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诗情 感受意境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benand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诗歌言简意赅、对仗工整、想象丰富、语言精美、情感充沛。千百年来,在我国的文化宝库中,诗歌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新课标要求下,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努力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并让学生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据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加强古诗词鉴赏教学。

一、加强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重要性


  具体来说加强高中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古诗词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刻,其中凝聚了诗人的无限情感。在古诗词的鉴赏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还可以结合古诗词的内容,对其意境展开合理的想象。这一过程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2.有助于塑造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古诗词不仅意境优美、情感充沛,其中还体现了诗人的人生价值观,学生在鉴赏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的人格魅力,并逐渐形成价值认同,帮助自己形成积极的人生价值观;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古诗词具有独特的美感,不仅语言优美、精炼,也勾勒出一个优美的意境。据此,通过鉴赏教学,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古诗词的美感,还可以在古诗词的引領下,去寻找、体会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使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4.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书面语言进行了复习性的思考、记忆等,并使得学生在大脑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文学语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现状


  通过古诗词鉴赏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其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升文学修养等。但就目前而言,在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1.重视背诵,忽视了鉴赏教学。多数教师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将重点放到了古诗词的背诵、古诗词的讲解中。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在短时期内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但是从长远来说,这种教学方式与当前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2.学生学习缺乏目的性。部分学生在进行古诗词鉴赏学习时,并未真正认识到其学习价值,而是片面地将其作为应付考试而进行的一种学习。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其古文化功底、鉴赏能力较低,以至于其在进行古诗词鉴赏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3.教学范围狭窄。在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时,应扩大教学范围、丰富文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但就目前而言,部分教师仍然拘泥于教材,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情感和意境等,无法把握鉴赏的方法技巧。

