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史上的两个不解之谜

来源 :大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283106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盗墓史上,有两个不解之谜,至今没有解开。
  一个是包括成吉思汗在内的元朝皇帝,死后到底葬在哪;另一个是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这位比成吉思汗早逝近千年的三国风云人物,其“七十二疑冢”是怎么一回事情。
  两个不解之谜的主人,葬事都有共同的地方:“薄葬”外加“秘葬”,这是不是后人“永远找不到”的根本原因?反正至今尚没有哪一个盗墓者能发现。
  
  成吉思汗到底葬在哪
  现所见成吉思汗陵是“衣冠冢”
  
  成吉思汗和元朝皇帝的葬地之谜,一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悬念之一。这一悬念的存在,也让成吉思汗陵成为反盗墓的典范之作。
  一般人可能认为,成吉思汗就葬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那儿有“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的陵墓。实际不是的。这个建筑俗称“八白室”,可以说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而非其真实尸身葬处。“八白室”过去是移动的,并不固定一处。
  “八白室”就是八个蒙古包式的帐殿。所供奉对象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供物,除了其中一个放着成吉思汗灵柩外,其余分别放着忽兰哈敦、古日布勒津高娃哈敦、成吉思汗弓箭、宝日温都尔、成吉思汗马鞍、成吉思汗坐骑画像,最后一室叫商更翰尔阁,存放成吉思汗生前秘档。
  还有一种说法“八白室”内供奉的不是物品,而是成吉思汗等八个人,分别是成吉思汗、孛儿帖夫人、呼兰夫人、也速夫人、速干夫人、别里古台、哈萨尔、拖雷和夫人。
  《元史》答案,“葬起辇谷”。
  成吉思汗实际葬处到底在哪?近年来,日本、美国的考古专家动用了遥感、卫星定位等现代化探测工具,也未能找到蛛丝马迹。
  《元史》上给出的答案也只有四个字,“葬起辇谷”,比描述成吉思汗死亡经过的20个字,还少了16个,真可谓惜墨如金。作为明朝一代大文臣,《元史》主编宋濂如此行文,大概也是一种无奈。“起辇谷”是什么地方?可能他也搞不清楚。
   “辇”,古代帝王乘的车子,“起辇谷”字面意思应该是成吉思汗乘车起步的地方,可以理解为成吉思汗成为蒙古各部首领,直到最后建成横跨欧亚大陆这一超级蒙古汗国的发祥地。
   “起辇谷”的具体位置,争议很大,说法不同,有人说在内蒙古境内,有人说位于外蒙(今蒙古国),还有说在宁夏、甘肃、新疆、北京一带,至今争论不休。
  葬在新疆阿尔泰山?
  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认为,成吉思汗葬在阿尔泰山,“一切大汗和成吉思汗——他们的第一个主人——死后都必须葬在一座叫阿尔泰的高山上。无论他们死在什么地方,哪怕相距有一百日的路程,也要把灵柩运往该处,这已经成为皇室一种不可改变的传统惯例。”
  照此说法,“起辇谷”就在阿尔泰山一带了。对这种说法,不少学者认为马可·波罗记错了,甚至中文译者也在译文下面标注出“此说有误”。
  但近来的考古发现似乎证明马可·波罗此说,并非空穴来风。在阿尔泰山脉所在的青河县三道海子附近,新疆考古专家发现了一座有人类改造痕迹的山陵,有成吉思汗当年西征时修建的古栈道,有“辇”经过的遗迹,疑为成吉思汗陵寝所在。
  葬北京房山县?
  明人龚之玥著《后出塞录》,认为,起辇谷在北京房山县,但响应者甚少。
  葬内蒙古呼和浩特?
  清人张鹏翩认为,元朝诸帝后驾崩皆潜厝于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老城)北九里之“祁连山”。
  葬河套伊克昭盟?
  清人张穆著《蒙古游牧记》,认为,“史称起辇谷其地在今赛因诺颜左翼右旗与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之交无疑也”,今河套伊克昭盟腾格泊西北。
  葬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
  民国著名地学家、江苏泗阳人张相文认为,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内“忽几尔图沟”。张相文著有《成吉思汗陵寝辨证书》一文。
  这里有一个传说,1226年成吉思汗第六次统帅大军出征西夏,路经今伊金霍洛时手中的银柄蟒鞭掉落地上。成吉思汗认为这里是他百年后的葬身之地,当即令兵士在此筑敖包作记,将马鞭埋下。第二年,成吉思汗病死后,尸体运经此地时无法前行,灵车轮子就是不动。众人跪拜大呼“起辇”,车轮果真转动了,于是就下葬此处,名“起辇谷”。“伊金霍洛”就是皇陵的意思,今天成吉思汗陵应该位于此地。
  葬土谢图汗中旗之东库伦?
