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日皮钦语产生原因及研究意义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a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就近现代中日皮钦语的特征、产生原因和目的进行简要的分析。旨在探讨中日皮钦语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 中日皮钦语;中间语言;研究意义;社会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 H31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24-0011-01
  1.先行研究
  以皮钦语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有很多,如任海棠(2006)“从皮钦语的研究看语言学的社会价值”中把皮钦语现象和研究价值和意义联系在一起等等。但是研究中日皮钦语却寥寥无几。以往有关中日皮钦语的研究大多都是从对比中日外来语或者日语借词角度展开的,如邵宇(2004)“中日外来语词汇比较研究”,商钟岚(2006)“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日语外来词对照研究”,李淑珍(2015)“当代中日间语言接触研究-以汉语新词对日语的影响为中心”等,然后论述其产生的条件和影响,可惜均未谈及中日皮钦语的研究意义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而皮钦语的定义,与外来语和借词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所以,中日外来语和日语借词等的研究难以与中日皮钦语的研究概念等同。在宫雪(2014)的“协和语研究”中对早期的中日皮钦语的研究提供了很大支撑,引入了战争时期特殊年代中日语言接触产生的协和语情况。
  2.中日皮钦语产生原因及目的
  2.1产生原因。
  从世界皮钦语的视点来看,凡是两种语言相接触,不管出于某种目的,两种不同的语言间一定会产生中间语言,来确保彼此间顺畅地沟通与交流。这是皮钦语产生的最根本原因。近现代两种中日皮钦语虽然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同为皮钦语,中日两种语言相接触,产生皮钦语也是必然的。
  ⑴近代战争的需要。
  协和语的产生有着深刻历史背景。伪满洲国成立后,大批日本移民进入,将日语有意识地向中华民族渗透推行。在中国大陆各沦陷区,日本人全面控制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主权,还在一般学校之外开设了大量的日语学校,试图通过日语学习推销日本文化,培养中国人的“亲日”情感。当时的日本帝国主义相信,协和语只是当时奴化教育的过渡阶段,不会存在太久,日语一定会取代汉语而成为中国人的母语,所以,允许协和语的短期存在。
  其次,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中的高官是有随身翻译官的,他们不需要通过协和语来协调交流,但是军队中的士兵和中国民间老百姓的交流则没有翻译员,而士兵与民间的交流又往往是最密切的,对大批文化程度不高的底层日本人来说,这种日汉混合语言的使用,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民间语言交流的压力。所以,协和语不得不产生。
  ⑵现代商务情报等交流频繁。
  现代中日皮钦语的产生有别于协和语产生的急迫性。经济全球化带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中日同属汉字文化圈,语言上的交流和融合是常有的事。在汉语里夹着日语词,不失给人一种时髦感。
  ⑶中日皮钦语的便利性。
  中日皮钦语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新颖的造词方式,容易记忆,部分词汇还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有着母语本身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日语的词义和造词法上还可以弥补汉语的不足。
  2.2产生目的。
  中日皮钦语的产生不会取代庞大的母语系统,更不会从根本上动摇母语者原有的表达习惯。它的产生目的只是为了暂时交流,具有时效性。近代协和语的产生目的与政治目的非常吻合,而现代中日皮钦语的产生目的主要是为了某种特定的语境需要,暂时找不到合适的汉语词汇等。
  3.中日皮钦语的研究意义
  (1)近代协和语是日本帝国主义者殖民统治下的一种特殊产物,不但反映了特殊年代的语言文化样态,透过这种不中不日的语言现象,还可以了解当时战争的文化背景,为研究战时民族语言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2)“近代协和语研究实际上也是日本侵华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一个与战后日本战争反省问题上息息相关的学术问题。伪满洲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而且成果丰硕,但是协和语研究却一直没能引起中日两国学界的应有注意,以至于在战争结束70年之际,有关协和语的探讨寥寥无几,甚至没有研究专著的问世。当年协和语的出现是不正常,战后日本的协和语研究现状同样让人匪夷所思。”在近代协和语研究问题上,笔者冒昧引用宫雪(2014)“协和语”研究的研究成果概述,通过语言研究接近历史研究事实,语言研究的本身早已不是单纯的语言研究。
  (3)如果说近代协和语的研究是带有悲观的色彩,那么现代中日皮钦语的研究意义就显得积极多了。人们往往会选择简单、快捷、量大、省力的交流方式,中日皮钦语透析着两种语言的融合,这种“语言怪胎”为既存母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丰富了母语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运用语言的表现力。尤其是在日本统治数十年殖民地的台湾,汉语和日语的混合使用情况多不胜数,新语产生的可能性变大,同样,也给人思考启发对汉语古语使用的复活研究。例如“写真”一词,以中日皮钦语的形式出现,追溯词源,“写真”这个词古已有之。《颜氏家训之杂艺》第十九云:武烈太子偏能寫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
  (4)中日皮钦语是大范畴的词汇概念。中日两种语言接触途径甚广,有文化、商贸、政治等途径。部分中日皮钦语的寿命很短,但部分的寿命异常的长,甚至会改变汉语原有的语法结构。究竟是什么原因决定其寿命长短,当中是否关联认知行为、思考感受等认识范畴等,有待探讨。笔者对其研究尚未充分,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任海棠.2006.从皮钦语的研究看语言学的社会价值[J].《西北大学学报》第36期。
  [2] 邵宇.2006.《中日外来语词汇的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3] 商钟岚.2006.《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日语外来词对照研究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中心》[D]厦门大学
