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描写有感染力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kageld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形象和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描写在文学作品中起着烘托人物形象、点染环境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作用,有的甚至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关乎全局、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描写必须为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深化文章的主题服务,它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必须突出人、景、物的个性特征。
  [范文例举]
  (一)儿子,谢谢你如此宠爱我(节选)
  那天,肠镜结果出来的时候,我没哭,你却一个人站在医院的太阳底下,号啕着给你的大姐——我远在美国的女儿打电话。通完电话之后,你一支接着一支地抽烟,然后又将头埋在膝盖间,我看到你宽厚的肩膀在不停地颤抖……10分钟后,你像下决心似的,擦干眼泪走向我:“妈……”我知道你是决定要坚强面对的,可是,面对“恶性肿瘤晚期”这样的结果,你根本没法接受。
  你扑在我的怀里,死死地搂着我,我知道,你怕病魔把我带走。而我的心里,在真相大白的这一刻,在32岁、已经成家立业的儿子无助地扑在我怀里的时候,反而变得坦然、勇敢而宁静。这一天来临之前,我一直以为,妈妈在你们的生命里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我常常十天半个月才能看见你一次,至于那個大学毕业后就到美国去的女儿,对我来说,就是视频里的一个影像。生命是一个远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从我生下你们那天就已经开始。
  但也就是从这天开始,你一点一点改变着我的想法——其实,我并不真的了解你,我的儿子。
  (二)秋韵十里(节选)
  长堤十里,秋水一方,千亩荷塘。
  满目碧绿在辽远处,渐渐接入天际。
  夏日里那温婉又娇艳的荷花,早已随秋风凋零而去。荷叶依然亭亭如盖,就像一群高傲不羁的顽皮少年,一阵风吹过,满塘挤挤挨挨摇曳着,舞动着,卷起一波又一波或杂乱或富有节奏的长短绿浪。莲蓬饱满朴实而又挺拔壮硕,与荷叶的柔软顺从不同,它们高耸在荷塘里,棱角分明、坚硬。
  荷塘边的草丛中,几只野鸭慵懒地趴卧着,偶尔探出头来,叼几口青草,嘎嘎地叫个两三声,享受着独属于鸭的单纯世界。
  与野鸭的慵懒和单纯不同,蝴蝶们则要欢快、活跃许多。
  不知是在寻觅那早已消失了的荷花香气,还是在向游人展示自己独特的优美舞姿,一群群蝴蝶煽动着多彩的翅膀,在荷叶上空一尺高的位置,施施然不停变幻着舞姿,一会儿飞降到高高的莲蓬上,一会儿又悠悠然飘落在荷叶端。它们和那些不知名的飞虫交相舞动,活力四射,仿佛在认真表演一曲动人的乐章,明艳照人。
  这荷塘、野鸭、蝴蝶与飞虫构成的美景,动与静相得益彰,虽没有大城市的繁花似锦,也没有《西洲曲》里采莲姑娘的温情,却另有一番原生态的韵味,独特生动,让人驻足,流连忘返。
  [范文解析]
  这两个片段均着眼于刻画、描摹,使客观事物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具有相当的感染力。怎样才能让描写具有感染力呢?
  第一,注意物种差别,抓住事物特征。大千世界,物种万象,地域时令各有不同。松树别于柏树,江南异于北国,初秋不同深秋,所以在描写事物时要善于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片段一中,作者描写儿子得知母亲身染重症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情表达出儿子对母亲的不舍。而片段二的作者悉心认识自然,抓住秋日荷塘区别于夏日荷塘的不同,写出了别样的秋味。
  第二,突出情感特征,浸润主观色彩。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景物因人的主观感情而异,人物因人的性格有别,因而各呈异彩。融入感情的描写,才能以情动人,引发读者共鸣。片段一中,儿子因深知生命是一个远离的过程,孝顺不是义务而是机会,所以他得知母亲身染重疾时才有号啕、抽烟、肩膀颤抖、扑在妈妈怀里的举动,令读者也痛心不已。
  第三,描写目的明确,突出作品主题。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描摹人物,都必须为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突出作品的主题服务。正如茅盾所说:“人物服装的描写不是没有目的性的,不应该为描写服装而描写服装。”品味上面的范文,无不是有目的的描写。
  [类文生成]
  描写要抓住特征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自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作文中的“千人一面”“众口同腔”总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那么,如何走出写作的“大众化”“概念化”“脸谱化”的误区,抓住人物或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就显得尤为重要。如《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眼睛的刻画:“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既突出了她的美丽,又彰显了她“辣”的个性,甚至暗含了作者的情感倾向。鲁迅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他在《祝福》一文中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就极其经典传神,且富于变化。
  描写要融入情感 场景描写可以营造意境、氛围,而意境和氛围又无形中控制着人物的情感。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开篇写道:“雨包围着罗生门,从远处,刷刷地发着声响扑过来。昏暗的傍晚使天空渐渐低下去,仰头向上看,城楼楼顶那斜着伸出去的雕甍支撑着沉重的微暗的云层。”读罢文字,一股凄凉阴冷的情绪立刻弥漫开来,渲染出荒年里城市的衰败景象。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也强调了对自然界各种景物的描绘,即情景交融,物我浑然一体。
  描写要抓住细节 细节描写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或场面的描写之中,往往给人以极深刻的印象。如《祝福》中有关四叔书房的描写:“……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关于“寿”字对联和书的细节描写就把四叔这个附庸风雅的伪道士形象写活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描写要目的明确 对任何事物的描写,都必须为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品的主旨服务,与主旨无关的描写,要“忍痛割爱”,比如,语言描写不要有言必录,只需对人物的言语进行加工提炼,使其特征化、典型化、生活化,以达到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为主题服务的目的。