  民国著名蒙古史学家屠寄著《蒙兀儿史记》认为,起辇谷在今土谢图汗中旗之东库伦。
  葬黄河边千里沟?
  还有人认为,起辇谷在千里山。靠近黄河有“千里山”(今内蒙古境内),山间有沟名“千里沟”,蒙古语为“其额勒”,与“起辇”谐音,猜测“起辇谷”就是从“千里沟”谐音变化而来。
  这个说法的佐证是,在千里山上有成吉思汗与其家族的画像,附近还有多达百余口的已废弃古水井,这些古井名为“敖楞脑海音其日嘎”。据说此名缘于成吉思汗当年出征时所带的108只猎狗,此处被推测为成吉思汗当年统帅的几十万大军驻扎之处。
  葬蒙古国克鲁伦河畔?
  南宋人徐霆疏证彭大雅之《黑鞑事略》,徐霆疏认为,起辇谷应该在克鲁伦河(今蒙古国境内,又译泸沟河)河畔;“霆见忒没真之墓,在泸沟河之侧,山水环绕。相传云:忒没真生于此,故死葬于此,未知果否。”
  但这一说法,作者本人似乎信心不足,未能肯定,称“未知果否”。不过,现代考古添了新证,20世纪90年代前后,日本与蒙古联合考古队动用了现代探测设备,在这一带发现了大量古墓,证实是古代蒙古贵族家族葬地。成吉思汗及其他元诸帝陵是否隐藏其间,后来未有说法,不了了之。
  葬蒙古国肯特山间?
  成书于19世纪的《多桑蒙古史》认为,起辇谷应该在斡难河、怯绿河、秃刺河等三河源头处的布尔罕山一带,即今蒙古国肯特山地区。
  这一说法与《黑鞑事略》所记泸沟河之侧相呼应,一个说河,一个说山,都是这一带。现代不少史学者比较相信这个地点,因为这里是成吉思汗的博尔济锦家族发祥圣地,元朝后嗣诸帝或许皆随先祖而葬。这里据说还是成吉思汗指定葬处,有一个传说,成吉思汗生前曾经在肯特山上的一棵榆树下静坐长思,忽然间起立,突发灵感,对随从表示死后就葬在这里。
  葬宁夏六盘山?
  但也有观点认为,所谓起辇谷一说是成吉思汗后人的障眼法。其实,成吉思汗就葬在他病死的六盘山附近(今宁夏境内)。根据蒙古人过去的风俗,一个人死后尸体腐烂,灵魂就上不了天堂,一般在三天之内尸体就要下葬。成吉思汗死时正处夏天,不可能千里迢迢把尸体送回发祥地的。
  葬在前苏联贝加尔湖底?
  最离奇的说法来源于前苏联考古专家,认为成吉思汗葬在贝加尔湖底。
  这个说法可能不少人认为不可能,是无稽之谈,但却可以从中国古代的堪舆术中找到一个理由。堪舆术认为,风水宝地可以是陆地,也可以说水城。如果取“水城”而葬,要看其潮头高低,水色是否清白。若潮头似龙首高起,水色如银,则是大吉。显然,贝加尔是一座水城,是块聚气藏龙的风水宝地。
   “秘葬”是蒙古人的传统。
  为什么成吉思汗的埋葬地点会有上述这么多种说法?笔者认为,这是成吉思汗后人当年有意散布虚假信息。但成吉思汗陵至今为何找不到?根本原因还是元朝帝王施行“秘葬”所致。秘葬,让成吉思汗的后人也搞不清楚祖宗的归葬之所到底在哪儿。
  秘葬,又叫潜葬,就是秘密下葬,避免为外人察觉,为蒙古人崇尚。如果像汉族帝王那样,卜吉地,营地宫,起山陵,宋濂那样的大学者在编撰《元史》时就不会绕着走,仅给出“葬起辇谷”4个字。
  元朝帝王的葬式不同于中原帝王。过去蒙古人信奉萨满教,祭祀的是先人的魂灵,而不是尸骨,其魂灵所在并非尸骨下葬之处,即重魂灵轻尸骨。所以相对来说,不像汉人对埋葬尸骨的陵墓特别看重,对尸骨的处理比较简单。
  史载元帝下葬程序。
  根据《元史·祭祀六国俗旧礼》(卷七十七)的记载,元朝帝王驾崩后下葬方式,是这样的——
  “凡宫车晏驾,棺用香楠木,中分为二,刳肖人形,其广狭长短,仅足容身而已。殓用貂皮袄、皮帽,其靴袜,系腰、盒钵,俱用白粉皮为之。殉以金壶瓶二,盏一,碗碟匙箸各一。殓讫,用黄金为箍四条以束之。舆车用白毡青缘纳失失为帘,覆棺亦以纳失失为之。行前,用蒙古巫媪一人,衣新衣,骑马,牵马一匹,以黄金饰鞍辔,笼以纳失失,谓之金灵马。日三次,用羊奠祭。至所葬陵地,其开穴所起之土成块,依次排列之。棺既下,复依次掩覆之。其有剩土,则远置他所。送葬官三员,居五里外。日一次烧饭致祭,三年后返。”
  万马踏平杀骆驼寻找。
