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DAO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技术课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之一且日渐重要,它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加上各地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信息技术教学没有既定的教学教法,那么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呢?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分层次 合作 教育方向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之一且日渐重要,它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信息技术属于新兴学科,加上各地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信息技术教学没有既定的教学教法,那么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呢?我就几年来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心得。
  1、了解学生基础,明确教育方向
  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基础情况,确定好学生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才能制订出实际、高效的教学计划。就拿Word操作的课程来说,教师应该先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知道哪些外围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哪些还需要在课堂中补充,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如果教师没有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没有明确的目的与方向,就很可能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内容的重复或遗漏,影响课时的整体安排与利用。
  2、分层次教学
  目前,我校学生生源主要是半城区半农村,很多学生家里有计算机,近三分之一的同学从来没碰过计算机,这样就造成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给我校的计算机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常常会失去了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试着分层次。在开始学习新一类内容时,先测试一下,基础薄弱的学生按教材学习,从易到难,逐步认识、使用计算机。对教材所要求的内容非常熟悉且操作熟练的学生,在完成当堂练习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兴趣,安排他们另外的任务。实践证明,这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兴趣,任务结束时,他们不仅学会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思考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利用好奇心
  好奇心每个人都有,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的好奇心。由于上课的形式及内容的与众不同,因此学生对这门课的好奇心十分强烈。如何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是能否把这门课教好的关键。
  在计算机练习中,不可避免的有些学生会做一些不应该做的操作,例如玩游戏。为了避开教师的眼睛,学生经常在教师不注意时玩游戏,当教师靠近时,他们会最小化或关掉程序,切换到其他界面,而在许多时候,手忙脚乱,不是鼠标点不中按钮就是窗口标题栏缩进屏幕顶部无法关闭被发现。这时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应有的教育外,还可以将计就计,教会他们用“Alt F4”组合键或在任务栏上单击窗口按钮关闭,还可以介绍用“Alt Tab”键进行界面切换。我想这几项操作学生的印象会非常深刻。当然我们并不是鼓励学生偷着打游戏,不必特别担心这个问题,只需在学生练习时增加巡视频率,就可大大减少其概率。只是针对这样一个实际存在的情况,在解决过程中让学生回到书本知识,对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有一定的效果。
  4、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不能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钻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精讲多练
  讲课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要适当调整,力求精讲、少讲,仅把学生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讲,把时间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操作实习,实践证明,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这说明操作实践有效地促进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思考。
  6、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计算机和网络中的很多构想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对照讲解,使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以便学生理解也容易引发学生共鸣。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时,往往喜欢上机操作课,而不喜欢上理论课。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尽量将枯燥的东西讲解得生动形象一点,教师在讲解时,可用风趣的语言,贴近的比喻,引用身边的事件引起学生兴趣和认可。比如我在上“信息无处不在”这块内容时,通过举例:校园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下课的信息,走过食堂时传来的饭菜香传递给我们可以吃饭的信息,通过这几个身边的小事情,学生踊跃发言,轻松掌握信息的概念及信息的载体,也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用好的比喻,贴近生活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可以把理论课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7、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教师千万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学生之间可相互探讨,相互切磋,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每节课我都挑选几个出色的学生,和我一起辅导,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解决,而且在相互讨论中,每个人都可以获取新知识,受到新启发,效果显著。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探讨,共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秀臣.谈如何搞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
  [2]王琴.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率[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
其他文献
在讨论"规则约束力"问题时,学界对以大卫·高蒂耶(David Gauthier)为代表的"以利益为基础的契约论"尚缺乏足够的关注.与罗尔斯主张正当优先的道义论不同,这一流派的契约论立
目的:探讨5S管理在医院临床科室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我院的临床科室成本控制中应用5S管理,观察应用后的成本绩效。结果:应用5S管理后我院的临床科室形象及满意度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呈现出多种多样的企业形式,在投资方面也出现了多种态势,企业环境和发展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当前的情况下,做好国有企业的廉政和防腐工作
摘 要: 信息技术教学在初中阶段需要强化教学研究,突破非应试科目不受重视这样的弊端,强化信息技术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路径,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探索:一是从生活中寻找信息技术运用的案例,二是在生活中搜集整理素材用于信息教学,三是在生活中发挥信息技术运用各种功能。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生活因素 开发方法  在初中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属于一门新兴学科。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这一课程,一直到
Amendment to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Law emphasizes people’s right to sue government agencies The people’s right to sue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officials
期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法则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走低能优质高效型发展道路,外抓市场,
风险投资,是指将资金投向于具有巨大增长潜力但同时在技术、市场等各方面存在巨大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以促进金融、产业、科技相结合的一种投融资行为.与一般的投资活动
【摘要】对职业教育而言,心理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把青春期的孩子,培养成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高素质服务型人才呢?单一的知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更是不容忽视。高职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6~22岁之间,正处在由青春期到青年初期的过渡时期,也是心理上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因此对他们的心理状况应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在职业教育的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教学。  【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以及城市发展中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我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大,有较多人口都集中在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