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辽宁援疆新动能

来源 :当代兵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zhushu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提出了援疆工作新任务、新要求,辽宁援疆八师石河子市分指挥部(以下简称八师分指)干部人才认真学习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顺应民意、保障民生、凝聚民心,坚持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对标对表检视援疆工作,精准聚焦,突出重点,围绕履行好职责使命、高质量推动援疆项目建设两大中心工作,集合辽宁大连、阜新、铁岭三支力量,科学谋划援疆工作新格局,努力提高援疆工作实效,把援疆工作打造成推动发展的工程、民族团结的工程、凝聚人心的工程.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物业管理也需要通过转型升级来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新需求。从老旧小区改造需求和国家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出发,结合我国传统物业管理的特点及老旧小区改造后所显现的物业管理突出问题,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经验总结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老旧小区改造需求进行分析并分类,根据不同老旧小区的居民需求层次,提出物业企业相适应的的管理模式和相关物业管理转型升级建议。
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我国空间规划发展进程中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创新。国土空间规划改革难以一蹴而就,其体系构建必然要经历一段"螺旋式上升"的探索过程。回顾近两年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与实践历程,认为改革中出现了"多规合一"后总规负重未减、"机构合并"后工作强度增加、"市场合流"后技术作用弱化等"内卷化"倾向,且存在规划业务整体性转包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城市体量的快速成长,拉萨市原有的城市空间结构正发生巨大改变。城市的特色风貌和文化景观本底也受到不可忽视的冲击。拉萨是世界知名的中华藏文化承载地,原有旧城地区的独特城市结构阐释了其特有的文化底蕴,这种特有的文化也塑造了独一无二的拉萨形象。通过对比中华藏文化与中华汉文化的差异性,围绕旧城地区结构的起源和特色,认知拉萨旧城地区城市结构特点。同时结合文化视角重新建构"河谷轴带、中
首都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建成运行至今已15年有余.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网格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拓展,并向纵深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完整的运行体系,形成了有
期刊
眼下,正是辣椒防病、防虫的田管重要阶段,二师二十五团五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连秀峰每天都要在地里转上一圈。“连书记每天早上天不亮就下地了,全连职工群众的地他都会转着看一遍,比我们自己都操心。”说起连秀峰,五连职工梅国林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工作5年来,连队每个职工的地在哪块条田,土地条件如何,适合种植什么作物,家庭情况怎么样,连秀峰清清楚楚。今年4月23日,一场冷空气突然来袭。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为推进新时代超大城市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更好聚焦人民这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聚集了大量优质科技资源和创新优势。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重要指示精神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好这一有利条件,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建设,不断提升城市运行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是一个值得城市管理人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充分认清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的形势要求与发展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一要求,为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一、以社会化推动精细化管理,找准“绣花人”  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城市精细化管理不能是城管部门一支独“绣”。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城市管理从传统的“管”向“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3060目标为中国碳减排工作明确了时间表与路线图。相关研究表明,城镇化对二氧化碳排放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成为开展碳减排工作的核心载体,碳减排也将成为城市管理工作的新内容与新标尺。为此,本文根据
城市更新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其本质是城市空间要素的循环利用。从生产要素投入、产出、循环利用的角度,提出了土地要素转化、土地要素配置、空间产品生产、投入生产活动、产权退出、再要素化等六个步骤构成空间要素循环,并指出产权退出是主要障碍。进一步围绕产权内涵、业主组织、实施主体、开发策略、收益分享等方面分析了产权退出障碍的主要类型和形成原因。最后,提出规制私有产权、设立业主组织、建立要素市场、制定整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