  从上面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元朝帝王的葬俗确实很特别,与中原帝王葬式区别很大,甚至连棺椁也十分不同,其“棺材”是用一段大木挖空而成。下葬时挖穴不能用乱铲,要一块块取,依次放好;棺下葬后,再按次序归位,不留痕迹。不像中原帝王那样大张旗鼓,大兴土木,唯恐天下人不知其下葬所在。
  下葬后,地面不留痕迹。《黑鞑事略》称,“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平如平地。若忒没真之墓,则插矢以为垣,逻骑以为卫。”
  元末明初人叶子奇在其所著的《草木子》称,大汗陵“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其子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春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踟蹰悲鸣之处,则知葬所矣。故易世之久,子孙亦不能识也。”
  另外还有说法,在成吉思汗下葬后,葬地四周栽植了大量树木,若干年后小树长大成林,就没有人能发现分辨出确切的葬地了。
  殉杀 “活口”。
  为了防止陵址被外人发觉,保证秘葬成功,成吉思汗的灵柩所经之处不留一个活口。
  据马可·波罗所闻,成吉思汗死后,在灵柩运回下葬的途中遇人即杀。“还有一项惯例,就是在运送灵柩的途中,护送的人要将途中遇到的所有的人杀死作为殉葬者,并对他们说:‘离开现世到阴世去服侍你们驾崩的主人吧。’当蒙哥汗的尸体运往阿尔泰山时,护送的兵马沿途杀死了将近两千人。”
  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成吉思汗陵使用工匠共有1000名,下葬时用800名成吉思汗当年亲兵护卫。下葬完毕,护卫兵殉杀了所有工匠。但执行完殉杀任务后,800名士兵被引到一个山沟里,也被集体秘密处决,一个活口也不留。
   “薄葬”降低盗墓者欲望。
  除了秘葬,“薄葬”观念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保密作用,降低盗墓者欲望。
  薄葬,顾名思义就是没有什么陪葬品的葬法。根据《元史》所记习俗,元朝帝王死时,“殓用貂皮袄、皮帽,其靴袜,系腰、盒钵,俱用白粉皮为之,殉以金壶瓶二,盏一,碗碟匙箸各一。殓讫,用黄金为箍四条以束之。”
  最贵重的陪葬品大概就是两只金壶瓶了。既没有汉朝帝王的金缕玉衣,也没有唐朝帝王的贵重金属类无价之宝。口无饭含,足不着金靴。如果陪葬丰厚,再怎么秘葬,恐怕也不会逃脱盗墓者的眼睛,无多少财富可掘,以取财为目的的盗墓就没有意义。
  这大概是成吉思汗最聪明过人的地方之一。后来,元朝诸帝均采取这种秘葬加薄葬的方式,不只成吉思汗陵未被发现,其他诸帝王陵目前也无一座被发现。
  成吉思汗陵被发现时间不会遥远。
  起辇谷到底在哪?成吉思汗是不是真的葬于起辇谷?目前仍是一道不解之谜,成了历史遗憾。
  但根据现代人类的探秘热情,成吉思汗陵及元皇帝陵,离被发现的时间不会太遥远,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加入到了寻探之列。其中以日本、中国台湾、美国、俄罗斯、韩国最为积极。
  日本在20世纪与蒙古国联手,组成“探寻成吉思汗墓考察队”,最后一无所获。但他们不死心,近年来再度合作,又进行了多方位大面积的考古,据说已有重大发现。美国则以民间方式分多批进入蒙古国,并宣布所发现的古墓极有可能是成吉思汗陵。2000年中国台湾宣布有重大发现,台湾考古探险队在新疆阿尔泰山三道海子宣布找到重要线索,曾震惊海内外。
  猜谜远比谜底被揭发有趣得多。如果有一天成吉思汗陵找到被发掘了,真相大白于天下,但人类也许也会觉得遗憾!朱元璋当年下诏编纂《元史》时,如果真想找,至少会比现在容易得多。
  朱元璋为什么不找?或许朱元璋压根儿也不想弄清成吉思汗及元诸帝归葬之所,有意把这谜留给历史的。
  另据成吉思汗后人透露,成吉思汗及元朝诸帝陵葬在哪,他们后人知道,但这是秘密,永世不能从他们嘴里泄露出去。
  
