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结合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_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徽菜博物馆有政府支持建设,展示徽菜文化的场所。不应局限于传统形式的设计,而是具有徽州文化精神的设计,符合徽州地域审美的设计。通过对徽菜博物馆景观设计研究,得出“形意结合”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徽州传统景观;意象;徽菜博物馆;形意结合
  0 引言
  由于现代设计皆以简洁为美,以快速建设为佳,千篇一律的景观设计,使得城市失去了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徽菜博物馆景观应该怎样设计才可以有所突破,通过创造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将景观的“形”和徽州文化内在的“意”结合在一起,营造出有独特徽州意象的景观。
  1 形意解析
  “形”,是事物在空间中具象的形式
  “意”,是抽象的感官,是具象的形式和主观情感交融产生的心理感受。
  徽菜博物馆的景观设计将通过“形意结合”的设计手法,由对“形”的勾勒来展示“形”背后蕴含的文化精神“意”,要凸显徽州文化的独特神韵。
  2 徽菜博物馆设计构思
  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是徽州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对徽州文化的研究,提取出与徽菜相关的内容,将徽州文化的精神内涵附加到徽菜博物馆的景观设计中。
  为更好地展示徽菜,徽菜博物馆的景观设计将从徽州古村落“天人合一”自然意象、“丹青妙笔”人文意象和“和谐家园”理学意象三方面来营造景观氛围。不仅让游客可以从视觉和味觉上品味徽菜,还让游客从心理层面感知徽菜。
  2.1 营造“天人合一”自然意象
  中国自古是农耕国家,根据节气的变换播种收获,中国古人对大自然包含崇敬之心。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成为主流思想。徽菜博物馆景观设计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景观中,使游客产生在自然中寻找景观的体验。
  2.2 营造“丹青妙笔”人文意象
  受新安画派“崇尚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影响,徽州注重自然山水的融合利用,强调景观的神似和寓意。徽菜博物馆景观设计将吸取传统中国山水画的布局和抽象的意境表达方式,通过植物、山、水写意,来营造“山水画”般的景观空间。
  2.3 营造“和谐家园”理学意象
  徽州作为“程朱理学”的发源地,儒家思想渗透到徽州的角角落落,徽州传统景观作为徽州先民的思想载体。徽菜博物馆景观设计将传统儒家思想融入设计中,创造出促进人们情感的社交空间。
  3 凝练设计元素
  3.1 “水口”园林元素
  “水口”园林是传统村落的公共花园和公共社交场所,作为一村之水进出的关隘,兼具着景观和生态的意义,多位于村口。其形式是以山、水、树作为主要构成物,桥、塔等作锁关。该元素是因地制宜的典型代表,将其融入设计中是对“天人合一”自然意象的完美表现。
  3.2 街巷空间元素
  传统的街巷尺度较小,抬头可见是白墙黑瓦,脚下踩的是青石板路。生活在徽州的先民们常在街巷交叉口驻足交谈,相处十分和睦。在一个通透的空间中,观赏周边景色的同时也会成为他人眼中的风景。其空间形式所表达的正是“丹青妙笔”人文意象。
  3.3 茶馆空间元素
