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泥塑传统图样色彩的运用特征

来源 :人民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llgl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陕西西府地区凤翔泥塑以其独特的色彩美感在当地民间艺苑中独树一帜。泥塑色彩运用设色特质塑造出凤翔泥塑白底黑描、大红大绿、形态生动、狂放夸张的整体风格。这些饱和、纯正、艳丽、响亮的色彩使用以后会给人很强悍的心理感受。有色相色彩与无色相色彩之间的色彩调和也表现出了人对于自然万物的敬重。黑、白、桃红、黄、绿色等色彩体现出中国传统五色五行观念。本文通过色彩学概念下的色彩理论分析得出:黑白图底纹饰稳定色彩要素、多色相对比提升民俗特征、多层次色彩调和丰富艺术品味的三大色彩运用特征。
  【关键词】凤翔;泥塑;图样色彩;特征
  一、凤翔泥塑色彩艺术简介
  陕西凤翔自古就是西府文化之乡,是陕西省境内久负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凤翔县城地理位置关中盆地和渭北黄土台塬西部,环抱于雍山雍水之间,旧时将凤翔为中心的地域统称为雍州是华夏九州之一。凤翔泥塑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历经数代发展沿袭俨然已经成为了凤翔地区民间艺术的“一张名片”。凤翔泥塑借由神秘的纹样、夸张的神态、浓艳的色彩这匠心独具的三大艺术特色在世界民间艺术舞台也已崭露头角。经过分析总结凤翔泥塑色彩运用的三大特征如下:黑白图底纹饰稳定色彩要素,多色相对比提升民俗特征,多层次色彩调和丰富艺术品味。
  二、凤翔泥塑图样色彩运用三大特征分析
  首先,图底及纹饰色彩稳定色调。这个色彩运用特征是凤翔泥塑艺术能够独树一帜的重要因素。这里所谓的图底色彩也就是指“板板土”泥坯的底色白色,而纹饰色彩则主要指黑色的泥塑花纹。这两个色彩在凤翔泥塑中起到“一收一放”的作用。两个无彩色在凤翔泥塑的施色中相当于天与地,泥胎所施以的第一道色是白色,黄土本身的固有色不能够有效地凸显出凤翔泥塑的色彩感受,而只有白色能够承载这样一些对比强烈的色彩。所以白色促使各色彩能够“大鸣大奏”。泥塑中黑利用色的纹饰勾边来起到与白色相反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中黑色意味着收敛,凤翔泥塑中的包罗万色的黑色亦有此功效。作品中黑色镇定住了多种纯度较高色彩使其和谐共生、相得益彰,而白色在视觉上则衬托出其它色彩的鲜烈俗美。在风翔泥塑的色彩搭配中无彩色与有彩色调和容易产生和谐美感的色彩学规律很明确的被体现出来。在凤翔泥塑中黑为实,白为虚;黑色是苍穹白色是大地,此二色承载着黑与白之外的色彩,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其次,强烈的色相对比是凤翔泥塑图样色彩运用的最大特征。在各种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不同的基础之上,在构图关系中利用色彩的面积、形状、位置以及心理刺激的差别构成了凤翔泥塑色彩之间的不同形式色彩对比。色相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这三种色彩对比方式成就了凤翔泥塑的独特设色风貌。通过作品的分析不难发现最显著的色彩对比关系是互补色相的应用。凤翔泥塑中最为突出的补色对比就是红色与绿色,而在色彩学中补色对比的色彩情绪往往是最为强烈的,会给视觉带来刺激、紧张、不安、不协调的视觉观感。而恰恰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两个色相环中180度的强对比色彩才使得凤翔泥塑透出俗而不愣、拙朴艳俗的独特色彩审美感受。
  再次,多层次的色彩调和是凤翔泥塑色彩的“精、气、神”。凤翔泥塑在色彩使用调和上巧妙的按照不同的冷暖调子具有不同色彩心理情绪进行调和设计,按照色彩色相的划分可理解为邻近色、同类色中性色三种。近似色的调和,也可以理解成邻近色调和。比如凤翔泥塑中在使用了纯度较高的红色之后又加以大面积的鲜艳的桃红色陪衬设色,在民间艺人的角度来说是为了色彩更加艳丽,更有幸福吉祥的寓意。上升到色彩学的理性层次民间艺人的这种无意识的创作却印证了色彩学范畴中桃红色的视觉调节作用。在视觉调和上,桃红色比大红色更加的鲜艳灵动,从而进一步的减弱了大红色和绿色的强烈对比。色彩在使用配搭之后更加的清新、稳固。其次同类色相的调和,在凤翔泥塑大面积使用的色彩中都有所体现,与色料施色的均匀程度息息相关。凤翔泥塑在各个颜色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颜色施色于白色土胎之上并且施绘的相关图样色彩有时会不均匀有时会附加晕染效果,所以导致同色相色彩在不同的图样不同的位置使用时会有不同的色值表现。所以相同色相不同明度的色彩之间存在着调和关系,使色彩虽然鲜艳纯度很高但是不至于生硬死板。第三中性色的色彩调和,在凤翔泥塑中黄色便是这样一个中性色彩,面积使用虽然并不大仅占主色彩的四分之一。但小面积的黄色不仅与其它色彩形成一定程度的色彩对比,同时属于中性色彩的黄色也起到了色彩调和的作用。色彩醒目程度较高的黄色是凤翔泥塑设色画龙点睛之笔,黄色的灵动活跃不仅仅使风翔泥塑整体色彩配比变得生动丰富,同时黄色与绿色、红色的呼应也是一种色相上、面积上的调和。这种中性色的对比与调和即明快了画面又提升了色彩层级,并且进一步的提起了凤翔泥塑的神韵。在动物人物的灵动之处(比如眼睛)我们常见到这个色彩。
  结 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凤翔泥塑传统图样色彩的运用特征如下:凤翔泥塑通过黑白二色的图底纹饰稳固其它强烈的色彩对比;通过多色相对比尤其是补色色相强对比提升其独特的色彩艺术感染力;通过多层次色彩调和关系丰富其色彩层级。就是这样的色彩运用设色特质才能塑造出凤翔泥塑白底黑描、大红大绿、形态生动、狂放夸张的整体风格。这些饱和、纯正、艳丽、响亮的色彩使用以后会给人很强悍的心理感受。色彩与色彩之间不同程度的色彩调和衬托出鲜艳俗美的地域工艺美术艺术特征,有色相色彩与无色相色彩之间的色彩调和也表现出了人对于自然万物的敬重。这样浓、艳、俗、美设色法则给广大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不少喜气和姿色,同时也为新时代的大都市生活中增添了一份古老原始的色彩记忆。这样的设色观念同时也通过黑、白、桃红、黄、绿色等色彩体现出中国传统五色五行观念,是凤翔泥塑对于中国传统色彩文化观的传承与体现。
  【参考文献】
  [1]李雅楠.凤翔泥塑色彩应用特征与审美内涵的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9.