  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
  “薄葬”是古代帝王的一句口号
  
  厚葬是盗墓的第一诱因。而中国丧葬文化的主体特征便是厚葬,其中以帝王陵为甚,几乎没有哪一座帝王陵不是沾金带银的,多少都藏有世人可贪之物。在盗墓者眼里,秦陵、茂陵、乾陵是陪葬品最丰最值得冒险的三帝王陵寝,肥得流油。而“油水”最少的应该是上文所说的、至今没有被发现的成吉思汗陵。
  史书上记载,成吉思汗陵是薄葬,陪葬品确实不多,仅金壶、金盏、金碗、金碟、金匙、金箸等六样。但其整棵大树段凿成的棺材却是“用黄金为箍四条以束之”,这“黄金箍”应该值不少钱吧,虽然“油水”不多,如果让盗墓者寻得,还是不会放过的。
  汉文帝刘恒、唐高祖李渊、明太祖朱元璋,中国历史上这些著名帝王生前都提倡节俭,要求死后丧事从简。但事实上,谁都没有做到,都造了颇具规模的陵寝,仅陵寝本身所费就不计其数。
  刘恒是最早提出薄葬主张、因山为陵的帝王。营建霸陵时,刘恒称不以金银铜锡为饰,而多用瓦器。但《晋书》记述索琳生平事迹时披露,在司马炎孙子司马邺当皇帝的建兴年间(公元4世纪初),盗墓者从霸陵里盗得大量宝物。原文是这样,“时三秦人尹桓、解武等数千家,盗发汉霸、杜二陵,多获珍宝。”
  可见所谓“薄”,可能是相对于武帝刘彻茂陵的“丰厚”而言,“薄葬”不过是古代帝王的一句漂亮口号而已。
  死后“无藏金玉珍宝”。
  曹操的高陵(又称“西陵”),却是一个异类,是“薄葬”的代表人物。
  不只曹陵的地址成为千古之谜,有无陪葬品也是一个悬念,成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寝中的著名疑冢。世代无数有名没名有经验没有经验的盗墓者,只能望冢兴叹,而不明所以。
  曹操实际上没有当过一天的皇帝,甚至生前连“王”都喊得小心,“武皇帝”的帽子还是儿子曹丕当了皇帝后,追尊来的。然而曹操是“事实上的皇帝”,生前一直在替刘姓汉家的末期王朝做主,“挟天子以令诸侯”。
  所以陈寿在写《三国志》时,《魏书》“本纪”第一人,就是没有坐过一天龙椅的“武帝操”,可见曹操当年的“伟大”。但从中国丧葬史上来看,曹操真正的伟大,不在于他在当年政坛上的作为和三国争霸中的杰出表现,而是对自己后事的处理。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卷一)记载,曹操临终有遗令:“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遗令”颁布于公元218年。“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就是曹操陵薄葬一说的由来。
  民间传说曹冢内“殉金宝”。
  曹操真的薄葬了吗?到了连一件送终新衣也未备?
  汉文帝刘恒当年也是力主薄葬的,但事实上陵内还是有大量贵重陪葬品。因此,后世对曹操的薄葬真相一直是持怀疑态度的。清朝多部作品中都记录有当时民间传说中曹操陵墓被发现的经过,里面所述就有表明高陵中陪葬了金银宝物。
  如,蒲松龄所作的《聊斋志异·曹操冢》(卷十)记载,“许城外有河水汹涌,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被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转相惊怪。邑宰闻之中,遣多人闸断上流,竭其水。见崖下有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入,中有小碑,字皆汉篆。细视之,则曹孟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
  这里的“所殉金宝尽取之”,说得很明了,曹操的陵墓内并非空无一物,也埋藏有值钱的东西。如果真是这样,曹操的所谓“薄葬”又是大大地忽悠了后人,开了一桩千古玩笑!
