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研究了渤海湾黄骅盆地早白垩世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和第三纪基性火山岩的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早白垩世火山岩以碱性系列为主,不同基性程度的岩石具有一致的
【机 构】
: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汉诺威大学矿物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7DFA212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基金和重点项目(40821061和40334037)、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39)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渤海湾黄骅盆地早白垩世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和第三纪基性火山岩的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早白垩世火山岩以碱性系列为主,不同基性程度的岩石具有一致的富集Sr、Ba、K、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Nb、Ta、Zr等高场强元素,轻重稀土强烈分异,Sr-Nd同位素组成与EM Ⅰ相似,Sr同位素初始比高于方城玄武岩和汉诺坝基性麻粒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表明,酸性火山岩主要来自于地壳重熔,基性火山岩具有板片流体/熔体交代富集的特征,二者的岩浆混合作用可能是中性火山岩的成因,它们共同构成了东北
其他文献
微亮晶构造(Microspar,Molar-Tooth Structure,简称MT)发育于全球各稳定克拉通的中、新元古代盖层碳酸盐岩中。微亮晶构造碳酸盐岩也发育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中、新元古代地层
东北地区的变质基底,如佳木斯地块的麻山群、兴安地块的兴华渡口群等岩石组合是以(含石墨)大理岩、夕线石榴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等为主要标志的孔兹岩系。在额尔古纳、兴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