  茶馆是村中居民在农忙之后休憩、交流的场所。茶馆的形式可以简陋的设在路边或者溪边支起的棚架,也可以讲究的位于建筑沿街的店铺中。就是这样一个极其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所,造就了徽州先民间和睦的情感。该元素形式是“和谐家园”理学意象的体现。
  3.4 “天井”元素
  天井是位于室外的场所,却是室内空间的一部分,是联接室内外的灰色空间地带。徽州先民生活空间单元也是由该元素组合连接的,因此该元素是为宗法服务的工具,带有传统伦理意义。传统天井内置长条的供桌,上方摆有盆景。一般会在附近设置庭院,将山,水,植物庭院元素组合,使自然和生活有机结合。由此可见,天井明堂的空间形式,不仅是“和谐家园”理学意象典型代表,还具有“天人合一”自然意象的特点,兼顾表达“丹青妙笔”人文意象。
  4 项目背景
  徽菜博物馆位于黄山市屯溪迎宾大道南侧,临近安徽省徽州文化博物馆。基地南侧有龙山环抱,北侧土地平整。项目总规模为15200平方米,是黄山市政府支持建设,用于宣传展示徽菜文化。
  5 形意结合——徽菜博物馆设计
  5.1 景观设计结构分析
  徽菜博物馆景观,分为四层标高,第一层标高景观是由主入口水景景观,两个次入口景观,第一层是灰空间和白沙地景观组成的地面景观,第二层标高景观是露天平台景观,第三层是山顶小庭院景观,第四层是屋顶花园景观。
  5.2 景观设计节点分析
  5.2.1 一层景观
  (1)主入口水景景观。徽菜博物馆面向徽文化长廊,主入口景观有展示形象,迎接来客的作用。其主入口取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形式,设置水景景观。入口水景范围包括:入口的三角形水池,直达二楼的跌水台阶,以及延建筑一层布置的静水池。水流从直达二楼的台阶顶部流出,经过台阶中错落排列的石块,流入三角形水池,二者之间隔着车行道是博物馆下客处,便用地面铺装来延续水流的形态,在水流的端头矗立着旗杆。入口景观总体呈现流畅的水流姿态,以敞开的形态,面向徽文化长廊。这道水流,好似山间的溪流,从山谷间涓涓流下,经过村庄,流入“水口”,制造出与“天人合一”自然意象。代替传统“水口”的锁关之物,在三角形水池中放置了四块石板,做成层叠的水景,同时寓意中国传统思想“忠、孝、节、义”源远流长,表达出“和谐家园”理学意象。静水池贴着建筑物,从跌水台阶下穿过,水光与建筑物相映成趣,水面上设有九曲桥、汀步和树池,营造出“山水房舍皆可入画,一草一树都是诗意”的意境,是“丹青妙笔”人文意象的写照。
  (2)次入口景观。水是贯穿整个景观设计的元素,所以两处次入口景观都是以水景为主。水景的形式是平整的花岗岩上流动一层薄薄的水流,产生镜面的效果。水在日光下会产生波光,为一层景观空间增加一些灵动的因素。   (3)禅意白砂地景观。在建筑物的西侧有半圆形的白沙地,白砂代表大川、海洋或是云雾,白砂地上的枯石,疏林布置其间,寓意着大山或瀑布。庭院花木的布置营造了一种淡泊宁静的“悟境”,寄予了徽州的山水情怀,展现了“丹青妙笔”人文意象。
  (4)灰空间景观。为延续徽文化长廊的街巷空间关系,使游客可以自然地从徽文化长廊进入徽菜博物馆,一层设为架空的对外空间,有多个次入口可以进入建筑物。通过建筑物外侧环绕的廊道将几个空间连接在一起。廊道两侧使用木格栅、白墙、漏窗、墙洞等形式模糊室内室外空间的界定,使景观融合与自然之中,达到“天人合一”的自然意(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象。在室内,通过转折的过道和围合的小空间,模拟街巷空间。室内多处设有种植单株的观赏类景观树的低矮花坛。花坛的一侧都设有圆形墙洞或是方形的窗框,植物穿过室内延伸到室外,给在室外的游客,制造出室内是室外空间的延续的心理感官。在自然光线下,室外木格栅,墙上的漏窗,圆形墙洞以及树木的影子都投影到室内的墙上、地上,晃动的光影使室内空间充满自然的生机。在廊道内漫步,既可以欣赏室外的自然景观,又可以观赏室内人群的活动,为游客同时提供了两种户外感受。抽象表达出“丹青妙笔”的人文意象以及“和谐家园”的理学意象。