  《聊斋志异》毕竟是志怪小说,蒲松龄所记有文学想象的成分,并未见于正史。
  不少历史学者也只是将蒲氏所记当作“戏言”,与曹操陵墓清朝时即被发现的说法一样,从未有人当真过。
  但是,这至少说明一点,曹操的所谓“薄葬”一说,在民间是存有疑惑的。作为当年“事实上的皇帝”,高陵内多少都要有一些东西的。厚葬并没有定数,薄葬也无标准。薄者少也,薄葬不是不要一点东西。如果曹操真的看得很开,干脆连陵也不要得了。不过比起“秦皇汉武”们的厚葬,曹操的陪葬标准确实大大缩水了,陪葬品少得到了寒碜的地步。
  生前两次提出“薄葬”。
  曹操陵中有无陪葬品世人有疑惑,而其施行“薄葬”的初衷,也值得怀疑。史学界对此也一直存有争议。
  曹操的“遗令”中称,薄葬是因为“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这话说得厚道,也应该是曹操的真实心思。但从中也可见曹操的思想觉悟并不高尚。他不是不想厚葬,而是天下还不太平,国力不强,物力不丰,即国家太穷了才作罢,动机可谓不纯洁。
  但根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所记,曹操生前确实反对厚葬。曹操先后发布过两道命令“禁厚葬”,时间都在汉献帝刘协当皇帝时期——
  第一次是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十年春正月,攻谭,破之,斩谭,诛其妻子。冀州平,下令曰:‘其与袁氏同恶者,与之更始。’令民不得复私仇,禁厚葬,皆一之于法。”
  第二次是在其死前两年,即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 :“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曹操“禁厚葬”、“施薄葬”的真实动机到底是什么?结合当年盗掘秦汉帝王陵寝现象严重的时代背景,分析起来就颇简单了。曹操所处的时代是盗掘疯起,凡帝王陵冢不得幸免的时代,聪明的曹操自然会想到施以薄葬以保全尸骨,让魂灵在阴间获得久长的平安。
  曹丕是真正的“薄葬”提倡者。
  曹操本身就是中国盗墓史上的盗墓狂人,是一位很专业的盗墓人士。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专营盗墓,就是曹操的发明。为了筹集军饷,曹操手下有几十个人的“战斗任务”就是把帝王陵内的金银财宝转移到自己的军需仓库里。
  盗掘汉梁孝王刘武的陵墓时,曹操还现场指挥,破棺掠宝,“收金宝数万金”,这成为曹操遭时人指责的原因之一。试想,一个盗墓者,还会让自己的陵内藏进宝物,让后人得便宜?从这点来说,即使曹操真是薄葬,其初衷肯定不是因为天下尚不太平,也不是为了“节俭”,而是免得让盗墓者盯上,致尸骨被辱的惨剧不在自己的身上重演。
  曹操的行为影响了他的后代。魏国从220年至265年,历46年,共传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五帝,他们死后的葬事似乎都不张扬。文帝曹丕的态度比曹操还坚决。
  曹丕死于226年,时年仅40岁。《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卷二)记载,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十月,曹丕把自己的陵寝卜选在首阳山(今河南省渑池县境内),并作“终制”:
  “为棺椁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而已。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合古涂车、刍灵之义。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诸愚俗所为也。”
  从上文可以看出,曹丕对葬事的态度比曹操还要想得开,应该是真正的薄葬提倡者:口不要含宝珠,连棺椁的处理都简单,简单到简单漆漆就行了,古代帝王的棺椁至少要上九道漆。与汉文帝刘恒一样,曹丕要求自己的陵寝内不陪葬金银铜铁,一概用泥土烧制的瓦器。也不需要祭供,目的就是要让后代不知道陵在何处。
  薄葬真正原因还是怕被盗。
  但曹丕做得也不彻底,有嘴上一套行动上一套之嫌,既然已卜选首阳山为陵,世人又怎么能不知道呢?
  曹丕的“薄葬”与其老子曹操一样,可能也是考虑到被盗原因,而出发点并不是从利国利民、文明节俭的角度出发。
  曹丕在“终制”中,用了很多文字来解释实行薄葬的真实理由。曹丕认为,汉文帝的霸陵未被盗(实际上被盗了),是因为薄葬,内无可贪之物。而光武帝刘秀的原陵遭掘,一是因为既封又树,太张扬;二是因为其子汉明帝刘庄给他陪葬了不少东西,这才惹了祸。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
  曹丕这番话,似乎也是在替曹操解释“薄葬”的原因。
  死前曾有奇怪事情发生。
  曹操“薄葬”的初衷值得怀疑,“秘葬”也未必是真。流行的观点认为,曹操设下的最大谜题在陵址上,事实真是这样吗?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卷一)记载,曹操“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曹操生于公元155年,死于公元220年。“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查一下万年历,知道“庚子”是正月二十三日。
  曹操虽然提出了薄葬,但他还是一个很迷信的人,死前有奇怪的事情发生,看到了“树流血”。曹操认为是不祥之兆,造成了心理障碍,遂发病。
  这里面有种说法,一是《世语》所谓的,砍了祠堂的树,树竟然淌出了血,遭了报应,“太祖自汉中至洛阳,起建始殿,伐濯龙祠而树血出。”另一是《曹瞒传》所说的,想移走一棵梨树时,砍到树根时出血,“王使工苏越徙美梨,掘之,根伤尽出血。越白状,王躬自视而恶之,以为不祥,还遂寝疾。”
  传下葬时各城门同时出棺。
  曹操死后30天下葬,“二月丁卯(2月21日),葬高陵”。曹操归葬高陵,民间传说多多。有一种说法是“秘葬”,曹操死前有交代,要72具棺材同时出殡,以防止葬地被人发现。遵嘱,曹丕将曹操尸体从洛阳运回冀州治所所在的邺城。下葬那天,邺城所有城门洞开,从里面抬出一具具棺材,向四面八方出殡。
  因为这原因,曹操有了“七十二疑冢”。疑冢从临漳县的讲武城起,至磁州止,大大小小的坟头形成了绵长的低岭。现代的考古证实,这一带确实是一片古墓群,但系稍晚的北朝墓葬。
  因此,此处为曹操“七十二疑冢”一说,不攻自破。
  曹冢在漳河底下?
