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之“思”——《蛙》与《时时刻刻》的比较阐释

来源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ht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中,死亡母题是人类在现实中意识到人必有一死之后建构的死亡诗学。20世纪以来,随着死亡的艺术化处理和哲学思考进一步发展,中西文化中的死亡表达方式呈现"和而不同"的态势。莫言的《蛙》和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便是一例。莫言把生死之际"此在"的可能性以"延生"的生育方式提供"向死而在"的"在"的可能性,坎宁安则通过三个历时共"在"的"向死"个体,表达个体濒死的能动性、选择性和责任感。虽然两个文本中主人公的畏死和濒死的体验不同,却在"延生"和"向死"的文学话语上表达了异质同构的"死"之思。对于活
其他文献
通过梳理美国的建国史,表明美国梦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建构历程。美国梦承诺人人都具有均等的机会获得成功,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个人梦想。美国梦所具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对引起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可能因素逐一分析.结果 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是多因素造成的.结论 术前充分估计胎头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的慢性炎症,是炎性物质长期刺激组织器官而致器官周围粘连,血循环障碍,药物不易进入病变部位,病情迁延不愈。虽然治疗的方法较多,但均存在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