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以个税起征点作为贫困线标准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k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繁荣的最大价值在于让人们脱贫致富,否则将不得人心。与中国经济总量全球第二的显赫地位相比,我国的人均收入在全球排名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民穷”二字不识相地遮掩了“国富”的光彩。
  好在“贫穷”是没有标准的,究竟有多少穷人,最后总是官方说了算。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11年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聚焦民生》。该报告称,目前中国城市合理的贫困线大约在人均年收入7500~8500元之间,贫困人口数大约为5000万人。
  占全国城镇人数8%的5000万穷人,固然显得经济发展尚有不足,但比起GDP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国,已经强了许多。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公布的一份报告称,2009年美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总数达436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4.3%,创15年来新高,其贫困总人数为50年来最多。
  社科院的蓝皮书中还强调,“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情不同于发达国家,若按照目前发达国家的贫困标准和反贫战略,中国的经济状况是无法支撑的。”这个注脚说明,我们的贫困与美国有所不同,所谓贫穷都是相对的。
  人们也许不解,为何我们的“相对贫穷”是年收入在7500~8500元之间?而这些“相对贫穷”的5000万人口数量,又是怎么算出来的?请相信社科院自有一套测算逻辑,但穷成这样才能算穷人,明显不合常识。
  年收入7500~8500元之间意味着月收入625~708元,这在物价飞涨的当下,不但付不起基本的衣食住行费用,更不要说为住房、看病和上学买单了。更何况,以此标准,月入超过700元就不算穷人了?
  我们的国情确实不同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穷人到了中国皆为富人。比如,美国政府2005年划分的贫困线标准,单身人士年收入低于9570美元、三口之家年收入低于16090美元,即为穷人,换算成人民币,这分别相当于6万元和10万元。而日本的穷人标准是年收入200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14万元。
  美国的贫困线标准算法复杂但逻辑简单——以必需食品为基础,再加上衣食住行等其他生活必需品——也就是保证人们基本生活开支的收入。但即使这样,美国的“穷人”中46%拥有自己产权的住房、73%的人拥有汽车,教育、医疗等服务,也有可靠的社会保障。
  发达国家只有穷人可以不交税或者少交税。美国税法中规定的“宽免额”(相当于我国的个税起征点)约为年收入7500美元,略低于他们的贫困线标准;而日本的个人所得税率最低一档的征税额,为年收入195万日元,也与该国的贫困线相当。
  我们无法和发达国家比贫困线的绝对值,但可以参照“穷人不交税”的逻辑,重新思考一下真实的贫困线应该在哪里?
  最新的个人所得税经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民意,以“基本生活费用不必缴税”为原则,将个税起征点定为每月3500元(曾经5000元也成为讨论的热点),这至少说明,民众广为认可的每月基本生活开支费用,是当前700元贫困线的5倍之多。
  据专家推算,在新税法实施后,全国将只有2400万人需要交纳个税,这不足总人口的2%(其中能算上中产阶层的,恐怕不足1%,算得上“富人”的就更少了)。这与社科院报告中提到的2.3亿中等收入阶层的数字相差甚远,如果还硬要把收入连缴税额都够不上的98%的国人,说成“橄榄形社会”的主流,那一定是颗苦涩的橄榄。
  贫困线的学术定义分为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前者是以满足食品需要为主的基本生存(即温饱线),后者是一个与社会收入中值的相对概念。世界经合组织在1976年提出的一国贫困线标准,即一个国家社会中位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这也是被广泛运用的国际贫困线标准。
  此次社科院提出的“相对贫困线”,也许是以我国2009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为标准,以其50%作为划定。但这样的标准,充其量是仅够温饱的“绝对贫困线”。
  制定7500~8500元的这一贫困线标准的人,的确充满了智慧。它即符合了世界经合组织的“国际惯例”,又回避了与发达国家对比的尴尬现实,还让我们贫困人口的比例远低于美国,又一次证明了我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制度优越。
  这是一条让政府官员们舒心的贫困线,它让“脱贫、低保”的工作简单了许多,让全民富裕容易了很多,让和谐的“橄榄形”社会实现起来轻松了很多。而更美妙的,它还是一条符合国情的贫困线、一条有科学依据的贫困线、一条和国际接轨的贫困线。
  如果以个税起征点作为划分穷困的界限,98%的国人都将是穷人,这与富裕的国家形象实在相差太远,但不可否认,这是个现实,不面对这个现实,国人就不可能真的脱贫致富。