  [有感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作家三毛曾说:“其实活着还真是件美好的事,不在于风景多美多壮观,而在于遇见了谁,被温暖了一下,然后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为一个小太阳,去温暖别人。”
  生活中的你,也一定有过被温暖或温暖别人的体验,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生活体悟。
  要求:略。
  [思路点拨]
  “温暖”是一个常见而陈旧的话题,用此话题作文,旨在唤醒我们内在的情愫,用心感受生活,发现生活,并热爱生活,做一个温暖的人。写这篇文章,一定要撷取生活中美好的瞬间,找准“暖”点,细致描绘,细腻表达,还要注意细节描写,在细节描写中融入“温暖”这个情怀,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传达出人间自有真情在的现实主题。
其他文献
2017年8月18日,游客陈先生因违规打开车窗投喂,被猛兽区散养的黑熊咬伤。陈先生认为,自己出了事,动物园方面不但没有采取有效救助措施,还一个劲儿对他进行“教育”,这让他感到委屈。  没想到,他的不幸遭遇被媒体报道后,网友的反应比野生动物园更“冷酷”。大量的网友指责陈先生不遵守规则,自作自受。幸好这位游客伤得不重,但这种千夫所指的心理伤害,也够他消化一阵子了。  对于野兽伤人事件,“规则意识”屡屡
期刊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所渴望的生活,不愿意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愿意去做一个懒人,因为我非常懒得洗衣服,所以我去做“e袋洗”来改变生活,让自己有机会不做那么多不喜欢的家务。在陆文勇看来,“现在的时代,是忠于服务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在乎品质服务带来的情感满足。‘e袋洗’要为消费者带来品质服务,并且要把其做到极致。”现在人们更希望提升个人本身的生活品质。现实生活隐藏着服务行业最深刻的意义,因为人对人是有温度的
期刊
从“西瓜打针”到“猪肉钩虫”,从“黄鳝喂药”到“无籽葡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社会神经。近日,农业部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十大谣言进行了曝光,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又红又甜的西瓜是被打了针?养殖黄鳝是用避孕药喂大的?在农业部专家的拆解下,这些谣言其实很“弱智”:比如广为流传的西瓜打针,实验证明一难注射、二难扩散、三难食用,费时费工易腐烂,西瓜打针图个啥?然而,谣言
期刊
国家版权局近日就网络音乐版权问题约谈了腾讯音乐、阿里音乐、网易云音乐、百度太合音乐等网络音乐服务商负责人,要求全面授权广泛传播音乐作品。  国家版权局有关负责人说,2015年国家版权局组织开展规范网络音乐版权秩序专项整治以来,互联网音乐服务商主动下线未经授权音乐作品,并共同签署了《网络音乐版权保护自律宣言》,网络音乐正版化已成为行业共识,网络音乐版权秩序基本好转。但当前网络音乐版权市场出现了一些问
期刊
今文学派统治下的《论语》。原始儒学有些迂阔,因此孔子栖栖一生,不为世所用,与其学缺少实践性品格有关。汉代的儒生为了加强其学术的实践性品格走的是与注重鬼神的楚文化结合的道路,并演化为妖气十足的今文学派。今文学派争着运用儒学,把“《诗三百》作谏书”“以《春秋》决狱”,为政治服务。儒家在今文学中扮演主角的经典是《春秋》《书经》《诗经》等,而《论语》只是作为儿童学习的初级课本,可以加添“神话”“鬼话”处甚
期刊
做了半个多世纪的西服裁缝,熊可嘉最熟悉的就是手中的剪刀,咔咔几下,就剪出这个时代最富朝气的款式。他为改革开放后走出国门的外交家制定了着装规范,也给30多个国家的大使订制过西服。在熊可嘉看来,西服与传统服饰的含蓄内敛不同,代表着一种开放、包容的精神。  当初一起睡在桌板下学艺的师兄弟里,到现在还每日与卷尺、剪刀为伴的,只剩下他一个。“有时感觉,我就是社会变迁中的温度计。” 熊可嘉常常感叹,自己的裁缝
期刊
日前,由工信部、科技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7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暨世界物联网无锡峰会召开。与会人士认为,物联网将很有可能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并催生新一代的巨无霸企业。  据悉,中国已经形成了包括芯片和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电信运营、物联网服务等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已部署的机器到机器终端数量突破1亿,物联网产业规模已从2009年的1700亿元跃升至2016年超过9300亿元,逼近万亿
期刊
10月9日,发表在公众号“清华附小2012级4班”的一篇题为“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说:“利用假期时间,我们进行了以苏轼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本次班级共完成课题研究报告23份,研究主题各有不同。”诸如《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及苏轼的影响力》等文章引来大批网友围观。  学生们通过电脑程序,对苏轼的3458首诗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子
期刊
要表现真、善、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真、善、美,除了细腻的描写,还应有一定的抒情。适当的抒情能使文章所写的人、事、景、物的形象更加突出,意义更加深刻,从而激发读者情思,引起读者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写作离不开抒情,它以情感人的魔力非一般表达方式可取代。  [范文例举]  欣赏秋天  欣赏秋日的天空。那一片宽阔辽远的感慨足以让你奔跑的脚步停歇下来,卸下一些重担,拭去几分寂寞。抬头注目,一排排大雁
期刊
虚构,是作者运用想象和联想,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的一种艺术手法。在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中,“虚构是小说的灵魂”的观点已经成为共识。作者进行艺术虚构时,既要忠实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虚构,打破了一味“写真”的坚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选材的世界,可以刺激我们想象力的发展,促使我们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可以调动我们写作的动机,使我们凭借自己的生活阅历,写出有个性的文章,从而体验写作成功的乐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