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工程行业的逐步成熟和规范化,利润越来越趋于平均化和合理化,成本控制成为争取市场份额、开拓市场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总结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招投标阶段,然后对风险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最后进一步举例说明了施工企业在造价控制意识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工程投标;风险控制;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9-0308-02
引 言
招投标作为施工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对企业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只有施工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才能有效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损失,提高企业效益。
1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投标概述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工程招投标需要吸引投标人参与到施工项目计划中。这一过程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和竞争性招标。此后,招标单位应选择合适的投标人签订合同,建立合作关系,由中标人完成施工任务。项目应按照招标人所制定的投标(文件)的要求进行,并在确定的时间内对整个工程进行分析,编制独立的报价单。
2 施工企业投標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风险
2.1 经济风险
工程项目从招标到竣工结算周期较长,招标只是一个阶段的开始。投标施工企业必须承担市场价格变化和国家政策变化所存在的风险,比如调整税后价格为2000元/t的钢筋材料,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价款增加至3000元/t,在合同中规定10%以内的材料价都应该给予调整补差,业主的支付能力如何,是承包商重点考虑是否按时拨付款项的重要依据,在如今的市场中“僧多粥少”的现状非常常见,在低价竞标中很多中标单位都只能收获少量利润甚至亏损。
2.2 合同风险
在合同制定方面,甲方通常聘请专业顾问起草施工合同,以提高合同质量,避免合同风险。作为合同中的承包商,承包商应承担甲方可能避免的一些风险因素。例如:由于业主和承包商在市场部门的“圈子”中,承包商处于弱势地位,所以,业主往往会制定合相对强势的合同条款,从而使承包商无预付款以及垫资等现象发生,如果不合理的结算方式强行加入到合同中,就会导致合同中的纠纷和合同风险问题存在。
2.3 工程量清单不合理
工程量清单是甲方在投标前准备的。一些招标单位为了有效规避风险因素往往倾向于在招标文件中对不合理的条款进行审查和纠正,如在工程量清单上单位的招投标阶段如不能及时提出偏差问题则被视为在工程结算中不存在工程量上的偏差。中标企业通常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不合理性十分明显。
3 工程招投标中的造价控制措施
3.1 投标决策
投标单位应积极的收集和跟踪信息,建立信息数据库。同时,数据库中的信息数据应及时更新。如对一些施工单位项目责任成本的统计分析、更新各单位在工作中决策的汇总等,如此一来我们才可以更好地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和选择。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充分了解业主信息、市场竞争现状,研究各竞争对手的综合实力和公司绩效,对备案信息和重复证明进行判断、分析、评估。
3.2 审核工程图纸
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应仔细审查招标图纸,认真分析设计方案中的要求。招标图纸的复杂度较高,要注意细节绘制等。造价人员对图纸的细节需要进行整理、分类,在审阅时需要注意施工难点,需要明确组织图纸、分类和标注的细节,对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所出现的问题。中标单位仍需按照有关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查设计,避免问题影响工程报价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合理编制投标预算
招投标预算是加强企业管理、评估工程造价和编制施工方案的依据,也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编制投标预算文件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3.3.1 收集整理计价依据
材料信息的测量标准用于执行固定费用定额取费标准,合理准确地应用机械台班。众所周知,在报价中工程材料一般占报价的50~70%。因此,有必要了解投标报价中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变化紧随市场价格变化,随时准备对材料价格的波动进行分析。
3.3.2 科学合理的报价程序
当投标人对工程造价进行投标时,一些预算人员在拿到标书后进行套价的行为十分的不可行。首先,对图纸和招标文件进行详细的理解,并对影响造价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研究。了解投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为了更好地为项目预算打下基础,需要对这些要点逐一进行了解。
3.3.3 理解工程报价的组价原理
根据当地的消费定额和清单规格或企业定额来获得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造价分为工程费、其他工程费、税费等。所涉及子项目的成本由综合单价乘以工作量组成。综合单价由施工设备和设备的风险费用共同组成。报价人员需要了解造价原则,以更能准确的进行报价。
3.3.4 合理技巧性的清单报价
工程量清单报价是指投标者根据国家统一的标准,在施工项目投标工作中,由投标人独立提供工程量清单报价的计算规则,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招标人提供的清单,并根据最后的结果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估价。要熟悉和掌握工程预算的组成原则、依据和方法,这也是做好报价工作的基础。
