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腐烂病是陇东黄土高原苹果果园的主要病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园的苹果树大多因此而毁园。腐烂病严重发生将导致树体营养失调,死树毁园,因此对腐烂病的防治不容忽视。腐烂病是由弱寄生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该病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虽然在一年生的枝条即可以侵染,但是只有当树势衰弱时才大量表现;腐烂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也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凡是冬季温度低且易发生冻害的地方,腐烂病发生就会严重。
关键词:苹果腐烂病;症状;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077-1
1 症状识别
苹果树腐烂病多发生于主干、大枝背阴面及树权部位和剪锯口处,表现为溃疡、枯枝两种类型。溃疡型在春季的病斑为红褐色、略隆起、显水渍状,用手按压松软下陷,可流出黄褐色汁液,病疤组织有酒糟味,后干缩下陷,表面长出许多黑色小粒点,成干腐型。干腐型在枝干上表现为枯枝型,小枝、果台和干桩等部位都会发生。枯枝型病斑边缘不明显,不呈水渍状,环绕一圈便全枝干枯。病菌蔓延迅速,环枝一圈,全枝干枯,后期出现黑色小粒点。春季病原菌进一步扩展,可导致生长衰弱的大枝发生溃疡。重病树枝叶不茂,并呈现结果特多的异常现象。
2 发生规律
腐烂病基本发病规律为 “夏侵染,秋潜伏,冬扩展,春腐烂”。入冬时,病菌在果树病疤、残枝和有支撑棍的枝上越冬。早春病菌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多年生枝的叶痕、皮孔、果柄痕也是病菌侵入主要部位。初春3月下旬~5月上旬,溃疡型病斑的腐烂症状表现明显。7月上旬~9月为侵染高峰期。病菌在健壮、抗病力强的树上潜伏时间较长,当入侵点周围树皮衰弱,伤口疤痕等处有腐生组织时,病菌活跃并扩展,引起腐烂。发病快慢取决于寄主抗性程度,一般夏季生长旺盛,发病较少,树势健壮的稳产树发病轻。
3 发生主要原因
气候反常导致腐烂病高发近年气候反常,春季低温冻害频发,夏季高温少雨,秋季雨水过多为腐烂病侵染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冬春季过低极端气温使树体皮层、形成层极易受冻,秋季高温多雨则有利于腐烂病菌潜伏侵染。导致腐烂病发生严重;肥水不足,树势衰弱,树体抗病力降低。多年以来,果农偏施化肥(特别尿素),有机肥严重不足,且施肥量普遍降低,严重破坏土壤理化性;甚至多数果农忽视秋季施肥,普遍春季施肥,导致树体越冬积累养分不足,加之雨水较少,树势衰弱,树体抗病力大大降低,导致腐烂病大发;挂果量大,削弱树势生产中疏花蔬果不严格,留果量大,大小年现象普遍存在,大年超量结果,树体营养过量消耗,树势严重减弱,树体抗性降低,极易侵染腐烂病菌;修剪不当造伤过多,不及时保护剪、锯口,对修剪工具消毒,导致腐烂病交叉传播染病高发。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科学施肥,灌水壮树