  高陵到底在哪?《三国志》所记陵址是曹操自己选的,在“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但民间亦传,高陵不在“七十二冢”之内,而是第七十三冢,此冢在漳河底下。
  除了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所记漳河底发现曹陵外,清人褚学稼在《坚瓠集·续集》也作了记载,但内容有很大不同——
  “顺治初(公元17世纪中叶),漳河水涸。有捕鱼者见河中有大石板,心怪之,旁有一隙,窥之黧然,疑其中多鱼,乃由隙入。数十步得一石门,心怪之,出招诸捕鱼者入。初启门,见其中尽美女,或坐或倚或卧,分列两行,有顷俱化为灰委地。内有石床,床上卧一人,冠服,俨如王者,中立一碑,渔人中有识字者就之,则曹操也。众人因跪而斩之,磔裂其尸。诸美人盖生而殉葬者,地气凝结,故如生人,既而漏泄其气,故遽成灰,独操以水银殓,其肌肤尚未朽霭也。”
  遗嘱后宫女人做鞋卖。
  上面的说法更神了,曹陵不只早被发现了,还发现其中有殉葬的美女。但此说与蒲松龄所记一样,并不足信。曹操在“遗令”中确实提到死后如何处置身边的女人,但不是要葬,“吾婢妄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从“遗令”中看,即使是没有本事的女人,曹操也无让她殉葬之意,而是嘱其学会针线活,做鞋子卖,自食其力。而较早时候曹操甚至表示,让妻妾在自己死后改嫁他人。但漳河底发现曹陵一说,并非空穴来风,还是可以找出依据的。曹丕曾说过,“欲祭先王(曹操)于河(漳河)上,览省上下,悲伤感切。”后人据此推测,曹操葬于漳河底。
  实际上,如果曹操的陵冢真的在漳河底下,那只有一种解释,就是漳河改道所致,把曹操的陵冢给淹了。而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如与曹操同处三国时期的刘备,其陵墓也找不到,也成了“疑冢”,推测是沉到长江底了。而明祖陵在洪泽湖底下,就是黄河夺淮水改道所致,并非当年直接葬在水底。
  秘葬老家“谯”?
  还有一说,曹操并未葬在漳河附近,而是秘葬老家“谯”,此处有“谯陵”。
  谯,古地名,大约在今安徽省亳州市一带。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卷一)记载,东汉末年,曹操看不惯权臣专朝,于是已被委任为东郡太守的曹操称病回家,“筑室城外,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以自娱乐。”过着很潇洒的“无官一身轻”的生活。曹操在城外造的读书学习的地方,时称“精舍”。
  民间传,曹操生前称死后葬“西门豹祠西原上”,是一个障眼法,实际上尸体被悄悄运回了谯,秘葬于此。理由是,曹操去世的那一年初秋,曹丕曾回老家出生地“亲祠谯陵”。而且,曹操当年并未称帝,叶落归根,死后归葬于家族墓地合乎封建礼制。
  应在“西门豹祠西原上”?
