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宾诺莎《伦理学》浅析《赎罪》中的情感与德性

来源 :西江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du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宾诺莎的许多哲学思想是关于人生的重大课题的,而他的伦理学思想,特别是关于情感对人的奴役和理性自由的思想,是许多文学作品主题剖析的很好课题.文学作品《赎罪》讲述了因为一个小女孩错误的举动,影响三个人一生的故事.理智与情感,德性与违心,始终在干扰她的生活.以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为参照,《赎罪》是一部关于情感与德性的小说.作者伊恩?麦克尤恩将人性的矛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的淋漓尽致.
其他文献
《夕阳》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一部短篇小说,描写了黑人女仆南希的悲剧命运,文中通过描写白人对黑人的凌辱,白人的自私、冷酷无情,黑人之间爱的缺失,以及儿童视角的应用,深刻地
在社会动荡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坛上有两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正迅速走红,她们就是张爱玲和萧红.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即二人小说中所刻画的女性形象,作者对女性
亚雷和克莱尔虽然都是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刽子手,但是克莱尔对苔丝精神上的摧残是更是致命的,当苔丝出于爱情、诚实对克莱尔告白时,这也就无形之中宣布了苔丝无可挽救的悲惨
作为一名好的声乐教师,必定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声音概念,并且根据自身的经验和总结推行了一套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有方向、有节奏、清晰的目标.本
场景叙事化教学模式是将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经历的经验来理解,它将某一教学场景设计为一种故事场景,进而转化为叙事文本.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身份是多重的,对于课堂来说教学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在创作风格上并不是完全的统一,其中也蕴含着创作的转向.《春》作为从《家》到《秋》蜕变的桥梁,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方言的运用是重要的线索.与风格的
“鲁资102”是山东省农科院资源研究所选育的一个早熟、高产、优质花生品种。据试种示范 ,其麦茬直播一般亩产350公斤以上 ,高产田达400-450公斤。而且品质优良 ,符合出口标准 ,具有增产
(以下简称)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
中国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和重要组成,拥有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周青青教授的《中国民歌》一书,属于音乐自学丛书——音乐学卷中的一本.笔者通过阅读学习,一方面对该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用于各个领域.多媒体在现代教育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并以其实用性、直观性、趣味性、广泛性为化学教学的课堂改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