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代竹笛音乐语言的新趋势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竹笛最初作为戏曲中的伴奏乐器出现,在戏曲音乐中,竹笛和锣、鼓等乐器,共同为戏曲营造背景音乐,打造风格统一的音乐语言系统。直到20世纪50年代左右,竹笛开始从戏曲伴奏音乐中剥离出来,成为一种单独的音乐存在形式。此后一段时期,竹笛音乐语言逐渐发展和成熟,并衍生出多种音乐风格,极大地丰富了竹笛音乐语言体系。本文针对竹笛音乐语言的发展特点以及新趋势,进行详细的研究探讨。
  关键词:当代竹笛;音乐语言;趋势
  竹笛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成为一种独立的演奏乐器,从戏曲音乐中剥离出来,随后逐渐发展成长,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发展出多种多样的演奏形式,并以此为依托,出现许多大众耳熟能详的竹笛音乐作品。在竹笛的发展历程中,竹笛音乐语言的变迁一直为竹笛研究者和爱好者们所关注,因为它不仅反映了竹笛演奏技巧和审美的变化,同时也是时代变迁在艺术创作中的生动投射。
  1 竹笛音乐语言的特点
  中国地域宽广,生活环境、南北文化、语言、音乐等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就传统音乐的大方向来说,黄河流域朴素粗犷的生活环境以及人民爽朗有韧劲的性格使得音乐高亢嘹亮,长江流域勤劳细腻的生活环境以及人民柔情似水的性格使得音乐委婉柔美。就算同属一个流域,不同省市也会因为自身的地理文化特性、生活习性、方言的不同,形成独到的音乐风格和乐种。
  我国历史悠久,黄河和长江孕育了气势恢宏的中华文明。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总结出很多优美的音乐旋律。可能受到环境气候的影响,黄河以北地区的音乐比较粗犷,在音乐旋律的编排上比较大气恢宏,如同北方的山川丘陵,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而长江以南地区的音乐就略显温婉,音乐中常常带有哀怨和感伤,即使是欢快的音乐,也更為注重对细节的刻画,这一点也许和长江以南地区的气候环境、风土人情有直接的关系。但无论是长江以南还是黄河以北,在中华文化中都出奇一致地有笛子音乐,只是在演奏技法上,南方和北方有所不同,而对笛子乐器的钟爱,南方和北方是相同的。
  随着笛子乐器的普及以及笛子演奏技法的逐渐成熟,笛子的演奏风格与特点也在逐渐变化。从戏曲音乐中脱离出来之后,笛子就作为一种纯粹的乐器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其魅力自不必说。在文人墨客心中,笛子的乐声哀怨凄婉,似乎在耳边娓娓叙说离别、倾诉情谊,因此,文人墨客多喜欢用笛子来抒发心中的烦闷、纠结。这时候,笛子就像是一位友人,陪在这些人身边,通过特有的声线,为其送去安慰。此时的笛子音乐相对而言具备一种私密性,也就是说,笛子音乐的主题大多与笛子主人的个人情感起伏有关,笛子演奏的是主人的情感,笛子演奏出来的音乐,其听众也是笛子主人自己,因此,这种音乐具备某种私密性和个人化的特点。随着竹笛音乐的逐渐发展,竹笛的音乐旋律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人们发现,竹笛的音乐不仅擅长表现哀怨凄婉的情感,还能够模仿鸟鸣吟唱等声音,为听众带来欢快的听觉体验。因此,基于大众对竹笛音乐的喜爱,竹笛逐渐走上舞台,成为舞台独奏中的一抹鲜亮的色彩。此时,竹笛音乐的听众就由个人走向了大众,竹笛音乐由其私密特质转向了大众化。
  2 当代竹笛音乐语言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跟随物质生产的发展脚步不断成长,尤其是与西方文化产生碰撞之后,很多原有的文化都找到了新的灵感,创作出了新的内容。东西方文明碰撞产生的火花,使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互动,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成长和发展。在竹笛音乐发展中,西方音乐也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使竹笛音乐语言更趋向于多元化,给竹笛音乐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我国竹笛音乐艺术家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竹笛艺术,从本土的人文和历史中汲取养分,不断充实竹笛艺术,丰富竹笛的音乐语言。
  2.1 创作基础多元化
  20世纪80年代之前,竹笛音乐的演奏还和其他乐器融合在一起,未单独登上舞台。这一时期,竹笛音乐的创作和演奏和舞台上的其他乐器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为在此时,作为伴奏乐器,竹笛在整个协奏的乐曲当中,必须和其他乐器相配合,才能演奏出和谐美妙的声音。这时候的竹笛音乐创作人、改编人、演奏者大多都是同一个人,竹笛音乐的创作生产以及专业化的演奏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直到竹笛音乐从戏曲伴奏的角色中脱离出来,竹笛才真正走进大众的视野,成为一种独具东方魅力的传统乐器。这时候,人们逐渐意识到竹笛演奏声线的独特性,以及竹笛能够在乐曲演奏过程中产生更多可能性。关于竹笛音乐的一切内容和角色开始细分。竹笛音乐的创作者开始专门创作竹笛音乐,编排者开始专门编排竹笛音乐,而演奏者开始练习竹笛的演奏技巧,只有掌握了熟练的竹笛演奏技法之后,才能够将竹笛音乐语言准确表达出来。
  这些关注竹笛音乐创作、改编、演奏的人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很多人并非是专业的竹笛音乐研究者,但是对竹笛音乐都有绝对的热爱。这些人涉足竹笛音乐创作和演奏时,往往会将来自自己职业和生活领域的情感和思想融入音乐创作和演奏,使竹笛音乐语言更加多元,音乐的创作基础更趋丰富,使来源于生活的竹笛音乐最终又回归生活,能够通过竹笛美妙的旋律,表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伟大平凡,真正使竹笛扎根社会基层,成为一种反映大众文化和悲喜的音乐语言。
  2.2 创作类型的多元化