  [2]巩珊珊,田军.陕西凤翔泥塑的彩绘纹饰色彩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3]潘凡.凤翔泥塑艺术造型的审美意蕴[J].文教资料,2011(09).
其他文献
【摘 要】我们生活在五颜六色的世界当中。颜色不仅影响着我们所看,同时也影响着我们所听。颜色除了它本身的物理性外,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如此多样的颜色词汇让我们不可避免得用来表达情感和表现事物。然而,英汉语言个属不同语系。人们对颜色词的联想会有相同,有差异甚至有完全相反的理解。所以本篇论文尝试在表达情感和象征意义当中寻找颜色词的英汉差异,使它有于我们更好得理解英汉语言中的颜色词汇。  【关
期刊
【摘 要】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蓬勃发展,加速了汉语的国际传播,汉语正在以加速的步伐走向世界。面临这种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也发现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根据汉语国际传播的背景、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汉语国际传播。  【关键词】汉语国际传播;背景;现状;解决策略  近年来,随着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力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这给汉语国际教育与汉语国
期刊
【摘 要】本文指出“五四”以后的“汉语西化”仍影响着当今的翻译,使中文呈现病态。文中探究此种现象的根源,举出“汉语西化”的实例,最后也提出改变此种风气的看法。  【关键词】汉语西化;病态;改变  翻译、研究翻译需要翻译理论,而此类书籍,从中国到外国可谓汗牛充栋。而依笔者之见,流行于中国的翻译理论,根本的翻译理论则是“汉语西化”。“汉语西化”在潜移默化中植根于大多数国人脑中。日常写作、交流如此,而翻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奈达对文化的文类为依据,从目的论角度出发,通过对林语堂英译《幽梦影》的分析,发现此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采用了意译、音译加注等手段。林语堂先生翻译《幽梦影》旨在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所以他在翻译中运用的这些策略,以归化为主。本文试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幽梦影》林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关键词】目的论;《幽梦影》;文化负载词  1、引言  在《幽梦影》中,出现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
期刊
【摘 要】节日是世界各地和各民族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融水作为“百节之乡”,芒哥节是融水安陲乡一带流传至今的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节日。本文拟从芒哥节中所表现出的苗族民众崇拜心理出发,探讨苗族原始文化中苗民对自然的探知和信仰。  【关键词】融水;芒哥节;民众崇拜  融水地处广西自治区北部,古为百越地,多丘陵山地,是我国三大苗族自治县之一。安陲乡位于融水北部,宋朝时期,苗族人
期刊
【摘 要】二人转是东北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几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二人转在产生的过程中由于受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的影响,其中便含有萨满文化的诸多因素,而萨满文化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意识、创造意识都有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当地文化的建设。本文就二人转中的萨满文化对东北文化的影响一陈己见,以期引导人们利用优秀的文化为东北文化的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二人转;萨满文化;东北文化振兴  “西部
期刊
【摘 要】“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其形式特点和语法规律,一直颇受语言学界的关注。本文尝试对《浮躁》“把”字句进行全面考察,通过和现代汉语的对比,分析书中例句,尝试总结《浮躁》中带有方言特色的“把”字句的语法特征和使用规律。  【关键词】《浮躁》;“把”字句;句法结构;关中方言  贾平凹于1987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浮躁》,作为一部具有浓厚商州文化特色的小说,《浮躁》一经问世就受到文坛关注
期刊
韩国语中的汉字词与汉语词汇的比较研究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医患交际的会话分析研究内容与角度入手,引出医患对话尤其是门诊对话中的打断现象:言语打断。此外以从湖南长沙妇幼保健院搜集到的真实的汉语门诊医患会话语料为基础,以会话分析结构理论为指导框架,对门诊医患对话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打断类型(主分为合作型与非合作型)与语用功能进行分析,试图揭示当前中国门诊医患对话中打断的规律及其特点并提高医患交流效率以此改善当前我国医患关系。  【关键词】医
期刊
韩国语“ ”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