  [4] 宫雪.2014.《“协和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5] 李淑珍.2015.《当代中日间语言接触研究-以汉语新词对日语的影响为中心》[D]辽宁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过程,贯穿于语文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是衡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准,学生从开始学习语文时就离不开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有的语文教学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写作。在作文教学中评改教学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评改教学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所在。  关键字:语言建构;语言运用;作文评改  关键词: 作文评改;现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等多种科研方法,对遂宁市老年网球运动开展现状作了详实的调查。同时运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对遂宁市老年网球运动作出统计,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遂宁市老年网球运动开展呈良好态势;近几年来,新兴县区老年网球运动已经积极开展起来;同时,老年网球活动中心地区正逐渐由原来主城区发展到周边地带,但在良好氛围下也存在诸多的不协调,如场地设施正逐渐老化等也会影响老年网球运动的开
期刊
摘 要: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做好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教师的素养方面分析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并从师德、能力、人格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到底该如何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24-0007-01  一个关于教育的演讲——《教育的意义》,引发我对教育的思考,从自身教育工作的经历与经验、发现的问题、
期刊
摘 要: 教育资源是教学开展的基本条件和主要支持因素。本文从各研究者对教育资源研究的基础上,对教育资源的概念和分类、开发和利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一系列过程性分析,这样不仅会提高教学质量,还会改善教学效率,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优化和整合教育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 教育资源;概念和分类;开发和利用;管理和评价  【中图分类号】 G5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
期刊
摘要:中共十八大从个人、社会、国家层面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十二个价值理念内涵发现其与高校教师智慧、勇气、人际、公正、节制、超越六重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发展高校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实质是高校教师这一特定群体对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
期刊
摘要:《市场营销学》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而翻转课堂应用于《市场营销学》课程,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符合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并致力于培养出学生更优秀的市场营销能力。  关键词:翻转;钦州学院;《市场营销学》课程  一、市场营销课程现行上课方式  钦州学院市场营销课程的上课方式主要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即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
期刊
摘要:政工师唯有加强自己的素质修养建设,不断学习,才能真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工作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形成一种感应力,以自身的品行感召人,以高尚的人格激励人。  关键词:政工师;素质  政工师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是一种引导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职位,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以理服人,以行为引导人
期刊
摘要:在推进依法治国的社会实践中,学生守法意识的培养对于法治国家的建设以及自身的成长至关重要。高职院校中的边缘人由于家庭性格等原因造成的行为障碍、价值观错位是客观的存在,其守法意识的培养有助于维系校园和社会稳定。因此,需要社会法治权威的确立、学校领域法治化的提升以及其自身回归课堂等诸多转变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公民;边缘人;守法意识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
期刊
摘 要: “问题学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关注“问题学生”对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培养合格的公民具有重要意义。“问题学生”是教育中备受关注的群体,在倡导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的今天,对“问题学生”的研究意义重大。  关键词: 问题学生; 案例; 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24-0008-01  一、“问题学生”的界定  “问题学生”
期刊
摘 要: 当代社会对教育的偏见认为“名校就是力量”,并在这个方向上越走越远,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接受过良好教育却一无是处的人,要知道人所受的教育都是在激发人体内的的巨大能量源,如果没有唤醒,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失败的。本文从教育与社会与人的关系分析社会的一些负面现象,从而分析去教育以及如何实现“生命内力的觉醒”  关键词: 教育与社会 教育与人的发展 去教育 生命内力的觉醒  【中图分类号】 G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