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肝硬化“不测”变“可测”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zc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监测,着眼的是未来,防范的是“不测”;监测,是要将“不测”变为可测,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过分。遗憾的是,不少肝硬化患者及其家属,或因为不知,或因为懈怠,或因为怕麻烦,或因为经济困难,而疏忽了监测,常常酿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希望看了这篇文章后他们可以“痛改前非”。

一、自我症状监测


  这可以由患者和家属分别或共同实施。
  肝硬化的病情变化,包括出现并发症,也包括使用药物的疗效反应和不良反应等,大多会有相应的症状表现出来,无论是病情改善、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略加注意就很容易被发现。比如,出现下肢浮肿、数天内体重突然增加、尿量逐渐减少、腹围逐渐增大等,都可能提示出现了腹水或腹水量快速增多;眼巩膜发黄或者黄色越来越重,这可以通过照镜子,并与健康的家人做对比,就很容易发现黄疸;没有特殊原因,出现胃口严重下降、全身没有力气,甚至还有恶心呕吐等,要小心是不是再次出现肝功能损害或电解质紊乱;大便呈黑色如柏油,或者甚至出现暗红的稀便,要当心上消化道出血;有腹水的肝硬化患者,出现低到中度发热,伴全腹部胀痛,腹围在短期内不断增大,要小心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实际上,只要出现发热就要给予重视,除了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还可能是其他感染,甚至也可能是肝脏生了瘤子。
  另外,如果出现右上腹持续疼痛,而且这种疼痛在休息之后不仅不能缓解而且还加重,这可得当心了,要尽快去医院看病;脾气性格忽然有明显变化,比如性格开朗的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或者相反,忽然变得丢三落四、不分南北、不知时刻、计算能力下降,甚至整天想睡觉,就要警惕是不是发生肝性脑病,也得尽快去医院。
  以上说的这些情况都是肝硬化患者病情加重,或者很严重,或者出现某种并发症的表现,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自诊”。患者和家人自我症状监测,可以发现超过半数的异常情况。

二、定期或不定期监测肝功能


  所谓肝功能指标,实际上是与肝脏代谢相关的一些生化指标,包括一些重要的酶。其中胆红素、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代表肝脏的储备功能,检查到这几项指标的明显异常,表明病情是比较重的,大多数需要到医院治疗和调理。
  有一种叫谷胺酰氨转肽酶的指标,肝硬化患者会有轻度升高,癌变者也可能升高,也要监测;当然还包括转氨酶,毕竟它是肝细胞遭到破坏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肝脏生化指标检查必须定期进行,要视病情决定监测的密度。代偿期肝硬化者每3~6个月检查1次为宜;如果发生肝功能失代偿或肝衰竭,检查的密度甚至要多达每周1次,或者数天1次。

三、乙肝病毒学指标检测


  乙肝病毒基因(HBV DNA)定量检查,可以准确反映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根据病毒量的变化还可以知道是否发生耐药。HBV DNA含量在半年内下降少于2个对数值,或者一年后仍然可以测得出说明疗效不佳;或者早已“阴性”的病毒DNA再度升高到较高水平,提示可能发生耐药。
  发生这些情况都是要及时修改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只要乙肝病毒在肝内活跃复制中,就别指望肝硬化有好转的可能,更别指望逆转。病毒达到不可测之后,不超过6个月做1次病毒DNA定量是必须的。乙肝病毒两对半也有必要监测。

四、甲胎蛋白(AFP)监测


  (1)如果AFP超过500微克/升,并发现肝脏有新的占位,几乎可以确诊肝癌;
  (2)如果AFP含量在200~500微克/升之间波动,持续升高超过2个月,或者下降后再度上升,升降曲线呈马鞍型者,就要警惕;
  (3)AFP一开始仅有数十微克,但上升速度快、幅度大而且没有降低的迹象者,也要警惕;
  (4)AFP與转氨酶同时升高,但转氨酶恢复正常之后AFP非但没有恢复正常,反而缓慢升高者,这个情况要高度警惕。
  凡是监测到的AFP结果如上4种情况者,都必须进一步做高灵敏度影像学检查,其中增强CT或增强核磁共振(MRI)检查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时要做肝血管造影检查。但又千万要注意:AFP正常,不代表肝脏就是安全的,恶性程度很高的肝癌,AFP倒可能是正常的,这个现象并不罕见。

五、影像学检查


  首推超声检查,它有很多优点,比如简单快捷、方便易行、无损无伤、花费不多、精确度高等,是肝硬化常规监测中不可缺少的选项。一旦被确诊为肝硬化,每3个月去医院做1次超声扫描是必须的,千万不要嫌麻烦。
  CT和MRI检查不属于常规监测项目,但存在“肝癌高危因素”慢乙肝肝硬化患者应定期做CT或MRI检查:
  1.对于前述AFP异常的所有那些需要警戒的情况,不仅要在一开始做确认检查,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复查。如果肝内没有发现占位性病变,甲胎蛋白没有恢复正常,甚至持续上升,那在3个月之后复查一下是必须的;即使AFP恢复正常,在8个月后再复查1次也很有必要;
  2.乙肝肝硬化的病程超过5年者;
  3.在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中有肝癌患者;
  4.合并有其他肝病尤其是合并酒精性肝病和丙型肝炎的肝硬化患者;
  5.肝内发现新生的大结节样病灶一时不能定性者。
  对于上述高危人群一般2~3年检查1次是有必要的,不过应该以超声检查和甲胎蛋白检查为基础。但是仅仅做平扫CT或MRI是不够的,一定要做增强。有条件者可首选MRI。