然而,技术范围内的不平衡报价有时会给中标者(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竞争力。①列出疑似问题澄清的数量清单,例如:在检查清单过程中,图纸中有暂定的工程,该项目在以后招投标过程中难度大,资质要求高,工程性能要求高,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对报价适当的进行调整。②企业具有施工能力优势的单项工程,可以对其进行择优报价,例如:企业自身建设或长期合作供应商,在某些报价上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材料优势。本项目需要的性能也可以以低价报价为中标概率。③项目企业前期需要快速筹集资金,在某些项目前期适当降低单价。无论项目清单发生的成本发生在将来发生与否,都不会对企业或单位造成风险,不影响投标报价的优势。 4 实例分析
4.1 工程造价管理风险
某建筑工程项目第39层商住楼包括地下室1层面积共42550m2。在工程投标过程中,一家建筑企业以4415万元的最低价格中标承建。由于企业对甲方投标的合理低价,没有进行全面严格的审查,忽视了投标报价中的报价不合理,在施工过程中试图通过其他方式降低工程造价然而,由于工程造价低,施工过程复杂,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施工企业给工程施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此外,甲方应在预付款前修改设计方案,且不同意延期,没有足够的考虑。在投标之前,招标单位没有考虑一些临时工程配套设施的工程费,给工程资金造成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项目部不仅要保证项目的完成,而且要避免项目造成的投资风险。这个项目弊大于利。由此可见,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开始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成本预算,在面临一些突发性的状况时可以有效地减少工程中标后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4.2 工程投标中造价控制对策
地铁车站换乘工程属于地铁项目,但涉及到土建施工项目较多。围护结构占工程造价的40%。工程总造价约4亿元,建设期超过1000d。工期长,管理人员少,资本压力消耗巨大。这种投标是为公司具有地铁专业性的业绩。投标领导小组决定在投标中有所侧重,因此,会采取不平衡的报价策略。该围护结构属于前期工程报价,在保留工程造价的情况下,尽快收回部分现金量进行周转,以降低工程造价压力,加强后续工程造价控制,达到最大化的成本节约。
5 结 论
总结工程造价投标环节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在投标报价中,企业在处理投标报价过程中需要对招标文件进行认真研究,对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偏差问题进行调整,同时也应考虑各种风险,加强风险把控,才能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梅阳春,邹辉霞.建设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王慶斌,凌怡蜻.项目招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D].北京工业大学,2013.
[3]王志斌.工程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招标与投标,2016(11).
收稿日期:2018-9-6
作者简介:仇 睿(1989-),男,工程师,大学本科,从事电力变电及招投标工作。
关键词:工程投标;风险控制;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9-0308-02
引 言
招投标作为施工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对企业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只有施工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才能有效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损失,提高企业效益。
1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投标概述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工程招投标需要吸引投标人参与到施工项目计划中。这一过程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和竞争性招标。此后,招标单位应选择合适的投标人签订合同,建立合作关系,由中标人完成施工任务。项目应按照招标人所制定的投标(文件)的要求进行,并在确定的时间内对整个工程进行分析,编制独立的报价单。
2 施工企业投標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风险
2.1 经济风险
工程项目从招标到竣工结算周期较长,招标只是一个阶段的开始。投标施工企业必须承担市场价格变化和国家政策变化所存在的风险,比如调整税后价格为2000元/t的钢筋材料,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价款增加至3000元/t,在合同中规定10%以内的材料价都应该给予调整补差,业主的支付能力如何,是承包商重点考虑是否按时拨付款项的重要依据,在如今的市场中“僧多粥少”的现状非常常见,在低价竞标中很多中标单位都只能收获少量利润甚至亏损。
2.2 合同风险
在合同制定方面,甲方通常聘请专业顾问起草施工合同,以提高合同质量,避免合同风险。作为合同中的承包商,承包商应承担甲方可能避免的一些风险因素。例如:由于业主和承包商在市场部门的“圈子”中,承包商处于弱势地位,所以,业主往往会制定合相对强势的合同条款,从而使承包商无预付款以及垫资等现象发生,如果不合理的结算方式强行加入到合同中,就会导致合同中的纠纷和合同风险问题存在。
2.3 工程量清单不合理
工程量清单是甲方在投标前准备的。一些招标单位为了有效规避风险因素往往倾向于在招标文件中对不合理的条款进行审查和纠正,如在工程量清单上单位的招投标阶段如不能及时提出偏差问题则被视为在工程结算中不存在工程量上的偏差。中标企业通常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不合理性十分明显。
3 工程招投标中的造价控制措施
3.1 投标决策
投标单位应积极的收集和跟踪信息,建立信息数据库。同时,数据库中的信息数据应及时更新。如对一些施工单位项目责任成本的统计分析、更新各单位在工作中决策的汇总等,如此一来我们才可以更好地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和选择。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充分了解业主信息、市场竞争现状,研究各竞争对手的综合实力和公司绩效,对备案信息和重复证明进行判断、分析、评估。
