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宽度对绝热演化下制备纠缠态的影响

来源 :量子电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ma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确解旋转磁场作用下的两自旋1/2粒子体系,提出了脉冲宽度是影响态制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能级演化图形与几率跃迁图形上对应地进行了比较分析,脉冲宽度会决定施加点附近能级简并处的态是否发生交换;与Unanyan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发现绝热条件是否严格满足已经不那么重要,他们给出的绝热条件不是一个很好的判据。
其他文献
利用光电流谱法研究了300K到60K温度范围内的P—i—n结构4H—SiC紫外光电探测器的暗电流及相对光谱响应特性。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降低,探测器的暗电流和相对光谱响应都逐渐减
考虑三个二能级原子(A、B和C)初始处于W纠缠态或GHZ纠缠态,让其中两原子A和B与相干态光场发生共振作用,经腔QED演化以后,对腔内原子进行Bell基测量,通过调节相干态光场的强度
共振隧穿是电子的隧穿概率在某一个能量值附近以尖锐的峰值形式出现的隧穿,是目前为止最有希望应用到实际电路和系统的量子器件之一,其特点是器件的响应速度非常快。用传递矩阵
构造了叠加激发相干态C(a^+m|α〉+e~(iθ)a~(+m)|-α)),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θ和m对该量子态Wigner函数及其边缘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θ为何值,叠加激发相干态都能够呈现非经典性
研究了两个自旋为1/2的粒子在自旋相互作用情况下的Berry几何相位纠缠依赖,分别计算了两个自旋为1/2的纠缠粒子之间在存在自旋相互作用和无相互作用下的Berry几何相位,并得到在纠
采用Huybrenchts线性组合算符和Lee—Low—Pines(LLP)变换方法,研究了磁场和库仑场对抛物量子线中强耦合极化子激发态性质的影响,推导出了抛物量子线中强耦合束缚磁极化子的第一
根据皮秒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所满足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利用准连续波作为初始输入脉冲、利用单模光纤中的调制不稳定性和光子晶体光纤的高非线性效应
采用共沉淀法,在不同的烧结气氛下制备了Y2O3:Ti^3+卧粉体,测量了它们的激发、发射光谱以及XRD光谱,观测了形貌。在紫外光激发下,微晶Y2O3:Ti^3+在439nm附近有较强的发射带,而纳米Y2O3
四频差动激光陀螺的磁效应是制约其精度提高的重要误差源之一。从四频陀螺工作原理出发,分析其物理机制,提出一种减小磁效应的新方法。基于光强差稳频思想,通过改变稳频判定标准
定义了双原子偶极矩的差压缩,利用全量子理论研究了单模压缩真空场与耦合双原子Raman相互作用系统中原子偶极矩差压缩和光场振幅平方压缩的时间演化特性,并通过数值计算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