  有的说,曹操葬“铜雀台”,曹操生前倒是提过这个地方。曹操在“遗令”中称,“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
  但更多学者认为,陈寿在《三国志》上所记的“西门豹祠西原上”,还是相当有依据的。
  曹丕曾遣降将于禁去谒高陵,《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中写到于禁时称,“欲遣使吴,先令(于禁)北诣邺谒高陵。”明确说了曹操的陵墓在“邺”。而于禁因为曹丕安排的这次谒陵活动,竟被气死了。
  原来,在于禁去之前,曹丕派人在高陵内的白墙上,画了关云长水淹七军擒获于禁、于禁降服之状的图,“禁见,惭恚发病薨。”
  近年来,出土了不少可以证明曹操陵墓位置所在的石碑、石刻,虽然还不能断定曹操陵墓的确切位置,但基本上可以判辨其大致范围,在今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境内或附近,此处尚有“高穴村”。
  据报道,高穴村在1998年曾出土了一块后赵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鲁潜墓志,上有“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字样,与高陵在“邺城西”的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从中亦可见,当年曹操并没有秘葬,大家都知道高陵在哪。
  唐太宗曾祭曹冢。
  晋人陆机《吊魏武帝文》亦称,“葬于邺之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西门豹祠又在哪?“邺之西”。
  据现存典章分析,在隋唐时,曹操的陵墓确实并非“疑冢”。《全唐文》卷十之《唐太宗文皇帝祭魏太祖武皇帝文》,证明了这一点。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丽,路过邺地时曾拜谒高陵,并亲撰祭曹操,称曹操“昔汉室三分,群雄并立。夫民离政乱,安之者哲人;德丧时危,定之者贤辅。伊尹之匡殷室,王道昏而复明;霍光之佐汉朝,皇纲否而还泰。”评价甚高。
  曹冢成疑有三点原因。
  曹冢后来为什么找不到了?除了曹操刻意不让人知道,行秘葬外,还有三点原因。
  曹操当年即要求陵“不树不封”,到唐末已有600多年了,地面痕迹经风雨侵蚀应该变了模样,即使有地面建筑,至此已毁损了。实际上,在曹操下葬三年后,高陵的祭殿等地面建筑即全部毁坏了,曹丕也知道这事情。
  上面原因之外还有,唐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盗墓史上继曹操所在的魏晋时期盗墓集中发生后的又一疯狂的盗墓高峰。以朱温为代表的盗墓狂人把关中十八陵全盗了(李治与武则天合葬乾陵盗未遂)。
  此后,在中原野郊,以发家致富为目的盗墓现象十分普遍,盗贼四起。可以想见,高陵在此时是难躲一“掘”的。而现代考古已证实,古邺地一带的墓葬几乎全被盗掘过。
  还有一个原因不可忽视,漳河水多次易道、西门豹祠原址已不存,则加大了高陵的辨认难度。“西门豹治邺”,说的就是漳河水经常泛滥,危及百姓的故事。
   “七十二疑冢”该怎么解释?
  可见,曹操的疑冢几百年前并无“疑”。所谓“七十二疑冢”,不过是后人的胡乱猜想罢了。
  南宋之后,曹操的“奸诈”形象就出现了,渐成主流。特别是明人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的影响,曹操成了奸诈一词的形象代言人,成了著名奸雄,他的一言一行都是诡计,在找不到高陵的情况下,“疑冢”一说,很自然地就出现了,并作为曹操奸诈的表现之一被附会。实际上曹操是很了不起的,是英雄。他生前不称帝,即说明他对君臣之礼还是讲究的,也颇有策略。
  历史上最著名的“疑家说”,当数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七十二冢》:“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闻说群胡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
  据说这是范成大于南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出使金国途经邺城郊外时,看到传说中的“七十二疑冢”时有感而发。同时代的文人罗大经(号儒林,又号鹤林)在其所著的《鹤林玉露》中写到“曹操冢”时称,“漳河上有七十二冢,相传云曹操疑冢也”。
  长此以往,就这么“相传云”下来,曹操的陵墓就成了著名“疑冢”了——看来是后人把前人给搞复杂了!实际上在明代即有不少人怀疑七十二疑冢的存在。明地理学家王士性在《广志绎》里称,“曹操七十二疑冢,皆聚于一处,不数十里而远,今亦有沉于漳河中者。陶九成曰:‘会须尽伐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藏操尸。’余谓以操之多智,即七十二冢中,操尸犹不在也。”
  最后再强调一句,所谓的秘葬是不让人知道的,目的是为防盗,如成吉思汗陵。曹操既然有陵,就不是什么秘葬,所以,曹操的秘葬是不成立的,应该是后人自己骗了自己。
  那么,高陵为什么找不到?结论是毁掉了,当然这种可能不排除是早期盗墓者所为!
