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上神经外支监测技术在甲状腺上极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ojie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喉上神经外支(external branch of laryngeal nerve,EBSLN)监测技术在甲状腺手术尤其是上极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其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发声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因PTC行初次手术治疗并于术中使用神经监测技术的139例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腺体上极者31例,位于其他位置108例。术后1周及1个月时评估患者发声功能。统计肉眼直视下与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 nerve monitoring,IONM)技术辅助下EBSLN的识别率,比较甲状腺上极肿瘤与其他位置肿瘤手术中EBSLN的识别效率与损伤概率。

结果

139例术中共处理上极218侧(EBSLN218根),其中肉眼直视可识别145根(被IONM证实有126根(57.8%)),IONM可识别203根(93.1%),OR=8.27(χ2=59.345,P=0.00)。同侧肿瘤位于上极的EBLSN中肉眼准确识别20/46(43.5%),IONM识别43/46(93.4%),位于其他位置的EBSLN,肉眼准确识别106/172(61.6%),IONM识别160/172(93.0%),肿瘤不同位置肉眼识别χ2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1,P=0.027),IONM识别χ2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2,P=0.914)。5例在术后1周出现声音低沉,术后1个月再次评估均无声音低沉、发声改变。

结论

IONM较肉眼直视可有效提高术中EBSLN识别比例,保证手术安全性。甲状腺上极肿瘤手术中EBSLN肉眼识别难度较肿瘤位于其他位置的手术更大,IONM可提供神经保护的更可靠依据,降低手术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对照评估三维超声VOCAL(virtual organ computer-aided analysis)技术与二维超声测量甲状腺体积的一致性和重复性。方法采用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测量50例18~68岁女性成人的甲状腺体积。二维超声测量甲状腺最大切面的3个径线(L、H、W),用经典的椭圆体公式V=0.523×L×H×W计算甲状腺体积;三维超声VOCAL技术先获取甲状腺三维数据,而后用VOCAL技术
目的研究并比较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 PLR)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对早期糖尿病肾病(early-stage diabetic nephropathy, ED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
目的探讨CT检查中淋巴结大小和分布状态对单发PTC同侧中央组淋巴结转移(ipsilateral 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ICLN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78例直径>1.0 cm单发PTC的CT资料,依据同侧中央组淋巴结直径将其分为<0.2 cm组、0.2~0.4 cm组和≥0.4 cm组,统计ICLNM阳性和阴性在3组间和组内的分布差异,
目的探讨临床颈部淋巴阴性(cervical lymph node-negative,cN0)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unilateral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uPTC)患侧中央区各亚区淋巴结转移(subgroups of 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sCLNM)与患侧侧区淋巴结转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
目的分析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athyroidism,HPT)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同一组手术医师治疗44例HPT类型、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评估。结果手术治疗HPT患者共44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26例(59.1%),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
目的通过对2015前发表的中国异位垂体腺瘤(ectopic pituitary adenomas, EPAs)进行检索、汇总和分析,以了解我国该疾病的发生状况和临床特征。方法对主要中英文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会议文献进行系统全面的检索,限定对中国作者报道(英文或汉文)且发生在中国的异位垂体腺瘤进行统计、汇总、归类和分析。结果①在查找到的直接相关中文文献86篇和英文文献27篇中,去除内容互有重叠的病例,共
目的探讨64排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甲状腺增强扫描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15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行甲状腺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及病理检查,依据多排螺旋CT检查的不同电流及电压将患者分为4组(A组为高管电压高管电流,B组为高管电压低管电流,C组为低管电压高管电流,D组为低管电压低管电流)。比较4组受检者多排螺旋CT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breast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B-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PB-DLBCL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均为女性患者,中位年龄58.5岁,范围为45~69岁。病变部位左侧3例,右侧1例。镜下乳腺正常结构被破坏,均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常规超声特征、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超声科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89例共89个癌结节,分为有淋巴结转移组49例共49个癌结节与无淋巴结转移组40例共40个癌结节,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二维超声特征、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定量参数有无差异。结果①在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间,癌结节大小(T=-4.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TN)患者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与各类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TN良恶性的确定依据术后甲状腺组织常规病理活检,血清TgAb的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二科行手术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