3.2 审核工程图纸
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应仔细审查招标图纸,认真分析设计方案中的要求。招标图纸的复杂度较高,要注意细节绘制等。造价人员对图纸的细节需要进行整理、分类,在审阅时需要注意施工难点,需要明确组织图纸、分类和标注的细节,对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所出现的问题。中标单位仍需按照有关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查设计,避免问题影响工程报价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合理编制投标预算
招投标预算是加强企业管理、评估工程造价和编制施工方案的依据,也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编制投标预算文件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3.3.1 收集整理计价依据
材料信息的测量标准用于执行固定费用定额取费标准,合理准确地应用机械台班。众所周知,在报价中工程材料一般占报价的50~70%。因此,有必要了解投标报价中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变化紧随市场价格变化,随时准备对材料价格的波动进行分析。
3.3.2 科学合理的报价程序
当投标人对工程造价进行投标时,一些预算人员在拿到标书后进行套价的行为十分的不可行。首先,对图纸和招标文件进行详细的理解,并对影响造价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研究。了解投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为了更好地为项目预算打下基础,需要对这些要点逐一进行了解。
3.3.3 理解工程报价的组价原理
根据当地的消费定额和清单规格或企业定额来获得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造价分为工程费、其他工程费、税费等。所涉及子项目的成本由综合单价乘以工作量组成。综合单价由施工设备和设备的风险费用共同组成。报价人员需要了解造价原则,以更能准确的进行报价。
3.3.4 合理技巧性的清单报价
工程量清单报价是指投标者根据国家统一的标准,在施工项目投标工作中,由投标人独立提供工程量清单报价的计算规则,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招标人提供的清单,并根据最后的结果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估价。要熟悉和掌握工程预算的组成原则、依据和方法,这也是做好报价工作的基础。
然而,技术范围内的不平衡报价有时会给中标者(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竞争力。①列出疑似问题澄清的数量清单,例如:在检查清单过程中,图纸中有暂定的工程,该项目在以后招投标过程中难度大,资质要求高,工程性能要求高,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对报价适当的进行调整。②企业具有施工能力优势的单项工程,可以对其进行择优报价,例如:企业自身建设或长期合作供应商,在某些报价上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材料优势。本项目需要的性能也可以以低价报价为中标概率。③项目企业前期需要快速筹集资金,在某些项目前期适当降低单价。无论项目清单发生的成本发生在将来发生与否,都不会对企业或单位造成风险,不影响投标报价的优势。 4 实例分析
4.1 工程造价管理风险
某建筑工程项目第39层商住楼包括地下室1层面积共42550m2。在工程投标过程中,一家建筑企业以4415万元的最低价格中标承建。由于企业对甲方投标的合理低价,没有进行全面严格的审查,忽视了投标报价中的报价不合理,在施工过程中试图通过其他方式降低工程造价然而,由于工程造价低,施工过程复杂,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施工企业给工程施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此外,甲方应在预付款前修改设计方案,且不同意延期,没有足够的考虑。在投标之前,招标单位没有考虑一些临时工程配套设施的工程费,给工程资金造成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项目部不仅要保证项目的完成,而且要避免项目造成的投资风险。这个项目弊大于利。由此可见,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开始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成本预算,在面临一些突发性的状况时可以有效地减少工程中标后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4.2 工程投标中造价控制对策
地铁车站换乘工程属于地铁项目,但涉及到土建施工项目较多。围护结构占工程造价的40%。工程总造价约4亿元,建设期超过1000d。工期长,管理人员少,资本压力消耗巨大。这种投标是为公司具有地铁专业性的业绩。投标领导小组决定在投标中有所侧重,因此,会采取不平衡的报价策略。该围护结构属于前期工程报价,在保留工程造价的情况下,尽快收回部分现金量进行周转,以降低工程造价压力,加强后续工程造价控制,达到最大化的成本节约。
5 结 论
总结工程造价投标环节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在投标报价中,企业在处理投标报价过程中需要对招标文件进行认真研究,对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偏差问题进行调整,同时也应考虑各种风险,加强风险把控,才能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梅阳春,邹辉霞.建设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王慶斌,凌怡蜻.项目招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D].北京工业大学,2013.
[3]王志斌.工程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招标与投标,2016(11).
收稿日期:2018-9-6
作者简介:仇 睿(1989-),男,工程师,大学本科,从事电力变电及招投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