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下游地下水波动带地下水与植被动态耦合模拟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198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基于2006年黑河下游的野外实测数据,建立了研究区胡杨和柽柳植被盖度与地下水埋深的模型,并模拟了研究区的潜在植被.结果表明:黑河下游胡杨的最适宜地下水位和平均地下水位分别为2.6和3.6m,柽柳则分别为2.0和3.0m;胡杨的高盖度分布区主要集中在河道两侧的区域,而柽柳则可以在研究区的大部分区域以较高的盖度生存,对于研究区当前的地下水埋深而言,柽柳应该是最适宜生存的物种之一;研究区胡杨和柽柳的潜在植被空间分布与现状分布的相似性分别为43.4%和55.6%,导致相似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为
其他文献
综述了地下水动态预测模型,将地下水动态预测模型划分为两大类,评价了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随机-确定性耦合模型应用前景的几条途径。
从出版角度来看,编纂精品年鉴应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在内容方面,应注重加大信息量、提高资料性,增加焦点性内容,写出年鉴的深度,打造独有的品牌栏目,突出年度特色、地方
年鉴作为一种信息多元化的参考工具书,是读者查找资料的重要来源。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年鉴采访和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采访无连续性、编目数据和管理混乱低等问题,提出年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及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发展更加完善,所以必须要重视小学品德教育,塑造学生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
为了解不同水位变化影响下的河水与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特征动态,以重庆市马鞍溪为研究对象,选取丰水期向枯水期过渡的10—12月为研究期,对河水、地下水及交互带的水位
文章分析年鉴与志书之异同,提出:年鉴编纂要为编修志书服务,编修续志者要正确认识和善于利用年鉴资料。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尤其是社交媒体的迅速崛起,传统的广电传媒高校校园电视台受到的冲击日益严峻。高校校园电视媒体应充分发挥微博
年鉴应该如何定位,年鉴界曾有多种看法。其一是"向大众开放政府信息"说。将年鉴的读者定位为政府领导下的"群众",认为年鉴应该"向大众提供面广量大的政府信息",用政府信息"正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区域为研究区,分析该地区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及其与地下水的相关性。利用2000—2008年每年8月份的MOD13Q1数据及2000年的E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