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物理教学与地理知识的紧密联系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e19878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打破学科教学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是现代课程基本理念之一。物理与地理是两门比较密切的学科,深刻理解某些地理问题离不开物理知识;同样,地理知识又能为某些物理规律提供背景材料。以下引例说明物理教学与地理知识的紧密联系。
  一、利用物理知识解释地理问题能讲得透
  例1:当在地球某处看到日全食时,请问在同一时刻地球的哪些地区能看到日偏食?哪些地区能看到日环食?当在地球上某处看到月全食时,请问在同一时刻地球的哪些地方能看到月偏食?
  在地理课上要回答这一问题好像有点无从下手,如果我们从物理角度来分析一下会使问题变得容易理解。日食、月食的发生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
  日食是地球进入太阳照射下月球的影子中产生的光现象。图a为发生日食的光路图。月球后面的阴影区中(1)是本影区,即一点太阳光也照不到;(2)区为半影区,只有部分太阳光能照到;(3)区为伪本影区,太阳光的一部分(外环部分)能照到。根据光路可逆知道,若地球上的人进入(1)区,则一点也看不到太阳光,即发生了日全食,进入(2)区的人能看到一部分太阳光,即发生了日偏食,进入(3)区的人能看到太阳的外环光,即发生了日环食。
  月食是月球进入太阳照射下地球的影子中产生的光现象。图b为发生月食的光路图,地球的本影区、半影区、伪本影区与图a类似。当月球进入半影区(或一部分进入半影区、一部分进入本影区)时,则只有一部分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即发生了月偏食;当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时才出现月全食;因月球不可能进入地球的伪本影区(这一点可从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距离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上得到证明),所以不可能出现只有外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的情况。
  二、掌握地理知识对解决物理问题有帮助
  例2:有一架飞机从南昌昌北机场出发向北飞1000km,接着又向西飞1000km,向南飞1000km,向东飞1000km。问这架飞机此时处在什么位置?
  A.就在出发点
  B.在出发点东面
  C.在出发点西面
  D.无法确定
  分析:如果脱离地理知识纯粹从物理角度考虑,上题就会很容易选择答案(A),导致错误。如果利用地理知识加以分析,要考虑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上题不难得到正确答案是(C)。
  例3:2000年1月26日,我国发射的一颗同步卫星,其定点位置与东经98°的经线在同一平面内,若把甘肃省嘉峪关处的经度和纬度近似取为东经98°和北纬40°。已知地球半径R、地球自转周期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视为常量)和光速c,试求该同步卫星发出的微波信号传到嘉峪关处的接收站所需的时间。(要求用题给的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这道题体现了物理学科与地理学科、数学学科的综合,是各科知识有机的交叉,让物理与地理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得到综合性运用。如果学生对东经98°和北纬40°的地理知识不熟悉,就很难做出地心、嘉峪关、同步卫星之间的关系图,也就无法完整解答这一问题。
  三、地理知识和物理知识的和谐统一
  例4:指南针的南极为什么会指向地理位置的南方?我们知道,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地磁南极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由于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指南针的南极指向的是地理的位置的南方。
  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用实验方法首先测出了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760mm汞柱高。我们知道,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为什么把当地测得的760mm汞柱称为标准大气压的值?难道在当时不能测得更大的数值吗?其实从地理书中已经知道,意大利几乎位于海平面,在当地测得的数值就是最大值,就这个数值定为标准大气压的值。
  教学实践证明,各学科之间的学习都有一定的联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阶段不应出现过早的文理分科现象,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江西余干县教研室)
其他文献
一、数学教育的价值观  更新教育价值观念是数学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学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更新价值观念,逐步割除应试教育造成的急功近利的弊端,转变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局面,树立数学教育“社会性、生命性、未来性”的观念,并以此作为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1.数学教育的社会性在于数学的社会应用  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数学对我国现
建筑物水平旋转迁移技术适用于建筑朝向发生改变的迁移工程,其技术核心包括旋转迁移路线、旋转中心确定和旋转迁移的同步控制。用3个典型工程实例,说明旋转迁移工程设计步骤、
基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有: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高应变法等。通过介绍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让检测人员有一个更全面、清晰的认识,可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做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