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区域活动看幼儿园教育质量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udemire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我时常听到学生对幼儿园的议论,“××园真好,你看班里的那些活动区,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都是很精心的。”“××园不行,班里没有什么活动区,材料、自制玩教具都特别少。”我猛然间发现,在他们心目中,区域活动已经成为评价幼儿园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许在某些幼教工作者看来,将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的评价指标,也就是将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和开展情况作为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一把尺子,未免显得偏狭,但仔细想想却也不无道理。
  从国内的幼教实践看,除生活活动、户外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外,区域活动已是目前城市各类幼儿园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围绕如何有效开展区域活动这一问题,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已在环境创设、材料投放以及教师指导策略等方面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从国际上看,广受认可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量表——早期教育环境评价量表(ECERS)将“空间安排”一项解释为“是否设置了多个活动区,活动区的空间安排、材料摆放是否合理,是否及时添加材料或更换活动区,教师能否观察到活动区的活动”,细化的评分标准还进一步将活动区的安排和使用情况分为“不适宜”“一般”“好”和“优秀”。区域活动作为欧美幼教机构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虽然对我国幼教界来说,区域活动是一个舶来品,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区域活动的重要价值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它的价值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它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在与同伴、材料和教师的互动中进行经验的表达与建构;它是幼儿个体的主动学习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也是教师了解幼儿个体差异、学习过程的宝贵机会;它是一种经验整合性活动,是幼儿以“生活的逻辑”为线索梳理、重组和提升经验的活动平台;它是游戏因素与教育因素有机融合的教育性游戏活动。在幼教界身陷“游戏困境”的背景下,区域活动也许是我们走出困境的出路之一。
  在一定程度上,区域活动的质量可以折射出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对区域活动的重视程度、开展区域活动的有效程度可以反映园所在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上的差异,进而决定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获得学习经验的不同。然而,区域活动的实践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比如,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存在或“眼花缭乱”或“单调贫乏”的现象,介入和指导存在有时“放羊”有时“捆绑”的现象,等等。此外,区域活动所倡导的“尊重个体差异”“教师间接指导”“幼儿自主建构”等理念与我国大众幼教观念中的“个体要服从集体的统一要求”“教师直接指导”“强调短期可见的学习结果”尚有较大的差异。这一现状告诉我们,要真正发挥区域活动的价值还有许多事要做。与集体教学活动一样,如何有效地组织区域活动也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387)
其他文献
前不久,一向乐观积极的兰空某部战士小王,训练场上缺少了虎气,战友还经常发现他一个人唉声叹气。细心的指导员发现了小王的变化,经过指导员的耐心开导,小王终于道出了实情。小王说,一位平时联系不多的外地同学李某突然打电话找他借钱,他不好意思拒绝,就答应把钱直接转到李某的账户里。这一过程中,李某并没有给小王打欠条,也没有约定还款时间。为了以防万一,小王就把和李某商量借款事宜的几个电话进行了录音。可就在上个月
问:  我父亲有一个养女,2006年出嫁,且把户口也迁走了。现在父亲去世两年多了,她回来争遗产。请问:我父亲的养女有权分我父亲的遗产吗?  答:  《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亲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因此,你父亲去世后,他的遗产由你母亲、你们兄弟姐妹,包括你父亲的养女和你父亲的父母按
曾经有一个男同志来妇联咨询,他的故事是这样的:  2009年,我和妻子在一次婚宴上认识,一个月后闪婚。婚后不久我们发现彼此性格并不是很合得来,而且我发现妻子有很多暧昧的对象。我们两人经过吵架、冷战,最后于结婚三个月后协议离婚。  离婚后,我们并没有断绝关系,有时还一起吃饭逛街。离婚后一个月,前妻发现自己怀孕了,便想和我复婚。对于复婚一事,我有点犹豫。前妻提出双方可以通过签署婚前协议来约束彼此,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