三、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途径探索


  1.开展课堂诵读,拓展教学空间
  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对整个诗歌的意象进行把握,并体会诗词中的意境美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但是,学生在对古诗词意象把握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在古诗词的阅读之上。也就是说,学生只有在古诗词的朗读中,才能逐渐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律,并体会到古诗词中的意境之美。据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以创作背景、写作手法讲解为主的方式,增加课堂诵读量,进而使得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美,并逐渐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例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与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陈维崧的《点绛唇·夜宿临洺驿》等诗词进行对比诵读。如此一来,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得学生对本首诗词的意境有了精准的把握,并领悟了诗人的情感。
  2.创新教学手段,发掘古诗词的内在美
  古诗词意境优美、情感充沛,这是古诗词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学习的重难点所在。这就要求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必须创新传统的教学手段,以积极发掘古诗词的内在美。在以往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均是按照“诵读—知识点讲述—作业”的流程进行的,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本无法感受和体会到古诗词的意境美,无法领悟到诗人的情感。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借助多媒体这一有效的手段,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诗词意境等,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杜甫《登高》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进行表面意义诠释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播放与其内容相关的视频,将重阳佳节万木凋零,诗人登上高楼,面对万里江天愁上心头的情境展示在学生面前,继而使得学生更好地体会诗词中的意境,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3.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古诗词创作背景
  古诗词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和高度概括,蕴含着诗人强烈的情感。可以说,从一个时代的古诗词中,可以精准地把握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因此,学生在对古诗词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必须要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诗人的人生经历、当时社会时代境况等,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古诗词中所体现出的情感进行精准的把握。据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古诗词创作背景的讲述,进而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创作的背景,更加精准地把握诗人赋予古诗词的情感。
  例如,在《离骚》的鉴赏教学中,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可以在课堂导入的环节向学生讲述屈原的人生经历、离骚创作的时代背景等,继而使得学生对该首诗词的主体内涵进行深刻的认识和精准的把握,为鉴赏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4.开拓学生的思维想象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对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审美情趣。而鉴于古诗词的特点,学生在鉴赏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古诗词中的描写,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和思维,在头脑中构建一个诗词意境,并在其中获得更加新奇的审美体验,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意境,进而在此基础上积极挖掘出古诗词中的情感。
  例如,在白居易《琵琶行》的鉴赏教学中,学生必须结合古诗词中的描写,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之中,由此,学生就可以进一步了解诗人当时的情感,并从整体上把握住本首诗词的主旨。
  综上所述,在古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诵读、创新教学手段、开拓学生的思维想象、理解创作背景等方式,努力提高鉴赏教学的课堂效果。
  [作者通联:湖北十堰市竹山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2008年7月的一个下午,佛山拍卖行的一场拍卖会中,一栋起拍价512万的建筑物,被人拍走。但令人吃惊的是,竞买人众多的这次拍卖,只有一次竞价,短短10几分钟内便完成交易;其次,只有一人拿到标的,但每个参加的竞买人,都可以分得10万元。而去年,全国拍卖行业的总成交额更是高达3279亿元。  针对拍卖行业的财富谜团,记者随后跟随业内人士一探究竟。这个行业的一张完善的财富网络,逐渐浮出水面。    司空
颁奖辞:耿庆国的言行并未实际影响2008年中国的现实,没能挽救生命,没能促进法律修订,但我们依然将他评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在写给国家地震局的信中,他署名一位贫病交加的老人、一个个人英雄主义者,他自称,所做之事只是为了周恩来总理当年的一句嘱托。  1970年云南通海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后,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接见全国地震工作会议全体代表前,要求先听取青年专家的情况介绍。当时周恩来总理见的
五一国际劳动节起源于美国,从19世纪后期就陆续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劳动节,是劳工阶级组织各种游行庆祝或者示威抗议的日子。但是唯独美国人不纪念五一。美国人的劳动节定在9月第一个星期一,以便大家在夏天最后的日子里能够有个长周末好出去度假。劳动节这个周末,是美国的公路最繁忙的日子之一。除了极个别的事件之外,美国的劳动节与示威游行毫无关系。  美国的劳动节体现了美国劳资关系的重要本质。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
宏观调控15年    1991年的时候,我刚刚从日本回国,回国撰写的第一篇研究报告中,对当时的经济形势作出了一个判断,就是中国经济“正处于新的一轮大起之前夕”。后来证明这个判断是比较正确的。作出这个判断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当时我们经过紧张的调研,了解到市场已经开始复苏;再一个就是1991年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即朱镕基到北京工作以后首先着手解决“三角债”问题。1991年下半年开始了全国性的清理
在过往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当代金融机构不曾有过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等类似事件的金融处置经验。这意味着,当银行试图去核实和核销那些由于客观灾害而转为不良资产的债权之时,难免要冒一定的道德风险。   汶川大地震给中国商业银行出了一道难题。灾区的重大人员伤亡和各种财产损失,无疑将增加商业银行在这一地区的信贷回收和处置难度。事实上,很多债务人的财产已经灭失或接近于灭失。面对毁灭性的灾害,银行是继续主张他们的
十七大报告中讲到要增加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政策意愿很好。只不过,在国有制之下,老百姓缺乏获得财产性收入的产权基础。因此,我认为,民有化改革是实现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的根本性一步,也是必要的一步。    中国的国有资产改革开始于1980年代初,从最初的承包制、砸“三铁”,到后来的买断工龄、“从头再来”,再到国退民进、管理层收购(MBO),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里,相关的争论和反思从
2月27日,陈水扁宣布终止统一纲领,严重冲撞台湾海峡的稳定现状。尽管在宣布有关行动时,他将原本“废除统一纲领”的“废除”二字,修改为“终止”(终统),英文由“abolish”,修订为“cease”,表现出一副要减少文字刺激性的“诚意”,还特别在七点声明中,多次重申他继续坚守不改变台海现状的承诺。   然而,根据台湾一贯采用的规定解释,终统和废统两者之间的意义,根本毫无差异,加上他绝口不再重申“四不
法律标志着人类战胜了丑恶和混乱的自然状态吗?法律是权力与自私的结果吗?在《当法律遇见爱》这本法律与文化研究的著作里,耶鲁大学教授保罗·卡恩通过对经典悲剧《李尔王》进行细读,敏锐地指出上述两种观点都不过是犹太-基督教传统的遗产,实际上法律的美德通常受到法律秩序之外的“爱”的挑战。法律之外的世界并非只有自然状态这个唯一的答案,还可能存在一个“爱”的世界。  在保罗·卡恩看来,《李尔王》是围绕爱和由爱而
“中国向何处去?”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在有答案之前,必先对中国社会的隐性与显性特点有一个通盘了解。为更好理解转型期中国的种种时代疑难,并窥视未来前景,本刊访问了著名学者、中国游民问题研究专家王学泰先生。    “小说教”与中国人    《南风窗》:您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一书和吴思先生的《潜规则》并称为了解中国历史与社会的两把钥匙,李慎之先生当年也称您这本书“发现另一个中国”。我们不妨从《水浒
在中国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既是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又是极其关键的环节之一。但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社会层面上对于执政党党内民主的认知与评价与其应有的地位和现实的价值有不小的距离。  其实,无论是着眼于理解中国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还是着眼于推进中国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都要求我们对党内民主有正确的理解、客观的把握和清醒的认识。而这一切,又有待于我们对党内民主的三个“应该充分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