六、血液常规检查


  血细胞“三系”,即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的变化,是反映脾脏功能亢进的主要指标。对于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脾功能亢进可能会不断加重,而血液常规定期监测可以起到预警作用:血小板降低会增加出血尤其是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机会,低到一定程度甚至会出现自发性出血;白细胞低于一定数值会增加感染性疾病的机会;红细胞严重减少的后果是贫血,进而导致全身缺氧。根据血液常规监测的结果,可以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更积极的干预措施,比如脾脏切除或脾脏栓塞等。
  关于肝穿刺组织活检,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开展,比如肝内占位性质不能确定者,可以在超声引导下做定位活检,但它一定不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规监测项目。
  很多患者和家属在期待肝硬化逆转。客观地说,试图让硬化的肝脏组织结构发生根本性的“逆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至少在代偿期肝硬化,切实抑制病毒复制后5年左右时间,从F4(肝硬化)逆转为F1甚至F0是有事实根据的。所以,患者朋友得给自己留有足够的时间,去迎接逆转或“变软”的那一天到来。而加强监测,出现异常及时正确和有效处理,是赢得时间的重要保证。
  本期专家
  缪晓辉 主任医师,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原业务副院长,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现任瑞慈医疗集团首席医疗官。从事内科临床医、教、研工作33年,从事医院管理工作15年。在内科常见疾病、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各种肝病和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以及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诊断。是国内知名感染病学和肝病学专家。
其他文献
1.墨镜  白内障术后第一天复查时把眼垫取下以后,感到视力明显提高的同时,有一部分患者会有畏光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在白内障的遮挡下进入眼睛里的光线明显减少,而摘除白内障后,进入眼内的光线急剧增加,短时间内难以适应。  这种情况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白内障长得比较“成熟”的人更容易出现。因此,墨镜不是白内障术后必需的一种“配备”。如果畏光症状比较明显,我们建议在户外活动时还是戴上墨鏡比较舒服。在室内活动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脏病的发生率逐步升高,其中包括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严重阶段的表现,死亡率非常高,占心脏病死亡的一半以上(59%)。高血压等疾病均可发展成心衰  心脏就像身体的“发动机”,通过昼夜不停的、规律的收缩和舒张运动,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以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当心脏本身出现疾病,造成心肌组织大片坏死,心肌细胞缓慢持续萎缩消失,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有害细胞因子持续
随着年龄增长,人步入中年以后,骨的新陈代谢功能减慢,骨骼组织的钙质逐渐流失,骨质变得脆弱和疏松。  8个因素导致骨质疏松症  *随着年龄增长,骨骼的代谢流失率加速;  *女性在围绝经期或卵巢切除手术后,雌激素减少,骨骼的钙质流失加速导致骨质单薄;  *遗传因素令个人骨质密度偏低;  *每天摄取钙质低于身体所需;  *运动不足或长期不活动令骨骼钙质流失加速;  *身材瘦小;  *患有其他慢性疾病; 
用解析法证实平面内的圆的反演变换及一些主要性质,并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其规律。更多还原
脑外伤伤情往往复杂严重,病死率高,经抢救,大部分虽然生存下来,但常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运动、语言、感觉等。这些都可以给患者及家庭、社会带来痛苦和负担,因此对颅脑外伤患者给以积极的康复是非常必要的。以下从运动、语言、感觉几个方面给予康复建议。良肢位  目的:良肢位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体位或姿势,是从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可预防异常肌紧张,不仅对保持关
在日常活动中(尤其是体育运动时),足部是最容易扭伤的。众所周知,踝关节承受着整个人体的重量,几乎所有运动都离不开踝关节的参与,经常不运动的人偶尔参加锻炼,身体不协调,最容易受伤的就是踝关节(即脚脖子扭伤)。究其原因主要有:1.运动前准备不充分,关节没有活动开;2.鞋子过大或过小;3.在明显高低不平的训练场地上跑、跳时注意力不集中;4.夜间走路,可视度差,“踩空”导致踝关节受伤。  踝关节受伤一般分
拇外翻不是什么罕见病,它甚至和痔疮、便秘一样,很常见,尤以女性高发。患上拇外翻,不仅影响美观与穿鞋,长期继发疼痛对足的基本负重及行走功能也有较大影响。因此对于患者来
结直肠病变虽有多种,但对健康威胁最大的莫过于结直肠癌(CRC)。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饮食习惯的改变,近年来我国CRC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年轻化的情况更引人注意。  CRC的疗效取决于病变的早晚,两者5年存活率分别为90%和5%,可谓天壤之别!早期病变的发现取决于早期诊断,而早期诊断,对疾病的高度警惕与检查方法的科学选择,有如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二者缺一不可。  对检查方法常有两种不全面的看法
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维生素,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可防治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生殖系统疾病乃至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神奇药物。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一起来揭晓!  天然维生素E存在于植物油、麦芽、杏仁、花生或葵花籽等,相对于合成维生素E具有更好生物活性。一般健康人群较少发生维生素E 缺乏症,当患有消化道疾病,肝、胆、胰疾病,胃肠手术以及低脂蛋白血症时,可因吸收不足导致维生素E缺乏;患有甲亢、接受肠外营养
我国目前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而平均每10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3~4个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糖网病,英文简称为DR)患者,总数超过3000万人。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