  
   (选自倪方六《盗墓史记》)
其他文献
沙溪古镇  就这样静悄悄地淳朴在戚浦河  两岸。以错落有致,  在游人如沐春风的目光里,  一动不动。  古巷深沉。古桥从容。还有古意  挂在宋时的壁上,把  可以聆听的  落英,写成可以换酒的诗笺。  是谁倚醉,看着身边的  虹桥长出夕照,远处的灯笼,  长成月色,  诗歌馆,长成沙溪第一楼  用典雅的典,铺就歌谣般的路。  青石板上的休止符,  是你,情不自禁的矜持。  让对岸吹箫的身影,一次
期刊
地铁 在另一个空间里  穿过黑暗的隧道 抵达一片  光明 然后又融入黑  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就像人生 从黑暗中走来  又复归黑暗  时间在一杯水中慢慢变凉  我想 这不是水的缘故  而是时间走远了  地铁在另一个空间里  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越城市  你从东方消失  很快又从西方出现  地铁就是这样穿过时间隧道  去追忆逝水年华  去追赶未来时光  在那片碧绿的草坪上  我在和我未来的妻子  一个
期刊
赤峰,蒙古语“乌兰哈达”,汉译“红色山峰”,原本是赤峰市郊的山名。后被转称为该城市之名。赤峰市原名“昭乌达盟”,与相邻的“卓索图盟”在清朝末期隶属于“热河”省,1969年至1979年划归辽宁省管辖,时称“昭乌达盟”地区。 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1987年改为今名赤峰市博物馆)已故的考古学者苏赫先生,认证了翁牛特旗于1971年发现的碧玉龙,由此引发朝阳市牛河梁、喀左县、阜新市等著名“红山文化遗址”的考
期刊
中国的封建传统是君臣之道,是“学而优则仕”,多少人毕生都在巨大的庙堂权力漩涡中浮沉,只图功名利禄。然而,在醉心功利的无边洪流中,有些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不屑于官场铜臭,自在于山水之间,与自然同乐。他们所倡导的人文精神,让后人铭记。  我会记得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一生隐居山林,过着清贫的田园生活,他摒弃功名,远离庙堂,让精神得以舒展于天地间,自在,
期刊
生活是否应该像一杯白开水?  呼吸,或不呼吸 ,  流动,或不流动 ,  生,或死,  可以完美吗 ?  是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 ,  你能不允什么样的人、 什么样的车、 什么样的动物,走吗 ?  你还是宽阔的,  当然你会因走的多了  而有坑洼 ,  但你会不断地修整自己,  走过的,你会记住他们的印迹 ,  你抹不掉,  你只有不断地修整自己,让他们继续,  你是被伤害者,但你却必须不断的修整自
期刊
盛 开  相对于被花朵占据的枝条  你要想到灰烬,大面积覆盖的  由鲜艳转为颓废的灰。  有预见的结局是经验所致,而你告诉我  一切皆有转机  所以看到粉,只说粉,别去念及此后的白  和被泥土收容的众多离索  在盛开时尽管打碎自己  同時要想到攒起来时  那个干净而带有裂纹的瓷瓶  完美相对残缺  在偶然的遭逢中,成就一生的虚构。  咳 嗽  一声咳嗽,再一声,  她觉得要把所有器官都咳出去  但
期刊
“曾有霞仙居北坨, 依然虹影卧南旸。”  这位至今精神如虹的霞仙,就是闻名遐迩的旷世游圣徐霞客。在这个风清日丽的初夏午后,我又一次静静地来到马镇南旸村,拜访这位我眼中一生最为浪漫与神圣的仙人。  故居静悄悄的,青瓦灰墙,门前甚至没有什么花草树木作点缀,空旷坦然。就连陆定一所书“徐霞客故居”之墨宝,都没有被眩目地悬挂于外,而是低眉颔首藏于正门里面的梁下。下面是这里的主人——霞仙的画像,他就在这里,静
期刊
2013年11月5日下午,南京理工大学二月兰诗社社刊《棠棣》创刊号首发式、诗社Logo征集大赛暨诗社首届优秀社员颁奖仪式在该校艺文馆举行。南理工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宗刚博士和数十名诗社社员及文学爱好者出席了仪式。  《棠棣》创刊号图文并茂,分“风入松”“满庭芳”“水龙吟”三个版块,既收录了南理工学子锦心绣口的诗文,也收录了孙友田、冯亦同、邓海南等著名诗人的作品,还有通讯报道、书画作品等。该刊刊名取自
期刊
教堂的晚钟悠扬响起,蓝色的暮霭从宽阔的运河漫进窑湾。老街上旅人渐稀,唱洋琴的女子曲终人去,一身古装的老艺人也收起摊子。店面相继打烊,窑湾夜悄然而至……  史称“小上海”窑湾,今夜何寻昔日之繁华?20世纪30年代初,这般暮色苍茫时,应是“夜猫子”集开市的时辰了。满街汽灯朗若白昼,行人如织,摩肩接踵拥进鳞次栉比的店铺、钱庄、典当、酒楼、茶馆、饭庄……他们大多为外地客商,山西帮、江西帮、福建帮、苏镇扬帮
期刊
基本解释:北方俗叫“蛐蛐儿”,西南方俗称“蛐蛐”。属于有害的昆虫,身体黑褐色,雄的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  蟋 蟀  花丛月下总吱吱,正是秋声欢唱时。  得意之时多失意,三五成群捉蛐蛐。  (张志真)  蟋蟀,无脊椎动物。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约2500种,中国已知约150种,其中台湾省50种。(另此处数据有疑问:世界上已定名的约有1400种以上,我国已定名有30种以上)若干种类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