科学施肥灌水壮树,沃土养根、保叶强枝、护树防病,冬季干旱地区注意冬灌,能增强树势,减少冻害;开春及时疏花、疏果,严格控制产量,减少营养消耗;适时喷药、轻刮枝干、涂药(可加营养液),铲除病源。尤其在6~8月果树愈伤能力强的时期,自地面到1.5米处干高,对主干、主枝基部行刮皮术,刮树皮表层1~1.5毫米,使新皮露白、幼皮微露青,达到“病灶刮尽,刮面光滑”要求。刮后涂药(如果康宝、生物盾、园易清、翠贝,可酌情挑选上表药剂)+肥(如腐殖酸类物质,永壮550或百禾丰),此举,当年就可长出新皮,树干光滑。预防重于治疗,笔者实地调查,有的果农涂干每年在春、夏或秋两次,果园不易发生腐烂,而且,树干光滑如新,效果良好。
4.2 土洋结合的“包泥防治法”
近年来,果农从“土法”包泥防治法中,总结出了“土洋结合”的方法,苹果腐烂病“封闭调养治疗法”。根据腐烂病病菌是好气性真菌,“喜氧怕壮”的特点,经过试验、总结了腐烂病封闭调养治疗法。用废旧、耐老化的。乙烯袋,将其裁开围于树干成桶状,再将裁口缝好,树干位于中央。然后将2~3斤蓝得土壤调理剂(或木美土里生物肥)与果园地表净土(无腐烂病病树周围的土)混合搅匀装实即可。这样既隔绝了空气,又提供养分,调节树势。如外袋风化,重新另套一新袋,可连续两年。此法无需对腐烂病疤进行刀刮、涂药,操作简便,无副作用。有治病、保树、稳产、增效一举四得的优势和特点。西峰区董志镇八连村李养录,彭原乡周岭村黄廷军等许多果农使用该法,保住了腐烂病树,并当年受益。衰弱病树恢复生机,濒临挖毁的树回复正常,硕果累累,效果明显奇特。
4.3 减少树体伤口、保护伤口不受侵染
伤口是腐烂病侵染的通道,生产中应尽量减少伤口,修剪中剪锯口要平整,剪锯口应及时涂抹保护剂(如“绿云”牌《膜立康》主要成分甲基硫菌灵),伤口愈合好,避免发病。
4.4 病斑治疗要认真
早春和晚秋认真检查果树将病斑病斑,将坏死组织彻底刮除,刮成梭形或弧形病疤,刀口要圆滑,周围应刮去健皮0.5~1厘米,深达木质部,不留毛茬、平整,上端和两侧应留立茬,下端留斜茬以避免积水和有利愈合,之后用10倍的园易清液或腐迪原液等药涂抹病疤;对刮下的病残组织,应带出园外销毁,刮刀也要常用药液消毒,以免带毒传病。也可先用刀将病斑与非病斑处划开,再用刀在病斑上每隔0.5厘米划成道,使用翠贝1000倍液或新果康宝5倍液直接涂抹病疤,即可康复。
4.5 密集式桥接和脚接
若刮治的病疤过大,在春夏季进行多枝脚接和桥接,补充、增加输导渠道,以利养分上下传导,密集式、多枝桥接和脚接恢复树势快,3、5年桥接和脚接的枝条就长到树干里了,与患病树成为一体,增强了树势,增强了抗病力。
作者简介:王伟(1977-),女,汉族,陕西旬邑人,甘肃省庆阳林业学校讲师,从事教育工作。
关键词:苹果腐烂病;症状;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077-1
1 症状识别
苹果树腐烂病多发生于主干、大枝背阴面及树权部位和剪锯口处,表现为溃疡、枯枝两种类型。溃疡型在春季的病斑为红褐色、略隆起、显水渍状,用手按压松软下陷,可流出黄褐色汁液,病疤组织有酒糟味,后干缩下陷,表面长出许多黑色小粒点,成干腐型。干腐型在枝干上表现为枯枝型,小枝、果台和干桩等部位都会发生。枯枝型病斑边缘不明显,不呈水渍状,环绕一圈便全枝干枯。病菌蔓延迅速,环枝一圈,全枝干枯,后期出现黑色小粒点。春季病原菌进一步扩展,可导致生长衰弱的大枝发生溃疡。重病树枝叶不茂,并呈现结果特多的异常现象。
2 发生规律
腐烂病基本发病规律为 “夏侵染,秋潜伏,冬扩展,春腐烂”。入冬时,病菌在果树病疤、残枝和有支撑棍的枝上越冬。早春病菌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多年生枝的叶痕、皮孔、果柄痕也是病菌侵入主要部位。初春3月下旬~5月上旬,溃疡型病斑的腐烂症状表现明显。7月上旬~9月为侵染高峰期。病菌在健壮、抗病力强的树上潜伏时间较长,当入侵点周围树皮衰弱,伤口疤痕等处有腐生组织时,病菌活跃并扩展,引起腐烂。发病快慢取决于寄主抗性程度,一般夏季生长旺盛,发病较少,树势健壮的稳产树发病轻。
3 发生主要原因