  随着竹笛音乐单独走上舞台,其创作类型也在不断发展。这些多元化的创作,为进一步丰富竹笛语言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竹笛语言的多元化以创作者的多元化为基础。由于竹笛艺术在社会上的广泛普及以及在舞台上的亮眼呈现,竹笛音乐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竹笛音乐逐渐形成了向大众普及延伸的势头,在社会上形成了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开始着手研究竹笛这种乐器的可能性,由于竹笛的便携性以及价格便宜的亲民特质,拥有一支竹笛对大多数老百姓而言并非难事,所以竹笛在社会上的普及也逐渐加快脚步。有这样一支来自基层的、由广大劳动人民组成的作曲和演奏队伍,竹笛音乐汲取了大量的养分,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出现了大量为大众所喜爱的竹笛演奏音乐。基于此,竹笛音乐的创作开始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在这些不同的土壤中,竹笛音乐的创作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竹笛音乐的语言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同时,由于音乐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西方音乐内容的引进,竹笛音乐的对比范围扩大到了世界领域。在不同文化背景中,都有竹笛音乐的爱好者。在这样的情况下,竹笛音乐的创作迎来了更大的视野、更多的受众,因此竹笛音乐的语言也更趋于多元化,以适应更广泛的审美需求。
  2.3 表演形式的多元化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竹笛的演奏方式主要为戏曲伴奏,以配角的形式和其他乐器在戏曲舞台上共同出现。20世纪80年代后,竹笛逐渐在舞台上以独奏的形式出现,人们开始关注竹笛音乐的发展空间,领略竹笛音乐语言的形式和美感。此后,竹笛音乐经历了一系列发展完善,由独奏走向协奏,与钢琴、笙、手风琴等乐器共同演奏,给竹笛音乐语言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3 结语
  竹笛的音乐语言和我国的历史发展同步调,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同频率,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衍生出更多的语言表现形式,探索出更多的可能性。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音乐和文化的逐渐交流融合,以及不同文化内容的彼此碰撞,竹笛音乐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势必会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的音乐语言和美学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 王霄.浅谈竹笛的发展变迁与美学价值[J].音乐时空,2014(11).
  [2] 路亭.中国竹笛南北派演奏风格之我见[J].青春岁月,2012(16).
  [2] 田斌,田宁.从地域文化差异分析中国竹笛南北音乐风格的不同[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7).
  作者简介:蒋宁(1978—),女,山西太原人,硕士,二级演奏员,研究方向:竹笛演奏与教学。
其他文献
针对现有Epidemic路由协议及其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请求定位技术并将其引入到Epdemic协议中.改进后的新协议通过记录历史路由信息,对传输数据定位接收,限制了数据的洪泛范围.
根据环境剪应力理论,利用中小地震震源参数计算福建中、北部环境剪应力值。在Arc-View平台上,对该地区环境剪应力分布特征、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福建中、北部环境剪应力在时间上存在模糊的强弱周期交替,空间上南强北弱,沿海强内地弱,具有成带性,受NE向长乐—东山断裂带、滨海断裂带和NW向台中—晋江断裂带、南日岛—沙县断裂带控制;空间动态变化具有从东向西迁移和以泉州海外乌丘屿附近、厦门海外两区域为
建国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在新中国全面铺开,代表着社会主义最高文学形态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自然也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点之一。事实上,在建国后的短短十年时间里确实出现了一
目的本研究观察丁螺环酮对焦虑症的疗效。方法 96例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焦虑症诊断标准,用丁螺环酮治疗,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丁螺环酮
结合网络入侵和主机入侵方面的检测能力,构建了基于智能体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重点讨论了神经网络入侵检测算法.针对传统的BP网络在入侵检测应用中学习收敛
目的观察急诊非急性心肌梗死危重病人早期床旁快速检测肌钙蛋白T(cTnT)升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急诊非急性心肌梗死危重留观患者96例,按APACHEII评分分为危重组48例(APAC
在构筑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文章在交待和谐社会及其城市RBD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地从经济、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研究了城市RBD的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RBD的城乡和谐效应,认为城市RBD的发展对于城乡和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起到促进作用:经济反哺效应、观念革新效应和文化保护效应等三个方面。
为实现水泵运行节能和有消防保障的恒压供水,分析了水泵调速系统原理。以单片机模糊控制器、变频器和3台主泵为核心,设计出供水控制系统结构,同时介绍了调试中的关键经验。该系
近几十年,全球汇款流在稳步增长并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财政发展的重要源泉。汇款成为家庭收入中稳定的一部分,并组成了发展中国家第二大资金流——处于外国直接投资(FDI)之后,海
目的探讨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lnopathy,PDR)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