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阻率和支持向量机算法的混凝土振捣范围预测

来源 :混凝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l5201314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混凝土电阻率和支持向量机算法,提出了一种新拌混凝土振捣范围的原位预测方法.首先采集振捣过程中混凝土不同区域的电阻率数据,经小波去噪后提取特征值;将受振混凝土各区域作为样本群,以各区域的混凝土电阻率特征值、与振捣棒的相对位置以及混凝土流动性特征值作为样本信息,以振捣作用下铝球是否沉降至该区域作为分类标签,搭建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对混凝土各个区域是否处于振捣范围内进行二分类判断,并将两类区域的分界位置作为振捣范围的表征;预测结果表明,以坍落度为60、90 mm的混凝土试验数据作为监督学习的训练组,训练得到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相同振捣棒在坍落度170 mm的混凝土中的振捣范围,证明了使用电阻率数据表征新拌混凝土振捣范围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为了在施工前预测超厚混凝土墙体温度场及应力场从而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来预防墙体热裂的问题,以某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超厚防辐射混凝土结构为工程背景,从内外温控条件入手,使用有限元的方法探讨不同温控条件对超厚混凝土墙体温度应力的影响,以指导实际施工.内部温控应用冷却水管,外部温控以拆模时间与模板种类作以讨论.结果表明,冷却水管可显著降低墙体内部温升,相比无冷管工况,管冷作用下墙体内部温峰出现时间提前至58 h左右,温度峰值降低了18%,约57℃,内外温差控制在17℃以内,表面最大应力减少50%左右.拆模时间关系着降
研究了盐雾侵蚀环境下不同掺量铁尾矿砂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未掺铁尾矿砂再生混凝土的氯离子侵蚀深度远高于普通混凝土的氯离子侵蚀深度;随着铁尾矿砂掺量的增加,氯离子侵蚀深度先降后增,当铁尾矿砂掺量为30%~40%时,试件的氯离子侵蚀深度小于普通混凝土和未掺铁尾矿砂再生混凝土的氯离子侵蚀深度;相同侵蚀深度处的自由氯离子含量随铁尾矿砂掺量的增加先降后增,当铁尾矿砂掺量为40%时,自由氯离子含量总体上达到最低;总氯离子含量随侵蚀时间的延长变化不大,结合氯离子含量随侵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通过硫酸盐侵蚀深度、抗水渗透压力及电通量表征注浆材料耐久性能,采用水陆强度比表征注浆材料的抗水分散性能.研究了配合比参数及功能性复合掺合料对注浆材料耐久性及抗水分散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试验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水胶比的降低可提高注浆材料的耐久性能,提高注浆材料的抗水分散性能,降低膨润土掺量同时掺入一定比例的功能性复合掺合料,可进一步提高注浆材料的耐久性能及抗水分散性能.硫酸盐侵蚀深度更适用于掺膨润土的传统注浆材料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表征,对于不掺膨润土的高性能注浆材料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表征不明显.采用
本文通过对拉伸断口进行宏观分析、金相观察以及断口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使用连铸工艺生产厚度≥100 mm的特厚板时,由于连铸偏析会导致局部的组织异常;Nb、V偏析导致的大颗粒硬性夹杂物、S元素心部偏析导致的MnS塑性夹杂物以及心部钢水补缩不及时导致的疏松,都会在特厚板心部产生局部的缺陷,导致Z向合格率的降低.通过优化低合金钢板的成分设计、残余元素的控制、连铸工艺参数优化,能有效减少特厚板心部的各类缺陷,从而减少心部低塑性区域,提高钢板的Z向拉伸断面收缩率,实现300 mm厚连铸坯稳定生产满足Z向面缩率≥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