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蚶在不同底质与撒播方式下潜沙行为的观测与分析

来源 :渔业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shi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不同底质与撒播方式对毛柑(Scapharca subcrenata)潜沙行为的影响, 在实验室条件下, 观察了壳长( 10.0±0.9)mm毛蚶的潜沙过程, 并研究了沙质(粒径251-500μm )和泥沙质( 粒径〈120 μm )两种底质和播散方式( 集中和分散) 对毛蚶潜沙时间和潜沙率的影响.结果显示, 毛蚶潜沙过程分为准备、潜沙及结束3 个阶段.在两种底质条件下, 集中播撒方式的毛蚶潜沙时间均短于分散播撒方式, 但同种底质不同播撒方式下的毛蚶潜沙时间差异不显著( P〉0. 05).
其他文献
网箱养殖、幼鱼适口性驯化等需要采用黏性饵料,该类饵料人工投喂劳动量大,亟待研发相关装备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根据黏性饵料输送距离和投喂量等指标,设计了以柴油机为动力源的
针对水产养殖存在的自动化水平低、增氧设备耗能高以及太阳能利用技术普及不足等现状,设计了一套以太阳能为主要动力来源的水产养殖智能增氧系统。通过研究太阳能供电系统各
为解决水产养殖中溶氧浓度低、分布不均衡及常规增氧设备能耗高的问题,设计了-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光伏推流系统.该系统以TMS320F2812为主控芯片,通过电压、电流检测电
为探索朝枝马尾落(Sargassum poZycystom)的人工栽培技术,采用浮筏式栽培方式于2015年3—6月在海南省儋州市海头镇进行了匍枝马尾藻的人工栽培试验,记录了该藻的生长规律,并通过
为了在鱼苗的饲养、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对一定数量或批量的幼苗进行精确计数,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皇苗自动计数系统。利用流体力学中伯努利原理(Bernoulli principle)设计
开发了由降流式挂海绵(DHS)反应器与上流式污泥床(USB)反应器组合构成的一个除氮循环水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一个海水鱼养殖池,用以评价其除氮能力并确定脱氮反应的最佳C/N比.随着
利用组合湿地系统对湖区池塘养殖尾水进行净化,以实现水体循环再利用,减少对周围水环境的污染。组合湿地系统由3个莲藕净化墙、1个生态沟渠和1个人工湿地组成,面积分别为2.1hm2
近年来深水网箱养殖设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浮架作为网箱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对网箱的设计至关重要。基于有限单元法采用SHELL单元建立了浮架结构的荷载-变形数值模型
2014年5—7月于江苏吕泗近岸和如东近岸海域开展延绳钓试验,研究分析了钓捕目标鱼种白姑鱼对不同饵料及饵料组合的选择性。饵料组成包括3种单饵料(鱼,虾,头足类)和4种饵料组合(
为实现藻类的自动计数,以小球藻为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荧光效应和调色板均衡化的小球藻自动计数方法.首先对小球藻荧光显微图像进行预处理,将真彩色小球藻荧光图像转换为256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