  5.2.2 二层景观:二层露台景观
  徽菜博物馆主体建筑二层西侧的露天大平台,把几个建筑物从二楼联接在一起,每个建筑物都有通向平台的出入口。靠北端设有圆形静水池,和建筑立面的巨大月亮门呼应,水流从圆形水池表面溢出,流入地面的细水渠和延建筑侧面设有静水池连接,这是天井地面水渠形态的变形。在平台中间点缀着几块草坪,为不遮蔽视线,种植着一些低矮的灌木。延平台西面代替扶栏设置了一道长长的美人靠,其间用花坛隔断成几段空间。美人靠并非是传统形式的繁复的美人靠,而是现代的、简洁的形式,为的是营造一种凭栏听雨的诗意情境。地面铺装将平台分为两个功能区域,西侧是石板条错落拼接,四周铺设碎石,是作为短暂停留的过渡空间使用。内侧的地面是青砖的铺装,作为长时间停留和举办聚会的场所。露天平台作为徽菜博物馆中核心社交场所,有传统民居中“天井”的功能,呈现“和谐家园”的理学意象。对传统“天井”形式的诗化,表达的是“丹青妙笔”人文意象。
  5.2.3 三层标高景观:山顶小庭院设计
  山顶小庭院位于两个小建筑中间,是两个建筑的社交空间。庭院中的圆形纯白水池是庭院的主景,其形态延续主体建筑立面圆形元素,水池中有湖石堆砌,组成了简洁纯净的诗意空间,构成“丹青妙笔”人文意象。
  5.2.4 四层标高景观:屋顶花园
  徽菜博物馆主体建筑顶层为屋顶花园,每个屋顶花园的地面形式都参照传统天井设计,以青砖铺地,四周环绕细长狭窄的水渠,取“四水归堂”的寓意。每个屋顶侧面形式相同,是一侧由灰色型材搭建的倾斜棚架。棚架下设有玻璃栏杆,方便游客眺望景色。屋顶上设有:种植小型观赏植物的低矮花坛,堆叠湖石的浅水池和细沙池,木质平台以及零散放置的阳伞座椅,形成山水写意空间供游客谈话、休息,儿童也可在此嬉戏。屋顶花园类似传统茶馆的作用,适合所有人群,在此可以加深人们的情感,营造出“和谐家园”的理学意象和“丹青妙笔”人文意象。
  6 结语
  徽菜博物馆的景观设计以“天人合一”自然意象,“丹青妙笔”人文意象和“和谐家园”理学意象为最终呈现效果。景观设计通过对水流、山谷形态的抽象写意表现,呈现出“天人合一”自然意象。漏窗、竹林、静水池、湖石以及盆景等典型的传统园林元素和“雨打芭蕉”,“凭栏听雨”等诗意空间始终贯穿在整个徽菜博物馆的景观设计中,展现出“丹青妙笔”人文意象。针对现代人情感交流缺失的现象,多处设计成适合现代人休憩、谈话的社交场所,从而形成“和谐家园”理学意象。最终呈现的徽菜博物馆景观,是可以让游客情景交融的主动品味徽菜的内涵。
  徽菜博物馆的景观设计通过形意结合的设计手法,注重营造独特的景观意象,利用变形景观形式手法,结合传统与现代,始终保留传统意象的效果。用鲜活的设计,传承徽州传统内涵和思想精神。
  参考文献:
  [1] 宋学友.宏村村落空间景观价值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09(3).
  [2] 贺为才.徽州古村落的审美意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 刘宏文.徽派建筑与其文化密码[J].安徽建筑,2016(6).
  [4] 李晓东.杨茳善,中国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6] 邓炀,刘尧,柴宏宇.禅发于心,境生于景——禅意园林的设计实践与思考[J].2011(11):49-53.
  [7] 陈宗明,黄华新.符号学导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8] 徐宁伟,杨凡,史琰,包志毅.传承地域文脉,倡导绿色生活:兰溪植物园景观规划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园林,2015(9):4-7.
