢性湿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就诊治疗的76例慢性湿疹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其中38例患者以传统西药方案进行治疗,划分为传统西药组,另外38例患者以四物消风散加减方治疗,划分为中药研究组,分析两组药物疗效。结果:治疗后中药研究组IL-4水平低于传统西药组,INF-y水平高于传统西药组,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类药物不合理医嘱点评情况分析及合理用药。方法:本次实验的研究时间区间为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研究资料为此期间内西和县医院病例资料,挑出284份不合理用药记录进行分析点评。结果:经研究发现院内静脉输液类药物不合理医嘱主要由溶媒选用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合理、给药频次不合理、联用药不合理等8项构成,另发现院内心内科病区、骨科病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儿科病区、ICU病
【摘要】目的: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干预的病情改善效果及安全可靠性。方法:取我科室收治确诊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时间跨度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随机盲目对患者进行均等分组并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有40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扩冠、抗凝等措施,观察组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对两种治疗方案
【摘要】目的:探讨对于高血压患者通过运用奥美沙坦氢氯噻嗪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抽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依据用药方案分组,观察组患者应用药物奥美沙坦氢氯噻嗪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药物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监测结果以及服药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87.5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9例子宫颈绒毛管状腺癌临床病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9年9月所收治的19例子宫颈绒毛管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与病理表现,对比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情况以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19例子宫颈绒毛管状腺癌患者HPV检测结果分别为18型、(18、45)型、(18、56)型、(18、58)型以及阴性例数分别为3例、6例、2例、3例、
【摘要】目的:探析中医疗法在消化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消化内科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性选取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随机分入对照组和研究组两个组别中。均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对研究组实施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的主要症状积分、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主要症状积
【摘要】目的:浅析神经根型颈椎病采取针刀联合中医手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囊括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78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9例,参照组接受针刀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手法治疗,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相较于参照组颈性眩晕程度及
【摘要】目的:探寻一种创伤小、断根发生率低的二根型中位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方法。方法:选择需要拔除的二根型中位近中阻生智齿100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颗,其中观察组采用气动式外科专用切割手机分根后拔除,对照组采用高速涡轮钻解除邻牙阻力后拔除。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及拔牙断根发生情况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1)。结论:对于二根型中位近中阻生智齿,用气动式外科专用切割手机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本院66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阿莫西林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恢復情况来评价二者临床疗效区别。结果:观察组患者炎症消失的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预后副作用较少出现,干预效应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