气候反常导致腐烂病高发近年气候反常,春季低温冻害频发,夏季高温少雨,秋季雨水过多为腐烂病侵染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冬春季过低极端气温使树体皮层、形成层极易受冻,秋季高温多雨则有利于腐烂病菌潜伏侵染。导致腐烂病发生严重;肥水不足,树势衰弱,树体抗病力降低。多年以来,果农偏施化肥(特别尿素),有机肥严重不足,且施肥量普遍降低,严重破坏土壤理化性;甚至多数果农忽视秋季施肥,普遍春季施肥,导致树体越冬积累养分不足,加之雨水较少,树势衰弱,树体抗病力大大降低,导致腐烂病大发;挂果量大,削弱树势生产中疏花蔬果不严格,留果量大,大小年现象普遍存在,大年超量结果,树体营养过量消耗,树势严重减弱,树体抗性降低,极易侵染腐烂病菌;修剪不当造伤过多,不及时保护剪、锯口,对修剪工具消毒,导致腐烂病交叉传播染病高发。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科学施肥,灌水壮树
科学施肥灌水壮树,沃土养根、保叶强枝、护树防病,冬季干旱地区注意冬灌,能增强树势,减少冻害;开春及时疏花、疏果,严格控制产量,减少营养消耗;适时喷药、轻刮枝干、涂药(可加营养液),铲除病源。尤其在6~8月果树愈伤能力强的时期,自地面到1.5米处干高,对主干、主枝基部行刮皮术,刮树皮表层1~1.5毫米,使新皮露白、幼皮微露青,达到“病灶刮尽,刮面光滑”要求。刮后涂药(如果康宝、生物盾、园易清、翠贝,可酌情挑选上表药剂)+肥(如腐殖酸类物质,永壮550或百禾丰),此举,当年就可长出新皮,树干光滑。预防重于治疗,笔者实地调查,有的果农涂干每年在春、夏或秋两次,果园不易发生腐烂,而且,树干光滑如新,效果良好。
4.2 土洋结合的“包泥防治法”
近年来,果农从“土法”包泥防治法中,总结出了“土洋结合”的方法,苹果腐烂病“封闭调养治疗法”。根据腐烂病病菌是好气性真菌,“喜氧怕壮”的特点,经过试验、总结了腐烂病封闭调养治疗法。用废旧、耐老化的。乙烯袋,将其裁开围于树干成桶状,再将裁口缝好,树干位于中央。然后将2~3斤蓝得土壤调理剂(或木美土里生物肥)与果园地表净土(无腐烂病病树周围的土)混合搅匀装实即可。这样既隔绝了空气,又提供养分,调节树势。如外袋风化,重新另套一新袋,可连续两年。此法无需对腐烂病疤进行刀刮、涂药,操作简便,无副作用。有治病、保树、稳产、增效一举四得的优势和特点。西峰区董志镇八连村李养录,彭原乡周岭村黄廷军等许多果农使用该法,保住了腐烂病树,并当年受益。衰弱病树恢复生机,濒临挖毁的树回复正常,硕果累累,效果明显奇特。
4.3 减少树体伤口、保护伤口不受侵染
伤口是腐烂病侵染的通道,生产中应尽量减少伤口,修剪中剪锯口要平整,剪锯口应及时涂抹保护剂(如“绿云”牌《膜立康》主要成分甲基硫菌灵),伤口愈合好,避免发病。
4.4 病斑治疗要认真
早春和晚秋认真检查果树将病斑病斑,将坏死组织彻底刮除,刮成梭形或弧形病疤,刀口要圆滑,周围应刮去健皮0.5~1厘米,深达木质部,不留毛茬、平整,上端和两侧应留立茬,下端留斜茬以避免积水和有利愈合,之后用10倍的园易清液或腐迪原液等药涂抹病疤;对刮下的病残组织,应带出园外销毁,刮刀也要常用药液消毒,以免带毒传病。也可先用刀将病斑与非病斑处划开,再用刀在病斑上每隔0.5厘米划成道,使用翠贝1000倍液或新果康宝5倍液直接涂抹病疤,即可康复。
4.5 密集式桥接和脚接
若刮治的病疤过大,在春夏季进行多枝脚接和桥接,补充、增加输导渠道,以利养分上下传导,密集式、多枝桥接和脚接恢复树势快,3、5年桥接和脚接的枝条就长到树干里了,与患病树成为一体,增强了树势,增强了抗病力。
作者简介:王伟(1977-),女,汉族,陕西旬邑人,甘肃省庆阳林业学校讲师,从事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