  作者简介:张怡蓓,江苏无锡人,就职于浙江工业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篇论文以中国特有的五色,青、朱、白、黑、黄,来阐述历代更替所赋予的建筑色彩倾向和象征意义。原始色彩是色彩象征性的最初依托。物质的本色彩象征性是普遍存在的,人类依据色彩本色及长期的生活经验,定义色彩的“生命性格”特征。为生命本质活动的需要而选择色彩,成为了人类色彩象征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色彩;五色说;公共艺术  1 中国古建筑色彩的来源  中国古典建筑色泽艳丽,颜色种类繁多,大
期刊
摘 要:随着咖啡在国内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提升,从单一的颜色到如今各种色彩搭配,整个咖啡厅的设计风格有了很大的改变。根据颜色的特征,颜色的运用、颜色的概括等,总结色彩在空间中的表现,以及运用软饰品搭配咖啡厅,出色的设计师应掌握颜色搭配软饰品的能力,应用颜色搭配和软装饰,成为了咖啡店设计的重点,对潜在客户产生视觉心理和艺术享受。  关键词:颜色;视觉心理;视觉联想;协调搭配  1 颜色的视觉
期刊
摘 要:21世纪初,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数字媒体的革新,企业对设计理念、发展战略等有了新时期的要求,标志作为传统VI视觉识别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自身发展,并且引发标志设计的新时期设计革命——标志设计动态化。它的革新对对标志设计在新的时期有了新的要求,并具有跨时代意义,如今动态化已成为未来标志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  关键词:标志;动态化;趋势  “VI”(Visu
期刊
摘 要:黄国瑞的创作方向很广,绘画、综合材料、陶艺、装置、雕塑等都有所涉及。然而他不是忽然从一种艺术形式跳到另外一个,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本文从“竹林七贤”这件装置作品阐述他从绘画到装置的创作历程。  关键词:“竹林七贤”;黄国瑞;冒险;装置;石佛艺术公社  “我一直沉浸在随意的状态之中。我不用顾虑任何观念和技巧上的规律。我喜爱冒险,因为冒险的过程意味着一切都处在不可知中,只要奋不顾身地投向未
期刊
摘 要:《园冶》是明代造园师计成所编写的园林艺术理论之作,其中详细介绍了造园的方法及原则,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当代园林设计虽不乏优秀的设计佳作,但有相当一部分的现代园林设计缺乏美感,形式单一。文中概述了《园冶》的几项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结合当下园林设计对这些思想和方法的继承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中国现代园林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园冶》;中国古典园林;现代造园;继承
期刊
摘 要:室内模型设计与制作是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而电影赏析作为现目前非常流行的教学手段广受学生的喜爱,当二者跨界碰撞时,“教”与“学”双方将会产生一定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该课程的教学现状,探索“电影赏析”与“模型教学”两者结合的教学活动模式,提出可行的实施流程及此教学手段中教师需注意的几个关键因素。希望在该课程中应用电影赏析教学手段,从视觉、感官等因素启发学生的三维空间创作能力,令教学
期刊
摘 要:美术鉴赏是美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源于美术鉴赏对高中学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向活动,只有双方的活动相互配合、协调,只有充分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才能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只有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才能创造更加有效的课堂。  关键词:美术鉴赏;师生互动;自主创新  1 本研
期刊
摘 要:室内乐是国外音乐教育教学中普遍富含的内容,在学生音乐表现力、演唱风格等方面的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专业音乐教育中的美声教学中,很多教师也开始对室内乐中的声乐室内乐进行运用,以增强教学效果。本文以清唱剧《天神赐粮》为例,对美声教学中声乐室内乐运用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美声教学;声乐室内乐;必要性  0 前言  声乐室内乐是室内乐中的一部分,可以直接理解为能够在室内进
期刊
摘 要: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课堂上,发现了一种教学现象:音乐教材、教参提供的教学重点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却与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是不同步的。教材知识是重点,学生学情也是重点,两处重点结合在一起,形成课程的“二元重点理论”。在“二元重点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从中获得三点效果:一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使课堂更有活力;二是互动合作互相交流才能共同提高;三是问题引路带着质疑把握知识和技巧。  关键
期刊
摘 要:儿童钢琴教学对于提升儿童的艺术修养,发展他们的协调性,激发他们的理解力、领悟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提出了儿童钢琴教学要从乐感、节奏感、旋律、听觉、记忆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策略。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乐感;节奏感;旋律  0 引言  儿童学习钢琴成为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家长把它作为一种智力开发或提高少年儿童基本素质的一种途径,通过学习钢琴使得儿童对音乐产
期刊