其他文献
又一只与艺术品挂钩的信托基金即将面世,艺术金融化的创新正以群体性的方式扑向投资人。  2011年8月,北京邦文艺术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邦文”)即将与西安信托推出“西安信托?艺术品投资基金集合信托基金”。至此,这是该公司合作推出的第二只与艺术品挂钩的信托产品。  艺术品信托,已然冲出了传统艺术圈,在金融的武器下,将第三方平台纳入到众多投资人的视野。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收幅作品再卖幅画,也不是张罗一帮人办
期刊
市场大跌,机构也不闲着,赶忙调仓换股,回避风险。  近期陆续披露上市公司中报再次揭开了机构二季度的排兵布阵。截至8月16日,沪深两市共有1359家公布了中报。《投资者报》统计其背后流通股东发现,机构仍重兵把守周期性行业,对金融、采掘、机械设备等蓝筹板块青睐有加。  其中,“国家队”险资和社保资金的视角不同——社保转向地产,而险资则偏爱银行;券商特立独行,重配石化塑料;QFII仍坚定不移持有地产股。
期刊
美国的债务危机,中国的动车追尾……这个世界有太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搭载着金融的顺风车,艺术品信托却在这个市场中如火如荼地发展。  国投信托已经陆续推出了不少与艺术品挂钩的信托产品,一度被戴上了“另类投资”的帽子。  最初,第一只艺术品信托和它的导演一直各司其责,后者凭借其专业性及独特资源为艺术品信托提供强大的专业支撑,而前者则提供监管平台。一个是在舞台收益靓丽的演员,一个是幕后的导演,尽管站在艺术
期刊
一个农民拉着成千上万车的土豆也换不来毕加索画的两个土豆,这便是艺术的价值。  曾经,有人无视艺术,之后,开始推动艺术,再后来,艺术被打包到了基金池,甚至被份额化……艺术,在资金所能触及到的领域里慢慢翻滚。于是,越来越多迷惑的人开始领悟到其中的奥妙。  北京大学文化金融研究所主任喻文益在“2011中国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论坛”中慷慨陈词,“价值本身就是无中生有,由小向大的,价值就像宗教,你崇拜它,它就会
期刊
业绩增长仍遭机构大肆抛售,在香港上市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下称“重庆农商行”)正陷入这样的窘境。  截至8月16日,重庆农商行在H股整整度过了8个月,期间,机构对其已减持达8亿股。  8月12日,重庆农商行发布上市后首份中报业绩,截至6月30日,该行实现净利润22.37亿元,同比增长34.75%。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85.5亿元,占整体贷款6%,管理层称全数皆有现金流覆盖。  尽管如此,多家评级机构
期刊
社交网络时代,谁能成为人气博主,谁就能成为意见领袖,在这方面创意人士也不甘落后。阿特姐姐带来的谜样人气尚未消散,8月6日,方振宁在新浪微博上再爆出设计师朱锷剽窃同行理念,这位“网上居住最久的网虫”细数罗列11项罪状,指其实为“朱锷大盗”,一时间掀起一场方振宁朱锷大战,有网友戏称之为“年度设计界第一大盛事”。  如果这真的算是“年度设计界第一大盛事”的话,梵志画豹大概可以算作是“年度艺术界第一大盛事
期刊
德国日耳曼民族的性格赋予莱卡相机严谨的风格,历久弥珍。  英国《每日邮报》近期报道,一台88岁“高龄”(1923年出厂)的德国产莱卡相机,近期以创纪录的100万英镑(约合1062万人民币)拍出。  这台古董级相机的状态良好,拍摄正常。莱卡收藏者介绍,莱卡每台相机都拥有一个单独编号,编号从第一台开始连续至今,从无间断。    相机的“劳斯莱斯”    莱卡属极其小众的贵族奢侈品,并非凡人所能问津。 
期刊
对美国债务危机解除后的前景,市场普遍预期是QE3的开始。人们在等待美国财政部第一轮的国债拍卖。如果买家足够,市场的担心会被大大削弱;一旦拍卖不顺,人们就会把最终的买家设定在美联储。当然,这时不管美联储是否公开认定,人们都会认为第三轮的量化宽松开始了。  对这一结果的等待将在短期内决定性地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当然包含了中国股市。如果美元因美债问题而真的走软,中国面临的输入产品价格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
期刊
上证综指在2700点附近震荡多日后破位下行。截至8月2日收盘,沪指报2679.26点,跌幅0.91%,成交787.9亿元;深成指报11932.0点,跌幅0.59%,成交731.6亿元。  近期市场为何一直跌跌不休?我们认为,造成近期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美债危机,从而引发市场担忧。  对于未来1~2周的市场走势,我们判断,市场仍受到资金面的制约,弱势震荡可能成为主旋律。建议投资者配置金融、房地产、钢
期刊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降的消息终于还是来了。  其实,照我看美国早就是一个空壳了,为啥还能维持AAA的评级标准?实在是令人费解。目前美国政府债务规模已经达到了GDP的100%。而标准普尔仅仅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降低到了AA+,这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应该给标普以赞扬,因为他是第一个敢这么做的,另外两家评级公司穆迪和惠誉仍然维持美国AAA的评级,标普是跨出第一步的人。更有趣的是美国政府的反应,消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