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井水温与强震条带的关系特征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d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针对地震条带研究大部分是从地震活动性方面,较少有结合前兆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本文尝试研究强震的条带分布与水温之间的特征关系,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初步分析了北东向条带内外区域的强震,与玉树井水温的井震距、震级、地震前异常持续时间和最大异常幅度等4方面的相互关系。玉树井位于青海省玉树县结古镇团结村,井点坐标为(33.01°N,97.02°E)。地热观测井深
其他文献
以活动地块假说为基础,研究青藏地块未来3年可能发生的地震最大强度及地震主体活动地区。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青藏地块地震活动较活跃。青藏地块1960—1980年为地震活动低潮,与186
地下水可以客观地反映地壳应力应变的变化情况,因此,地下水观测被广泛应用于地震预测预报,引起地下水变化的因素不仅包括地壳应力环境改变,还受其他许多因素影响,因而在应用地下水开展地震预测预报工作中,确定引起其变化是否由构造活动引起尤为重要。天水013地下流体观测井于1981年7月钻成,井深402.29 m,内径110 mm,水温14℃。井深333 m以下为糜棱岩夹杂着流纹屑凝灰岩碎块,基底为沙质泥灰岩
2018年8月13日1时44分,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四街镇(24.19°N,102.71°E)发生MS5.0地震,震源深度7 km。14日3时50分,同地再次发生MS5.0地震,震源深度6 km。震中区有NW向玉溪—江川断裂和NE向明星—二街断裂、九村—路居断裂两组断裂在此交汇,南部稍远地带则发育有1970年通海7.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曲江断裂,该地区构造复杂。尽管这两
中强地震后短时间内发生大量余震,这些余震的记录波形相互交叠干扰并受到主震面波尾波的影响,其中一些余震波形信噪较低,通过测震台网常规分析方法只能在震中距最近的一个台站检
汶川特大震发生前滇东北水富井水位测值出现了长时间、大幅度的趋势下降变化,长趋势的显著下降是前兆异常表现。该井水位长期异常变化在汶川地震前尤为突出,在强震、大震孕震阶段存在水位长期异常。具体分析方法是,在进行观测信号处理后,用异常形态、持续时间、观测点所处构造分析了该异常与汶川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强震和大震孕震阶段存在水位长期异常。2017年8月8日发生的九寨沟M_S7.0地震,是继汶川8.0级地
基于时-空高分辨率的地磁数据,分析其描述的地磁场的时间一空间分布形态,选取合适的区域地磁场分析方法,提取区域地磁场的时间一空间变化特征,并建立高精度的区域磁场模型,以期为
2012年6月24日15时59分在云南宁蒗与四川盐源交界处发生5.7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Ⅷ度,此次地震造成了2千多平方公里面积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0730万元。震中位于川滇菱形块体(甘
采用引文计量分析方法对1991-2007年的云南地震期刊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的结果是:总体上看,发文数、引文率、篇均引文量均呈上升趋势,总引文率89.66%,篇均引文量7篇,外文引文占
根据以往的研究,气象因子在大震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研究选取天全地区1980—2014年的气象观测站点所观测的气压资料,时间分辨率为天,资料中包含了逐日最高气压、最低气压和平均气压。资料中选取最高和最低气压为研究对象,以探究芦山地震前及震后当地气压的变化情况,总结变化特征,获得可能的异常信息。
在重新分析了强地震前地壳形变异常的基础上,获得了如下一些见解:地壳形变异常不一定存在完整的趋势、短期和短临等异常类型,但趋势异常普遍存在;地震前地壳形变异常形态可能为缓慢稳定的变化,不一定存在诸如异常幅度变大、异常速度变快等;地壳形变异常不一定具有时空迁移或有序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